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左宗橖的10则治理名言及心得感悟

 老话新说 2025-04-26 发布于河北

左宗棠是晚清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治理名言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和哲理,对后世有着重要的启示。以下是10则左宗棠的治理名言及逐句心得感悟:

1.“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

这是左宗棠的人生哲学,体现了他对志向、缘分、生活的态度,以及对为人处世的思考。做人应当志存高远,有大格局和远大抱负,同时以平常心看待缘分,不过分强求,懂得知足常乐,享受平凡生活的点滴幸福。在为人处世上,要有高瞻远瞩的眼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同时保持谦逊低调,选择安稳平淡的生活方式,行事宽容大度,给自己和他人都留有余地。


2.“能受天磨真铁汉,不遭人嫉是庸才 。”:

此句表达了左宗棠对人生挫折和他人评价的看法。真正的强者能够承受上天给予的磨难和考验,在困境中百折不挠,越挫越勇。而那些才华出众、能力卓越的人,往往会遭到他人的嫉妒和非议,如果一个人从未被人嫉妒,那可能说明他太过平庸,没有突出的成就和才华。这启示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坚韧不拔,把挫折当作成长的机遇,同时不要害怕他人的嫉妒,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3.“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

尽管自身家境贫寒,没有多少财产,但仍心怀天下,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通过广泛阅读书籍,与古代的圣贤智者进行心灵的交流和沟通,汲取智慧和力量。这体现了左宗棠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对知识的热爱与追求,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不能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要努力学习,提升自己,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4.“好便宜者,不可与之交财;多狐疑者,不可与之谋事 。”:

这句话是左宗棠关于人际交往和合作的经验之谈。喜欢占小便宜的人,往往缺乏诚信和道德底线,与他们在钱财方面交往容易受到损失,因为他们可能会为了私利而不顾及他人。而那些多疑猜忌的人,缺乏对他人的信任,很难与他人达成共识和默契,一起谋划事情时会困难重重,因为他们总是怀疑他人的动机和能力。这提醒我们在选择合作伙伴和朋友时,要慎重考虑对方的品德和性格。


5.“自奉宁过于俭,待人宁过于厚 。”:

对待自己,宁可过于节俭朴素,克制物质欲望;对待他人,则宁可过于宽厚大方,多给予帮助和关爱。这体现了左宗棠的自我要求和待人之道,节俭是一种美德,能够培养自律和坚韧的品质,而宽厚待人则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友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生活中,我们不应过度追求物质享受,而应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自己和关心他人上。


6.“万物不齐天地事,一无可寄古今情 。”:

世间万物千差万别,各不相同,这是天地间的自然现象和规律;而古往今来人们的情感却难以找到完全寄托之处。这句话反映了左宗棠对世界多样性和人生情感的深刻感悟,我们应该接受世界的多元性,尊重不同的事物和观点,同时也要明白,情感是复杂而难以完全满足和寄托的,要学会在有限的人生中珍惜真情。


7.“穷困潦倒之时,不被人欺;飞黄腾达之日,不被人嫉 。”:

无论处于贫困失意还是富贵显达的境地,都要保持一定的原则和态度。在穷困潦倒时,要坚守自己的尊严和底线,不向恶势力低头,不被他人欺负;在飞黄腾达时,要保持谦逊低调,不炫耀、不张扬,避免引起他人的嫉妒和怨恨。这告诉我们,无论人生境遇如何变化,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良好的品德。


8.“与人共事,要学吃亏 。”:

在与他人合作做事的过程中,要学会有吃亏的心态和胸怀。吃亏并非是真的损失,而是一种豁达和智慧,能够减少与他人的矛盾和冲突,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从而更有利于合作的顺利进行和事业的成功。这体现了一种团队合作精神和长远的眼光,不要只计较眼前的得失,而要着眼于整体的利益和未来的发展。


9.“治本在得人,得人在慎举,慎举在核真 。”:

治理国家或处理事务的根本在于得到合适的人才,而得到人才的关键在于谨慎地选拔举荐,谨慎选拔举荐的关键又在于核实人才的真实才能和品德。这强调了人才对于国家和事业的重要性,以及选拔人才时应持有的严谨态度。只有选拔出真正有能力、品德高尚的人才,才能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10.“为政先求利民,民既利矣,国必与焉 。

这句话体现了左宗棠的民本思想,作为执政者,首先要追求的是为百姓谋利益,让百姓得到实惠和好处。当百姓的利益得到保障和满足时,国家必然也会随之繁荣昌盛。因为人民是国家的基础,只有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稳定发展。这提醒执政者要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以人民为中心开展各项工作 。

分享智慧,传播正能量。感谢大家阅读和欣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