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即唐太宗,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以文治武功著称于世,不仅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更是一位饱学多才的文学家。 闲暇之余,他留下了不少风格清雅、意境深远的诗作,《咏烛二首》便是其中精品,以细腻笔触描绘宫中烛火,寄托内心情感,彰显帝王情怀与人文关怀。这两首诗虽篇幅短小,却意蕴深厚,值得细细品味,通过观察烛火的燃烧,暗喻烛的奉献精神及不屈的力量,当你身处困顿迷茫之际,不妨品读此文,坦然面对当下各种变迁。 ![]() ![]() ![]() 1 焰听风来动,花开不待春。 【释义】:烛焰听到风吹来就会摇动,花儿不等到春天就已绽放。借用烛火在风中摇曳和花朵提前绽放的景象,寓意着万物顺应时机,应主动把握契机。 先机莫失,行动要趁早。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若能像烛焰感风而动,不受环境限制,随机应变,方能在竞争激烈的世界中立于不败之地。 每个人的一生如烛,虽有千般阻碍,仍能散发光明;命运如花,纵使时节未到,仍可傲然绽放,修身养性,增长才干,当机遇来临时,便能如烛听风而动,敢为人先就能脱颖而出。 2 镇下千行泪,非是为思人。 【释义】:蜡烛流下千行泪水,却并非因为思念他人。用蜡烛燃烧时滴落的烛泪为喻,虽然蜡烛默默燃烧、但具备照亮他人而消耗自己的无私奉献精神,这是一种牺牲与奉献。 蜡烛泪流千行,非为思念,而为照亮。启示着不应为困难所阻,为挫折所扰,烛泪流淌,是奉献的见证;烛火不灭,是坚毅的象征,虽燃烧自己,但照亮了他人,虽千行泪下,亦无怨无悔。 3 九龙蟠焰动,四照逐花生。 【释义】:烛焰如九条游龙盘旋舞动,烛光四面照射,墙上灯影如花朵般生成。观察烛火摇曳的动态美感与投射出的光影变化,寓意微小存在所能绽放的非凡力量,哪怕个体生命虽小却能照亮四方、创造美好。 星火燎原,微末成势。一支蜡烛虽小,却能化作九龙腾舞;一点火光虽微,却能四方照耀,面对困境,当如蜡烛般,越燃越亮;面对挫折,当如烛焰般,越挫越奋。 4 即此流高殿,堪持待月明。 【释义】:蜡烛的泪滴流入宫殿,它坚持燃烧直到月亮升起。 蜡烛不畏流泪之苦,坚持照亮高殿之暗,直至月明方才功成,人生如烛,虽遭风雨飘摇,仍需坚守岗位;前路虽漫漫冗长,亦当咬定青山不放松。烛火燃尽自己,照亮他人,不因艰难困苦而退缩,不因前路茫茫而迷失,方能坚持到月明时分。 |
|
来自: 新用户73782996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