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霜叶飞》历史与起源: 《霜叶飞》作为词牌名,最早见于北宋词人周邦彦的作品《霜叶飞·露迷衰草》。该词牌名可能来源于杜甫的诗句“清霜洞庭叶,故欲别时飞”,并因周邦彦词中有“素娥青女斗婵娟”句,又名“斗婵娟”。 《霜叶飞》词牌有固定的格式,正体双调一百十一字,前段十句六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此外,该词牌还有多种变体,字数从一百零九字至一百十二字不等,格律也有所变化。这些变体丰富了《霜叶飞》词牌的表现形式。 《霜叶飞》词牌在宋代及后世都有广泛的使用和流传。许多著名词人都曾以此词牌创作过佳作,如吴文英的《霜叶飞·重九》等。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词人的才华和情感,也进一步推动了《霜叶飞》词牌的传播和发展。同时,该词牌以其独特的格律和意境,成为了词史上一个重要的词牌之一。 《霜叶飞》词牌的格式与格律: 1.基本格式: 《霜叶飞》词牌的基本格式为正体双调一百十一字,前段十句六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这是该词牌最为常见的格式。 2.平仄格式: 平仄格式方面,以周邦彦的《霜叶飞·露迷衰草》为例,其平仄格律为: 中平平仄(韵),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韵)。仄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韵)。仄中仄、平平仄仄(韵)。中平平仄平平仄(韵)。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中仄平仄(韵)。 后段格式类似,但具体平仄有所变化。需要注意的是,“中”表示可平可仄,而“韵”表示需要押韵的位置。 3.叠句要求: 在《霜叶飞》词牌中,并没有明确的叠句要求。叠句在词作中并不常见,且具体使用与否取决于词人的创作风格和表达需要。 4.变体形式: 《霜叶飞》词牌存在多种变体形式。这些变体在字数、句数、平仄和押韵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例如,有变体为双调一百零九字,前后段各十句、五仄韵;也有变体为双调一百十一字,但前后段的句数和押韵方式有所变化。这些变体丰富了《霜叶飞》词牌的表现形式和创作空间。 下面我们来欣赏《霜叶飞》名篇: [1] 《霜叶飞·露迷衰草》 北宋·周邦彦 露迷衰草。疏星挂,凉蟾低下林表。素蛾青女斗婵娟,正倍添凄悄。渐飒飒、丹枫撼晓。横天云浪鱼鳞小。似故人相看,又透入、清辉半晌,特地留照。 迢递望极关山,波穿千里,度日如岁难到。凤楼今夜听秋风,奈五更愁抱。想玉匣、哀弦闭了。无心重理相思调。见皓月、牵离恨,屏掩孤颦,泪流多少。 周邦彦(1056年-1121年),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他是北宋末年的著名词人,在词的创作和音律方面有很高的成就,其词多写闺情、羁旅之愁,格律严谨,语言典雅。《霜叶飞·露迷衰草》被收录在《片玉集》中,这首词通过描绘秋夜衰草、疏星、凉蟾等景象,抒发了词人深沉的相思离恨与孤寂之情。 [2] 《霜叶飞·重九》 南宋·吴文英 断烟离绪。关心事,斜阳红隐霜树。半壶秋水荐黄花,香噀西风雨。纵玉勒、轻飞迅羽,凄凉谁吊荒台古?记醉踏南屏,彩扇咽寒蝉,倦梦不知蛮素。 聊对旧节传杯,尘笺蠹管,断阕经岁慵赋。小蟾斜影转东篱,夜冷残蛩语。早白发、缘愁万缕。惊飙从卷乌纱去。谩细将、茱萸看,但约明年,翠微高处。 吴文英(约1200年-1260年),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他的词风密丽深幽,善于用典,在南宋词坛独树一帜。《霜叶飞·重九》被收录在《梦窗词集》中,是其代表作之一,此词是吴文英在重阳节所作,通过描绘秋日的萧瑟景象和重阳节的习俗,抒发了词人的离愁别绪和对往昔的怀念。 [3] 《霜叶飞·黄叶》 清·吴茝 夕阳村路。诗筇瘦,平林秋意如许。天涯可奈感飘零,恁打头飞处。向晚菊、篱边认误。漫教倦客吟愁句。只一夜霜华,顿减了浓阴,尽西风便吹去。 何况画里江南,几人家在,此时归棹无主。那禁摇落好年光,散似搏沙聚。向稗稏村头且住。柴扉乱逐昏鸦舞。剩有著书身,槭槭萧萧,闭门听雨。 吴茝,清代女词人,具体生卒年不详。这首词通过描绘秋日黄叶的飘零景象,抒发了词人天涯飘零的感慨与归家无主的哀愁,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闭门听雨的孤寂之情。 [4] 《霜叶飞·题店月桥霜图》 清·蒋士铨 此时情味。曾经比,晓风残月还苦。画师难道也销魂,写寒山枯树。正喔喔、喈喈相语。天涯残梦迷离处。猛将人催起,看破屋灯明,晓星犹未全曙。 者壁马啮空槽,那边铃驮,蹄印登登堪数。冻髭僵手可怜生,认关山前路。二十载、飘零行旅。今朝展卷重看取。问何事吟成,何因绘出,我知其故。 蒋士铨(1725年-1785年),字心馀、苕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江西铅山人。他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戏曲家,其词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霜叶飞·题店月桥霜图》收录于《铜弦词》。这首词通过描绘店月桥霜图的景象,抒发了词人内心的苦楚与飘零之感。 [5] 《霜叶飞·九日葛岭用梦窗词韵》 清·厉鹗 最愁秋壑堂前径,秋蛩秋草秋树。雁云无力护微霜,捲尽平湖雨。爱此会、清觞泛羽。君看残菊皆千古。叹舞燕歌莺,但博得、铜驼恨事,枉费毫素。 同是郑客迷蕉,风埃牢落,醉中休倚能赋。欲从勾漏访丹砂,挹袂听仙语。凭小阁、香生几缕。飘飖容我吹笙去。谩再寻、西峰顶,唤起金蟾,海天空处。 厉鹗(1692年-1752年),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他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藏书家,其词以清幽冷隽著称。《霜叶飞·九日葛岭用梦窗词韵》收录于厉鹗的词集,这首词以九日(重阳节)为背景,描绘了葛岭的秋景,并借景抒情,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超脱尘世、追求仙道的向往。 [6] 《霜叶飞·游禅智寺》 清·吴锡麒 断烟偏到繁华境,飞飞凉满莲宇。墓田霜草弄凄清,秋老斜阳路。听几度、零钟断鼓。垂杨凋尽阑干暮。便兜率天高,已一霎、飞花散罢,暗冷尘土。 安得唤起诗仙,藤床瓦枕,竹西同谱词句。万梢寒碧碎西风,捲乱残鸦语。道片月、须留小住。凭伊来照荒寒趣。只莫谈、离宫愁,多少荒波,白鸥明处。 吴锡麒(1746年-1818年),字圣征,号谷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他是清代文学家,工诗善文,尤长于词曲。这首词通过描绘禅智寺的秋日景象,营造了一种凄清、荒寒的氛围,并抒发了词人对往昔诗酒风流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孤寂情境的感慨。 [7] 《霜叶飞·湘江夜泊》 清·黄景仁 倩谁为问潇湘水,缘何一碧能尔。自从葬了屈灵均,只想成烟矣。不通道、骚魂未死。月明凄苦犹如此。算地老天荒,那一角、苍梧野外,多少山鬼。 我欲寸磔蛟龙,将君遗骨,捧出万丈潭底。请看往日细腰宫,是一堆荆杞。又恐惹、冲冠发指。问天呵壁从头起。还伴他、雾鬓烟鬟,一双帝子。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他是清代著名诗人,其词多写愁苦哀怨之情,风格哀怨感伤。这首词通过描绘湘江夜泊的景象,借古喻今,抒发了词人对屈原的怀念和对时局的感慨。 [8] 《霜叶飞·塞云垂地》 宋·方千里 塞云垂地,堤烟重,燕鸿初度江表。露荷风柳向人疏,台榭还清悄。恨脉脉、离情怨晓。相思魂梦银屏小。奈倦客征衣,自遍拂尘埃,玉镜羞照。 无限静陌幽坊,追欢寻赏,未落人后先到。少年心事转头空,况老来怀抱。尽绿叶红英过了。离声慵整当时调。问丽质,从憔悴,消减腰围,似郎多少。 方千里,生卒年不详,信安(今浙江常山)人。他的词多和周邦彦之作,格律精严,风格近似。这首词通过描绘秋日塞外的景象,抒发了词人的离愁别绪和对过往时光的感慨。 [9] 《霜叶飞·冬日闲宴》 宋·黄裳 谁能留得年华住。韶华今在何处。万林飞尽,但惊天篆,半空无数。望消息、霜催雁过,佳人愁起云垂暮。就绣幕、红炉去。金鸭时飘异香,柳腰人舞。 休道行且分飞,共乐还一岁,见景长是欢聚。大来芳意,既与名园,是花为主。翠娥说、尊前笑语,来年管取人如故。向寂寞,中先喜,俄顷飞琼,化成寰宇。 黄裳(1044年-1130年),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年)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这首词通过描绘冬日闲宴的场景,抒发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欢聚时光的珍惜。 [10] 《霜叶飞·碧天如水》 宋·陈允平 碧天如水,新蟾挂、修眉初画云表。半江枫叶自黄昏,深院砧声悄。渐凉蝶、残花梦晓。西风篱落寒螀小。背画阑依依,有数点、流萤乱扑,扇底微照。 凝望渺漠平芜,蒹葭烟远,过雁还带愁到。拚教日日醉斜阳,但素琴横抱。记旧谱、归耕未了。金徽谁度凄凉调。算多少悲秋恨,恨比秋多,比秋犹少。 陈允平,生卒年不详,字君衡,号西麓,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他是南宋末年的著名词人,以词风典雅、格律严谨著称,著有《西麓诗稿》《西麓继周集》《日湖渔唱》等。《霜叶飞·碧天如水》被收录在他的词集《日湖渔唱》中,这首词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色,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表达了词人的悲秋之情和内心的愁绪。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