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屿像一面镜子,让我在别人的故事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读书的天蝎小木 2025-04-27 发布于江苏

这本书看到一半,就忍不住把熊培云其他的书都下单了……

起初,只是被《三段论与红磨坊》这个独特的书名吸引,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仿佛走进了充满哲学思辨与人生感悟的世界。

文学博士,曾就读于巴黎大学,也就罢了,关键还是南风窗的驻欧洲记者,新京报的首席评论员,深厚不凡的文字底蕴与功底、与众不同的品味、阅历与眼界,让文章从跳脱的内容到犀利笔锋下的构架,无一不立意高远且深邃新颖,虽然是一部小说,超凡脱俗的思辨力和想象力,信手拈来便让金句纷至沓来。

书中的主人公寒屿,是一位昆虫学家,他的人生充满了曲折与荒诞。三段论和红磨坊是他的两只猫,代表着人生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的寓意,他爱过亦被爱过,却始终只能以生命之火取暖,在一场暴风雨接着一场暴风雨中,外表丰饶内心贫瘠,终视界依然是孑然走向孤独,如他所言“大多数人是活着活着才发现自己是孤儿的”……

留学法国的经历,让他体验到了爱情的美好与痛苦。与伊丽莎的爱情如烟火般绚烂,却转瞬即逝;和江遖在一起的时光,虽然短暂,却如春日暖阳,温暖了他的生命。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江遖的病逝让他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与孤独之中。回到国内,面对物是人非的世界,寒屿内心的孤独愈发浓烈,曾经最亲密的的朋友,一个死了,一个疯了,他只能与自己的猫、与从未出生却仿佛一直存在的嘉木舅舅对话,在孤独中寻找心灵的慰藉。

寒屿养的两只猫——“三段论”和“红磨坊”。“三段论”代表着理性,它让寒屿在固有框架下生活,追求稳定与秩序;而“红磨坊”则象征着感性与自由,是对规矩生活的挑战。在寒屿的人生中,“三段论”和“红磨坊”不断拉扯着他的灵魂,让他在理性与感性、稳定与自由之间徘徊。

初恋、再恋、又恋后,他遇到了心心相印的真爱,旋即又永远被宕机,寒屿也曾尝试着去相亲,但一切都是格式化的结果,当然是不欢而散,简单来说他被她们直接变成了昆虫,并且带到了她们爱情牌的显微镜下观察几个小时,最后她们发现抓错了昆虫。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于爱和女人。就像一个有知识没情欲的傻子,扯下女人的内裤,只为了抽走里面的皮筋,打邻居的玻璃。

在昆虫学家与文学博士寒屿眼里,猫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而猫最好的朋友是另一只狗。而大多数时候,他不得不承认,有些神秘的事情,是逻辑的八爪鱼怎么也抵达不了的。

他用一只眼睛看世界,另一只眼凝视自己的内心,然后发现这世上大多数人都只有一只眼睛。也许这就是幸福者后退原则、面具是世界上最小的避难所。时间是人类最好的老师,遗憾的是他杀死了自己所有的学生。

孤独,是寒屿的重要主题,他的孤独,并非是身边无人陪伴的孤单,而是一种身处人群中,却依然感觉与世界隔着一层的心灵上的孤独。

人总是喜欢用自己的脚去理解别人的鞋,从自己的观念出发去理解别人的行为,和自己一样的就成为知己,不一样的就称为异类。当然更多情况是后者,所谓知己难求,这种互不理解最后完全可能变成一种观念上的孤独,而且往往是在人越多的地方越孤独。

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找着自己的“三段论”与“红磨坊”,在孤独与自由之间寻找着平衡。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眼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