4 月 23 日,2025 上海国际车展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盛大开幕。这场汽车行业的年度盛会吸引了来自 26 个国家的 1000 家企业参展,大家都希望在这场流量大战中崭露头角。 然而,备受瞩目的小米汽车却以一种意外的方式,搅乱了车展的流量格局。 以往车展,雷军堪称行走的流量包,其现身总能让小米展台人气爆棚,多次限流。但此次车展,雷军并未现身,外界期待颇高的小米首款 SUV 车型 YU7 也未亮相。这两大关键角色的缺席,让车展的流量面临重新分配。 那么,谁吃到了小米的“红利”?![]() 对于雷军的缺席,小米集团公关总经理王化回应称:“雷总很想来,但是他的时间有其他规划,存在冲突。” 而针对 YU7 未参展,小米汽车副总裁李肖爽表示:“别着急,该来的会以最好的状态来。” 同时,王化还对彭博社报道小米推迟 YU7 上市时间的消息进行了辟谣,明确表示:“YU7 上市发布时间并未改变,依然是之前雷总预告的今年 6 - 7 月。” 尽管如此,小米展台的热度仍受到了明显影响。 ![]() (去年广州车展小米展台) ![]() (上海车展媒体日小米展台) ![]() (上海车展媒体日小米展台) 为了弥补雷军和 YU7 缺席带来的热度损失,小米推出了每日送棒球帽的活动。然而,从实际效果来看,展台的人流量与以往相比仍有显著下降。大咖在媒体日上午以及中午拍摄的图片显示,小米展台前的人流密度远不及以往车展时雷军在场的盛况。 ![]() 何小鹏与李斌借机上位 在小米展台热度降温的同时,其他车企则抓住机会,各施手段抢占关注度。小鹏汽车策划的 “机器人带何小鹏逛上海车展” 活动成为一大亮点。董事长兼 CEO 何小鹏带着身高 178cm 的仿生机器人 “铁人 IRON” 亮相车展。这个机器人不仅能与参观者碰拳、比耶、聊天,行走姿态还十分稳健。作为车展 “车模”,铁人 IRON 一出场便吸引了大量目光,成功为小鹏展台引来了众多观众,使得小鹏展台在车展首日便人气高涨。 ![]() 蔚来展台同样话题不断。其 ET9 的天行底盘吸引了不少国外人士的关注,英国头部科技自媒体 Fully Charged Show 对中国汽车公司在科技创新方面展现出的速度赞叹不已,宝马高管也专程前来体验,这一事件引发了行业内对国产豪华车技术实力的广泛讨论。此外,蔚来旗下乐道品牌正式公布了第二款车型 —— 乐道 L90,这是一款 “大三排” SUV 车型,计划于第三季度正式上市。蔚来董事长李斌坐前备箱钓鱼的视频在网络上走红,借助网红效应,为新车提升了不少热度。 ![]() 问界M8接过流量棒 根据大咖观察,本届车展呈现出明显的"去娱乐化"趋势:车企大佬互访等营销动作减少,车主维权等花边新闻未见,行业注意力更多聚焦激光雷达、智能座舱等核心技术,飞行汽车等前沿技术展示增多。 新车与新技术显然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问界 M8 成功接过热度大旗,取代小米 SU7 成为车展最受关注的新车。这款起售价 35.98 万的智能中大型 SUV 表现十分亮眼,上市仅 4 天便斩获 5 万张大定订单,吸引了众多主播与国外参观者前来。无论是 5.1 馆的问界展台,还是 5.2 馆的鸿蒙智行展台,问界 M8 展车旁始终人气爆棚。 ![]() 在电动化普及的当下,智能化已成为汽车行业下半场竞争的核心。从激光雷达的广泛应用到智能座舱的升级,再到 AI 技术的运用以及飞行汽车的展示,车企们纷纷拿出硬核科技。 在广汽集团、上汽集团、东风汽车等大型汽车集团的发布会上,各类前沿技术纷纷亮相。上海车展不仅是车企展示实力的舞台,更成为了行业发展趋势的风向标,清晰地映射出新能源行业的分化与重塑。 大咖总结 本届车展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汽车行业的竞争已从单纯的 “营销造势” 逐步转向 “技术兑现”。小米 YU7 和雷军的缺席,并未让上海车展的热度降低,反而让整个行业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竞争的本质 —— 当风口上的喧嚣逐渐平息,唯有真实的技术突破、过硬的产品力以及优质的用户体验,才能真正持续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未来的流量大战,比拼的不仅是 “谁更会制造声势”,更重要的是谁能切实 “兑现承诺”,为消费者带来真正有价值的产品与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