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汇率:理解世界的另一把钥匙(上)

 xiexieabc 2025-04-25

你是否像我一样,对汇率一直困惑不解。为什么一张纸绿纸(美元)拿到我们国家,可以买到红纸(人民币)的7倍多?如果我是买家或消费者,这对我看起来很不公平。但如果我是卖家,这件事又变得对我有利,因为一件货在品质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我用红纸(人民币)标注的价格要显著低于绿纸(美元)的价格,于是我的商品更有竞争力,就连绿纸所在国的人都争相采购。

为什么现在人民币兑美元的比例是7.2:1?不能是1吗?3吗?为什么有些国家GDP少于我国但货币看起来却更强,比如马来西亚,林吉特(马来西亚货币)兑人民币却是1:1.6?我们该如何理解汇率?

一、汇率何时出现

很明显,世界本没有汇率。在中古时代,各国以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作为货币的时代,并不存在汇率。在那个时代当然有各国贸易,贸易商看重的是金银的纯度和重量。比如中国的银两、欧洲的“金币”、阿拉伯的“黄金”等。于是我问AI,汇率何时出现:

16世纪:欧洲的货币贸易与早期汇率

随着欧洲殖民扩张,国际贸易日益增多,尤其是西班牙和葡萄牙通过美洲获得大量白银,这使得各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开始浮动。虽然这种兑换比率还不完全称为汇率,但它标志着货币兑换的初步形成。

·    例如,西班牙的银元(Piece of Eight)成为国际贸易中广泛使用的货币,其他国家的货币开始根据金银含量来与西班牙银元进行兑换。

17世纪:金本位制与早期汇率形成

·    金本位制(Gold Standard起源于17世纪,并在19世纪逐步确立。金本位制是指国家的货币价值由固定数量的黄金支持。这意味着货币兑换的价值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之间的兑换率开始变得更加稳定。

·    当时,世界各国开始根据其黄金储备设定本国货币与黄金的比率,从而形成了早期的汇率体系。不过,在此期间,不同国家之间的货币兑换仍然受到黄金存量、经济实力等因素的影响。

19世纪:金本位制与固定汇率

·    到了19世纪,尤其是1860年代,大多数工业化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开始采用金本位制,并开始制定较为明确的汇率。

·    金本位制下,汇率通常是固定的,因为各国货币的价值直接与黄金挂钩。比如,英国的1英镑相当于一定量的黄金,法国的1法郎等也是如此。此时,汇率的波动较小,并且主要是根据黄金储备变化进行调整。

20世纪初:布雷顿森林体系与固定汇率

·    布雷顿森林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恢复全球经济的稳定,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了新的国际货币体系。根据这一体系,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则与美元挂钩(固定汇率制)。

·    这种体系中,美元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与黄金的兑换比率固定(1美元=35美元/盎司黄金)。各国货币则与美元进行固定兑换,形成了一个相对固定的汇率体系。

·    例如,1英镑固定为2.8美元,1法郎固定为0.18美元等

二、先于汇率存在的货币为何物?

到这里,似乎对汇率的历史形成过程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但对汇率是什么,还缺少一个本质的认识。根据我之前所学的知识库,理解汇率之前应该先认识货币,即money(钱)是什么?曼昆的宏观经济学中介绍货币是记账工具,是商品交换的媒介,也是财富储藏工具。

然而这三句话,其实在说同一件事,即货币是一张欠条

货币银行学家佩里·梅林解释的更清楚:货币是一张you own me (你在我这里有笔欠款)的欠条。原始社会里,我今天打了好几条鱼,多到一天吃不完,而另外一个打鱼不多的人找我借了几条鱼,约定过几天的时候还给我,并用贝壳数来记录这笔欠账。这里,贝壳就是欠条。

日后,大家约定俗成的用贝壳来交易彼此的鱼获、坚果、兽皮等物品,于是贝壳变成了媒介。

久而久之,谁的贝壳积累得多,谁看起来就成了大家羡慕的对象,于是贝壳又成了财富的象征。

但是,所有的这一切都基于这样一个共识:贝壳的本质是一张你欠我相应物品的欠条,如果某一天这个欠条不再被承认时,不管有多少贝壳都不可能再兑换鱼获、坚果、兽皮,这个时候贝壳就会变得一文不值。

此时,人们发现,“欠条”本身是带有风险的,是有可能兑换不了任何东西的。

后来,贝壳变成了黄金(以及白银),因为贵金属本身具备价值,所以把黄金作为货币,其“欠条”的价值能得到不同国家的人共同的认可,“欠条”的信用得到极大提升。

之后,纸币的流通变得更加便利,但作为“欠条”(信用凭证),它的可靠性远不如黄金。为了增强人们对纸币的信任,各国确立了本币与黄金的固定兑换比例,并承诺随时用本币兑换一定数量的黄金。这种以黄金为信用支撑的制度,便是我们常说的“金本位制”。

我们常常听到一种说法,货币之锚,当采取金本位制时,黄金便是各国货币之锚。也就是说,锚即信用支撑,是“欠条”可信、可流通的依据。

很明显只靠AI 学汇率是不够的,理解汇率需要用我们自己的知识库与AI 结合。也正是因为我们有自己可靠的知识库,可以避免AI 幻觉(AI有时候会胡扯)。比如在刚才AI 总结的汇率形成过程中,会产生如下几个疑问:

在美元之前,曾经出现过哪些国际通行货币?

1、西班牙银元(16世纪-19世纪初)

·背景:西班牙银元(又称西班牙八雷亚尔银元西班牙银圆)在16世纪到19世纪初,成为了全球主要的国际贸易货币,特别是在美洲和欧洲之间的贸易中具有极高的流通性。

·原因

· 16世纪,西班牙从美洲殖民地获取大量的白银,这些白银被铸造成西班牙银元

·西班牙银元因其重量、纯度稳定且广泛被接受,成为了全球最常用的国际通行货币,特别是在大西洋贸易、亚洲与欧洲的交易中。

·银元在多个国家流通,在亚洲的中国、日本、印度等地也广泛使用,甚至成为了东南亚一些地区的主要货币。

·西班牙银元的影响持续了几个世纪,直到19世纪初,随着世界经济的变化,它的流通逐渐被其他货币取代。

2、英镑(19世纪-20世纪初)

·背景:英镑在19世纪至20世纪初,特别是在维多利亚时代及其后,成为了世界贸易和金融的主导货币。英国在这个时期是全球最强大的帝国,其强大的海上霸权、工业化优势和全球殖民地网络使得英镑在国际间的影响力非常大。

·原因

·工业革命19世纪的工业革命使得英国成为全球的经济和制造业中心,带动了对英镑的广泛需求。

·金本位制:英国于1821年正式采用金本位制(即英镑的价值与黄金挂钩),这进一步增强了英镑的国际地位,因为金本位制使得英镑的价值变得稳定可靠。

·大英帝国的全球贸易网络:随着大英帝国的庞大殖民地网络和强大的航海力量,英镑成为全球主要的储备货币和贸易媒介,尤其在欧洲、非洲和亚洲等地区。

·国际结算:英镑成为全球贸易中的主要结算货币,尤其是在国际债务、金融市场和跨国交易中,英镑起到了核心作用。

·英国金融体系:伦敦金融市场是全球最大的金融中心,英镑在全球金融系统中的地位稳固。

·英镑的国际地位持续了大约一个世纪,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镑的霸主地位逐渐被美元取代。

3、美元(20世纪至今)

·背景:美元在20世纪逐渐取代英镑,成为全球最主要的国际通行货币,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的崛起和全球政治经济秩序的变化使美元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核心。

·原因

·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货币则与美元挂钩,形成了一个固定汇率制度。这使得美元成为全球储备货币,并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结算货币。

·全球经济的主导地位:战后美国经济的强劲复苏使其成为全球经济的中心,美国在全球贸易、投资和金融领域的地位不断上升。

·美元的自由流通和信任:美国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影响力为美元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使其成为全球各国的储备货币,并广泛用于国际贸易中的支付和结算。

·石油美元20世纪70年代,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达成协议,石油交易以美元计价,这进一步加强了美元的全球主导地位。

·金融体系的主导地位:随着美元计价的金融工具(如美元债券、美元存款等)的普及,美元成为全球金融体系的核心。

·目前,美元仍然是全球储备货币的主要形式,占全球外汇储备的很大一部分,国际贸易中的大多数商品(如石油、黄金等)仍然以美元计价。

第二个疑问是,当实行金本位制时,汇率的概念已经初现雏形。因为货币与黄金的兑换比例,其实就是汇率,只不过这个兑换比例通常是固定的。但是否出现过货币不再承诺兑换黄金即“脱钩”的情形呢?据我的知识库,是出现过多次脱钩情况的,比如一战前后的英国、法国、德国。而最严重的时期,当属大萧条时期(Great Depression)。以下信息由AI 提供:

1929年大萧条时期(1931-1936

·脱钩地点:英国(1931)、美国(1933)、法国(1936)等

·原因

·经济大萧条:由于经济衰退,物价下跌,金本位导致货币供应紧缩,加剧了经济危机。

·黄金外流:投资者担心银行破产,纷纷将纸币兑换成黄金,导致各国黄金储备迅速下降。

·政策调整压力:为了缓解经济困境,各国需要增加货币供应,但金本位约束了货币发行。

·结果

·英国金本位变动:

·1914年脱钩(因一战)

·1925年恢复金汇兑本位(即仅限大额国际交易可兑换黄金,而普通公民不能直接兑换黄金。)

·1931年再脱钩(因大萧条)

·1944年加入布雷顿森林体系,不再回归金本位

· 

·法国金本位变动:

·1914年脱钩(因一战)

·1928年恢复金块本位制(只有大额国际交易才能兑换黄金,普通民众仍无法直接兑换。)

·1936年再脱钩(因全球经济危机)

·1944年加入布雷顿森林体系,不再回归金本位

· 

·德国金本位变动:

·1914年脱钩(因一战)

·1925年短暂恢复(类似金汇兑本位)

·1931年再脱钩(因大萧条)

·1933-1944年:战时经济彻底放弃金本位

美国金本位变动:

1879 年,确立金本位制,当时1盎司黄金=20.67美元

1914 一战期间黄金流动受限,未完全脱钩

1933年后,罗斯福总统宣布禁止私人持有黄金,只允许央行之间进行兑换,并重新调整金价,由20.67美元/盎司提高到35美元/盎司,相当于美元贬值

1944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固定兑换黄金,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但仅限国际兑换

这里我们会发现:金本位制对各国是有着约束力的,不管是财政部还是央行。因为首先,各国货币在发行的时候承诺了和黄金有着固定的兑换比例,这等于约束了所发行的货币量,否则怎么和本国黄金储备相匹配呢?

反观上文,不管是一战还是二战,参战国都急需经费,此时就会有超发货币甚至滥发货币的倾向。而为了挣脱金本位制对财政的约束,参战国几乎都选择了放弃金本位制,英、法、德等国都是如此。

其次,一战时期的美国在1917 年参战,虽然坚持了金本位制,同样也发生通货膨胀。这是因为其他参战国家出于对战争物资的极大需求用黄金做国际贸易,美国是战争物资的供给方,贸易顺差下大量黄金流入了美国。到1920 年,美联储黄金储备占比达到世界黄金储备的40%

再次,由于美国1917 年参战,为了筹集战争经费,美国联邦政府采取了发债借款,美联储配合发行货币,其结果是美国的通胀从1914 年的1% 飞升到1918 20%

为了抑制通胀,美联储采取紧缩的政策,叠加一战结束后,美国对欧洲各国出口下降,到1920年,美国经济情况又变成了物价下跌和通货紧缩。

试图维持金本位制,却引发了世界大衰退?

更严重的是,一战后当各国试图恢复金本位制时,又产生了对黄金的大量需求。此前脱钩的德国马克、英镑、法郎都需要再次与黄金挂钩,于是黄金开始变得稀缺,黄金的价值变高。还记得在1920 年代的黄金价格吗?黄金以美元计价,且固定为盎司黄金兑换20 .67美元。

也就是说此时的黄金变得低估了。这时会有两个选择:要么提升金价,打破原有固定兑换比例,这等于让美元变相贬值;要么维持金价,但让所有其他商品的价格下降,这可以满足黄金升高的价值,但物价的下跌却会对经济造成紧缩的风险。

1931年,美联储犯下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为了维持美元与黄金的兑换比例,保证美元信用,美联储选择了加息,从1.5% 提高到了3.5%,但这是在经济本就通缩的情况下。这在当时是相当高的利率水平,被称为“激进的紧缩政策”。

1929 年美国已经陷入大萧条,1931 年的加息,加剧了萧条程度,贷款利率高企,造成更多企业破产,银行大面积挤兑、破产,美国银行体系全面崩溃。另一方面,因为这个错误,又导致了更多的黄金流向美国(因为受到高利率的吸引),最终导致英、法、德放弃金本位。

在这一年发生了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比如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未得到国际社会相应的制裁;1932 年,德国纳粹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经济学家巴里·艾肯格林(Barry Eichengreen)在其经典著作 《黄金镣铐:金本位与大萧条》,这样说到:“如果20 年代末黄金价格被提高或者主要央行追求价格稳定政策而不是坚持金本位制,就不会有大萧条!不会有纳粹上台!不会有二次世界大战!”

也许他的观点过于极端,经济学界也确实觉得这个观点有些过头了。但作者确实很鲜明的道出了金本位制本身的缺陷:金本位制通过约束货币发行防止滥发,但其刚性可能在经济增速长期超过黄金产量时导致通缩压力(这一结果的严重性取决于信用体系弹性、国际协调能力、技术创新的抵消作用)。比如经济衰退时,维持金本位会放大通缩。

金本位,是固定汇率制

金本位制要求本国货币与黄金固定兑换比例,那么这就意味着各个国家货币之间的汇率是固定汇率。举个例子,金本位时期:

·    1 英镑= 113.0016 格令黄金

·    1 美元= 23.22 格令黄金

·    这意味着英镑= 4.86 美元(固定汇率)

这对所有国家的约束力是一样的,如果遇到经济通胀或通缩,各国政府意图通过货币量调节经济就变得不可操作。

比如某国家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如欲提高货币量提振经济,就必须让本币对黄金贬值,这需要各国协调一致,统一步调所有国家都贬值。

而这对黄金储备多与少的两种国家造成的影响不一样,储备多的国家由于黄金资产价值升高,相对于储备少的国家会吸引更多资本流入,这会形成变相的财富转移。

因此,不仅仅是不同的经济诉求阻碍统一步调,不同国家的政治诉求同样造成掣肘。

那么,为什么一盎司黄金=35 美元,而不是 40、或者 20美元?为什么1英镑固定为4.86美元而不是 美元 或美元?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