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帝乡》词牌诗词10首,收藏起来,一同感受其中的韵味与情感

 淇岸书屋 2025-04-25
'精选《思帝乡》佳作,便于您收藏细品'
图片
图片 

图片 

《思帝乡》历史与起源:

《思帝乡》原是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名。它起源于唐代,与当时的音乐文化紧密相连,是唐玄宗时教坊中的一首曲子。这首曲子的名称“思帝乡”可能蕴含着对皇帝所在地的思念之情,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京城的向往和眷恋。

词起源于唐,流行于中唐以后,到宋代达到极盛。《思帝乡》作为一首经典的词牌,在唐宋时期被广泛传唱和创作。许多词人如温庭筠、韦庄等都曾以此词牌填词,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思帝乡》词牌的内涵,也推动了其在文学领域的广泛传播和流行。

《思帝乡》词牌下有许多代表作品,如温庭筠的《思帝乡·花花》、韦庄的《思帝乡·春日游》和《思帝乡·云髻坠》等。这些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物的情感世界,展现了词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这些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思帝乡》词牌成为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思帝乡》词牌的格式与格律:

1.基本格式:

《思帝乡》词牌有小令和长调两种格式,其中小令较为常见。正体为单调三十六字,七句五平韵。

2.平仄格式:

以温庭筠《思帝乡·花花》为例,其平仄格式为:

平平,仄平平仄平。中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中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3.叠句要求:

《思帝乡》词牌中常使用叠句,如温庭筠的《思帝乡·花花》中“花花”即为一字叠句。叠句的使用可使句子声调铿锵,具有回环曲折之美,并能加强语势、突出文意。

4.变体形式:

《思帝乡》词牌存在多种变体形式,如单调三十四字、七句五平韵的变体,以及单调三十三字、八句四平韵的变体等。这些变体在字数、句式和平仄上可能有所不同,但都保留了《思帝乡》词牌的基本韵味和特点。

下面我们来欣赏《思帝乡》名篇:

[1]

《思帝乡·花花》

唐·温庭筠

花花,满枝红似霞。

罗袖画帘肠断,卓香车。

回面共人闲语,战篦金凤斜。

惟有阮郎春尽,不还家。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其诗词俱佳,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词与韦庄并称“温韦”,被尊为“花间词派”鼻祖。《思帝乡·花花》被收录在《花间集》中,是思帝乡词牌的正体代表作之一,展示了该词牌的典型风格和韵律特点。此词围绕“断肠”写人,时写景物、时写动作、时写心情,运笔多变层折,将人的情态写得极富神韵。

[2]

《思帝乡·春日游》

唐·韦庄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他是“花间派”代表作家,词风清丽。《思帝乡·春日游》被收录在《花间集》中,在文人艺术创作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以白描手法塑造了一位敢于冲破封建礼教束缚、渴望婚姻自主的女性典型。

[3]

《思帝乡·云髻坠》

唐·韦庄

云髻坠,凤钗垂。

髻坠钗垂无力,枕函欹。

翡翠屏深月落,漏依依。

说尽人间天上,两心知。

该词被收录于《花间集》,通过对女子姿态和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微深婉的氛围,体现了花间词派的风格特点。整首词风格清丽疏淡,神韵格调迫近民歌,感情热烈、真挚,率真抒情,展现了韦庄作为花间派词人的独特魅力。

[4]

《思帝乡·如何》

唐·孙光宪

如何,遣情情更多。

永日水堂帘下,敛羞蛾。

六幅罗裙窣地,微行曳碧波。

看尽满池疏雨,打团荷。

孙光宪(约901年-968年),字孟文,自号葆光子,陵州贵平(今四川仁寿东北)人。他是五代时期著名的词人,著有《北梦琐言》等。其词风格清新华丽,这首《思帝乡·如何》被收录在《花间集》中,通过描写女子的情态和动作,展现了其内心的寂寞与怅惘。

[5]

《思帝乡·朝朝花花相映红》

清·庄棫

朝朝,花花相映红。

钿雀金蝉香阁,绣帷中。

炉篆纱窗云雾,星眼倦朦胧。

望到楼头不见,有归鸿。

庄棫(1830年-1878年),字中白,一字利叔,江苏丹徒人。他是清代著名的词人,其词多写闺情离思,风格婉约。这首词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在春日里思念归人的思妇形象,展现了词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情感洞察力。

[6]

《思帝乡·其三》

清·毛奇龄

霓裳。羽衣谱未详。

玉貌何人无力,绕珠珰。

曳得钿缨累累,履跷裙自扬。

犹自曲终徐立,听声长。

毛奇龄(1623年-1716年),原名甡,字大可,一字于一,又字齐于,别号河右,又号西河,萧山人。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检讨,著有《西河集》。这首《思帝乡·其三》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在舞台上翩翩起舞的舞女形象,展现了词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艺术的敏锐洞察力。

[7]

《思帝乡·雨不止,逐阻郊游之约》

明·陈世祥

都休。留春春也羞。

树树好花落尽,似清秋。

怕向楼前望见,休教上玉钩。

又是垂杨影里、叫鸣鸠。

陈世祥,生卒年不详,明末清初诗人。他与冒襄、陈维崧等交游。这首词收录于《十五家詞》卷十四。这首词以雨不止、郊游之约被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词人的无奈与愁绪。

[8]

《思帝乡·闺怨》

清·商景兰

鸳帐冷,烛光浮。

帐冷光浮梦短,思悠悠。

添得满腔憔悴,满身愁。

纵到花间月底,意难留。

商景兰(1605年-1676年),字媚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她是明代吏部尚书商周祚长女,能书善画,夫妻唱和,伉俪情深。其作品多收录于《锦囊集》等。这首词通过描绘鸳帐、烛光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冷清而又充满思念的氛围。商景兰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抒发了对远方伴侣的深深眷恋与无尽哀愁。

[9]

《思帝乡·独感》

清·于范

秋后雨,晚来风。

雨雨风风,夜夜断魂中,

纵幸片时能睡,意忡忡。

那得凭风吹梦,到江东。

于范,生卒年及生平事迹不详。这首词通过描绘秋后雨、晚来风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词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愁苦与思念。

[10]

《思帝乡·夏夜》

明·史可程

嗟尔萤。幻成思妇灯。

乱点帘衣,镜匣总难凭。

倩取花前照影,太惺惺。

又怕勾香梦,慢腾腾。

史可程(1622年-?),字赤豹,号庵,大兴籍,祥符人,史可法之弟。这首词以夏夜为背景,通过萤火虫的意象,巧妙地表达了思妇内心的孤寂与愁绪。词人史可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萤火虫在夏夜中飞舞的情景,并将其与思妇的孤灯相联系,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又充满思念的氛围。

图片 

图片

图片 

【雅集相邀】🌺 诗韵墨香汇星河,本公众号诗韵静舍已筑就风雅之境!诚邀天下爱诗之人扫码同游,共品平仄之趣。📜 为守一方诗境清宁,特设琼琚为钥(付费入会),以隔喧嚣俗尘。🎐 特惠雅礼:前99位知音可享三折诗笺之惠(入会折扣),速执诗心为笔,共绘星河诗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