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灭亡后,14万皇族都去了哪?这个职业很多人干,如今依旧吃香

 喵妹畅谈 2025-04-25 发布于广西

1912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宣告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终结。然而,这场历史巨变并未随着紫禁城的大门关闭而落幕——曾经的14万皇族成员,一夜之间从主子沦为平民

他们中有人守着祖产挥霍至死,有人隐姓埋名拉黄包车,但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绝大多数人竟涌入了一个至今仍是香饽饽的职业:警察

八旗子弟巡捕房新丁

清朝时期的皇族,尤其是八旗子弟,享有铁杆庄稼的特权:不事生产却能按月领俸禄,习武练兵只为维护统治。这种职业培训在清朝灭亡后意外派上用场。

北洋政府时期,北京、上海等地的巡捕房(警察局前身)急需人手,而皇族成员自幼熟悉火器操作、通晓格斗技巧,甚至还能通过旧贵族人脉快速入职。

一位满清贝勒的后人回忆:我祖父当年进巡捕房时,考官问他会不会用枪,他直接掏出祖传的勃朗宁手枪,当场表演了蒙眼拆装!这些自带技能包的皇族子弟,迅速成为民国警察队伍的主力。据统计,仅北京一地,就有超过30%的警察是满清皇族后裔。

警察职业为何成首选

民国初年社会动荡,警察月薪8块大洋,足以养活一家五口,还能穿着笔挺制服体面谋生。对比拉黄包车、卖苦力的底层工作,这已是落魄贵族们的最佳选择。

许多皇族虽失去特权,但与地方势力、商贾名流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位曾在上海租界当巡捕的旗人后代透露:我太爷爷靠着给昔日王府管家'打招呼,破获了好几起走私案

清朝皇族自幼接受文武双全的教育,舞刀弄枪是家常便饭。北京警察厅档案记载,1920年代抓捕悍匪燕子李三的行动中,主力便是精通骑射的满族警察。

另类转型:书画圈里的皇室遗风

并非所有皇族都能适应警察的奔波。直系贵族后裔因自幼接受琴棋书画熏陶,纷纷投身艺术领域。末代恭亲王溥伟的侄子启功,隐去爱新觉罗姓氏,成为一代书法大师;溥仪的七妹韫欢则当了小学老师,用满文誊写教材。

时至今日,警察仍是满清后裔的热门职业。而书画领域更是皇族浓度超标: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爱新觉罗氏后裔多达20余人,一幅启功的字画拍卖价可达千万。还有一个职业,满清后裔也特别多,那就是演员。

从提笼架鸟的八旗子弟,到维护治安的人民警察;从紫禁城里的泼墨丹青,到拍卖场上的天价字画——14万皇族的命运跌宕,映照出一个时代的转身。他们的职业选择,既是求生本能,也是历史留给现代社会的黑色幽默:当年保卫皇权的技能,最终成了服务百姓的本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