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乡村振兴中国行》)广东省佛山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这里既有武术的刚劲雄浑,又有美食的烟火氤氲;既有香云纱的轻盈雅致,也有渔舟唱晚的悠然诗意。佛山依托深厚的文化资源禀赋,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构建农文旅融合发展体系,绘就了“文化铸魂,产业赋能”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佛山,素有“武术之乡”的美誉,是中国南派武术的主要发源地,蔡李佛拳、咏春拳、白眉拳等52个拳种在这里传承发展。武林大会,是各路英豪切磋武艺的盛会,习武之人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简朗希,今年9岁,习练蔡李佛拳已有四年。蔡李佛拳以“长桥大马”为特色,招式刚劲雄猛,且善用日常器物为兵器,套路变化丰富。然而,他能否参加此次比赛,仍是未知数。 戴子龙,佛山咏春拳第七代传人。相比蔡李佛拳的“长桥大马”,咏春拳法更适合小空间内的近身搏斗,讲究以静制动,出手高效精准。为更充分地备战比赛,戴子龙带着小徒弟到朋友的武馆切磋交流,博采众长。 选拔赛正式拉开帷幕,选手们纷纷使出看家本领,一展武功绝学。他们精彩的表现吸引了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驻足观摩,不仅进一步弘扬了功夫文化,也为当地文旅产业注入了新活力。 位于佛山市高明区的苗迳村,曾是一个普通的小村庄,近年来却因规模化养殖三洲黑鹅,蜕变为远近闻名的现代畜牧养殖示范村。2024年,苗迳村黑鹅年出栏量达一百二十五万羽,村集体收入增加七百多万元。 近年来,苗迳村联合周边村子共同打造黑鹅主题旅游项目,开发黑鹅特色美食,实现产业与文旅的深度融合,有力推动乡村振兴。 ![]() 佛山市顺德区,是香云纱的重要产地。香云纱,又名“响云纱”,采用纯植物染料染制而成。其“三蒸九煮十八晒”的复杂制作工艺,使得香云纱享有“一两黄金一两纱”的美誉。 清晨,周裕津就带着两个小徒弟开始研习染纱晒纱。目前,佛山市顺德区拥有香云纱从业人员约700人,成品面料年产能约600万米。“三蒸九煮十八晒”的传统工艺,正成为现代顺德人勤劳致富的金钥匙。 与靠着染纱晒纱手艺赚钱的周裕津不同,爱说爱笑的娟姐将裁剪成衣剩下的碎布头变废为宝,拼接做成抱枕、衣服、手机袋等文创产品,带着老姐妹们一起创业增收,同享穿漂亮衣服的乐趣。 南海区九江镇,河道交错,鱼塘密布。2024年,九江镇年均鱼苗产销量突破1600亿尾,综合产值达到12.9亿元。全镇养殖鱼塘约3.44万亩,养殖的水产品种达20多个,预计农业综合总产值突破38.5亿元。 随着水产业的声名远扬,九江镇“水上南海”的独特风光和民俗文化也逐渐吸引了广泛关注。敦根村立足本村产业、景观和地域文化特色,创新打造了文旅、研学等多元业态。这种“产业+文旅”的新模式不仅让村民实现增收,更让乡土文化焕发新活力。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频道4月25日21:58播出的《乡村振兴中国行》。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编辑:王昕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