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这一辈子,真的不能太“老实”

 中外比上 2025-04-25

文/智慧 智慧心理疏导   

2025年04月20日 20:28 

  梁晓声的一位读者,曾向他请教一件事。 他说他的饭馆在开业之初,曾邀请很多朋友来免费吃了两个星期。 可其中的一个人,自此都把他的饭馆当成了免费食堂。 不仅自己顿顿白吃白喝,还经常带亲戚朋友过来蹭吃蹭喝。 读者很苦恼,他想跟朋友说清楚,又怕伤了多年的感情;可不说,自己的饭馆又禁不住这么折腾。 梁晓声便建议他直接挑明,如果对方不改,那这种朋友不要也罢。 戏剧化的是,读者摆明态度后,那位朋友此后去店里用餐,都会客客气气地结账。 一味地老实和善良,换不来别人的尊重与青睐;换来的却可能是别人对你的利用和欺辱。 正如杨绛先生所说: “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 人性的阴暗,大抵如此。  别人一眼就知道你是老实人 在社交场合中,老实人总像行走的“透明人”: 在人群中不争不抢,遇到冲突先退让,面对不公常沉默,刚入职就被塞杂活,聚餐时永远坐角落…… 更扎心的是,刚认识只说过几句话,就会被人一眼看出是老实人。 当然,老实不是什么坏毛病。 他们守规矩,重道德,敏感而自尊心强。 但社会底层的运作法则却天然偏向那些敢于打破常规的精明玩家。 老实人被无形的枷锁束缚,注定拥有的是被动的人生,沦为被随意安排的配角。 忠厚老实是社会性的低位表达 在主流叙事中,“忠厚老实”总被描绘成一种美德。 但事实上在社会互动中,其实是一种不自觉的低位表达。 聊天时眼神躲闪、说话带“可能”“或许”的不自信,人家随意一句应酬通用语,他们还要仔细思考认真回答,不懂得打官腔; 只会埋头苦干,不懂得利益交换的关系…… 老实人时时都透着一股“我无害”的气场。 可问题是,人性的本能是趋利避害。 你的善良写在脸上,但别人看到的,往往是“好欺负”。 更隐秘的是“情感勒索”机制。 当“老实人”成为身份认证,道德绑架就会如影随形。 “你这么善良,一定不会拒绝吧”、“大家都夸你老实,肯定不会计较”,这些话语表面是赞美,实则是精神枷锁。 某心理咨询机构统计显示,被贴上“老实人”标签的群体,出现讨好型人格障碍的概率是普通人的4.7倍。 真正的强者思维是敢于亮剑,而多数老实人先择自我屏蔽——不主动争取、不拒绝要求、不对抗不公。 在老实人的规则里,亲手让出人生主动权。 让渡利益是边界的持续退让 老实人有个思维习惯:遇到冲突先退让。 朋友多占了你的便宜,你笑着说“没事”;同事把任务推给你,你点头应下。 可这种“让步惯性”就像给狮子喂肉,喂一次,它就记住了你的味道。 亨利·克劳德在《界限》  里说:“没有边界的人,注定被他人的情绪和需求绑架”。 老实人并非不懂拒绝,而是被“关系至上”的思维绑架。   广告      2025在职研招生:2年制,学费减免(无需到校),学信网可查  仕彦A 查看           他们天真地以为,退让能换取感激,却忽略了人性中得寸进尺的惯性——人们记住的永远是你让出的底线,而非最初的善意。 老实人让渡利益,更深层的症结还在于对自我价值的低估。他们总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值得拥有更好的待遇。 他们习惯用牺牲来换取认可,甚至将合理争取视为自私。  破解困局需要老实人自我觉醒 两百多年前,号称“启蒙之光”的伏尔泰花了三天时间,写了充满讽刺意味的小说《老实人》  。 在小说里,伏尔泰用他幽默讽刺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单纯善良的老实人,在一次又一次地经历社会毒打之后,终于明白,人活得太老实了,是很容易吃亏的。  他笔下的老实人,天真善良,一开始对某些东西深信不疑,这让他吃了许多亏,最后他才明白:唯有让自己长出牙齿,让善良带上锋芒,这个世界才会对老实人和颜悦色。 所以,作为一个老实人,向外需要建立边界防护网,学会说“不”; 向内需要重启价值评估系统,把投射给别人身上的强大收回来,注意力转向自己,向内拆解,搞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具体方式,下面几点可供参考: 

1、可以当好人,不当老好人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活得最累,那就是不懂拒绝别人,只会委屈自己的人。 处处以他人为先,结果就被别人使劲压榨,累坏了自己; 事事替别人着想,结果一点事没办好,就被他人指着鼻子埋怨。 说到底,一个太好说话的人,就会成为别人欺负的对象。 唯有懂得拒绝,你才能隔断别人对你的消耗,让自己真正活得舒坦。 作家张英姬曾说过: “一个不知道拒绝的人,你所有的接受都是廉价的。” 在很多人眼里,越好说话的人,越没有实力,自然也就会被别人无所顾忌地压榨。 但当某一天,你突然变得有脾气了,你就会发现: 那些曾经对你颐指气使的人,反而收敛起了自己的嚣张。 这时你就该明白:一味讨好,换不来应有的善待;只有懂得拒绝,才会让人发自内心的尊重你。

 2、可以包容,绝不纵容 

老话说,君子要有容人之量。 但不是所有人,都配得上你的包容。 在得寸进尺的人面前,你的包容,会被视作为一种软弱; 在不怀好意的人眼里,你的大度,会被当作是理所当然。 与其最后被这种人伤害,不如在别人开始挑衅时,就狠狠地给予回击。 人性都是经不起纵容的。 没有底线的包容,最后一定会换来伤害与反目。 做一个有锋芒、有棱角的人,我们才能在这个粗鄙的世界里,不被他人所伤。 

3、可以大方,不能无私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与人吃饭时,你抢着买了几次单,别人就会次次把你当冤大头; 借钱给人后,你讨要了几次,别人就会各种骂你小气。 你肯定也疑惑,为什么明明帮助了别人,最后自己反而最受伤? 白岩松有一句话说得很中肯:为什么别人越来越不把你当一回事儿?因为你太好说话。 什么事情,一找你就答应;什么东西,一要你就给。 你成功塑造了一个毫无原则的自我,既然你没有了原则,人家对你自然就没有了底线。        广告      698元20条线路任意出行,吃住行门票全包,两人同行一人免单  春蕾国际旅行社 查看详情           很认可一句话:这世上利用你老实的人,永远比心疼你不容易的人多。 在往后的日子里,切记善良有度,才能防住那些贪得无厌的人心。 

4、可以真诚,但不能真傻 

顾城在一首小诗中写道:  “玫瑰佩戴着锐刺,并没有因此变为荆棘,它只是保卫自己的春华,不被野兽们蹂躏。” 其实不论是花,还是人,要想立身于世,就要有一些保护自己的手段。 对任何人都掏心掏肺,就是亲手暴露出自己的软肋。 到头来,受伤的只会是你自己。 所以说,与人交往,可以真诚,但不能真傻;可以简单,但不能愚昧。 学着给自己的真诚加上一层保护罩,我们才能更好地守护自己的善良。  老实人的善良是这个世界最珍贵的底色,但善良也需要锋芒。 就像一把钝刀,磨快了才能更好地切割生活的荆棘。 你不需要变成尖酸刻薄的人,但你需要让别人知道:你的善良是有边界的,你的退让是有底线的。 正如王小波所说说:人活在世上有两大义务,一是好好做人,无愧于人生一世;另一条是不能惯着别人的臭毛病。 如果在人生的上半场,你也曾因单纯善良,受尽了各种明枪暗箭。 那么到了此刻,你就一定要学会做个厉害的老实人。 该说话时就说话,该拒绝时就拒绝。 当你活得有棱有角,才能保护住自己内心的柔软,从容地过好后半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