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低级教育”的影响,绝大多数人的脑子里,都有或多或少的韭菜思维。 你想想,从小到大,身边的老师,是不是都教育你要做一个“工具人”。 什么是工具人呢?比如说,要努力打工,要努力吃苦,要努力XXX。反正,都是牛马、苦力、社畜、干电池的韭菜角色。 这种思考方式,要是塑造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就会彻底形成韭菜思维。 如果你容易被人欺骗,被人收割,被人拿捏,被人利用,说明你韭菜思维很严重。 不忍心告诉你,你的脑子里边,暗藏着这些韭菜思维。 一、延迟满足,就是典型的韭菜思维。 等做到了XXX,再XXX,这是无数人的常态。 举个例子。25岁的时候可以探索世界,但你不去探索,而是说“等退休后,才去探索世界”。 随着工作压力越来越大,随着结婚生子,有了无数牵挂,哪怕你退休了,也没有时间、精力、金钱去探索世界。如此,也就形成了遗憾。 用一个心理学名词概括,延迟满足。 意思是,忽视,甚至于牺牲当下,而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给未来。不曾想,未来,有可能会比当下更加糟糕。 你10岁的时候,明明可以吃糖葫芦,但你不吃,非要等长大后再吃。长大后,已经吃不出小时候的滋味了。 其他的问题也是如此。做人,要及时满足,当下能做什么,就去做什么,而不是一直拖延。毕竟,人生无常,拖延会造成遗憾。 二、别人做什么,自己也跟着做什么,典型的韭菜思维。 大部分人的“从众心理”,其实都特别严重。 所谓从众心理,就是听到别人说什么,自己也跟着说什么;看到别人做什么,自己也跟着做什么。毫无自己的主见。 比如说,某短视频宣传“现在是投资、上车的好时机”。 你信不信,肯定有一堆人掏空家底,硬着头皮上车?这个世界,不缺从众的傻瓜。 别人宣传什么,本质上,并不是为了让你赚到钱,而是为了收割你的韭菜。 试想,真有好处,别人早就第一时间独吞了,怎么可能会跟你说,让你知道呢? 你看,2015年的时候,恰恰是炒房赚钱的好时机,但是,没有人宣传。而在2025年的今天,恰恰是买房负债累累的坏时机,但是,就有一堆人宣传。 跟你日常听到的,反着来,才能避免成为韭菜。 三、情绪化严重,而缺乏理性,典型的韭菜思维。 还是拿短视频举例子。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看了一段短视频,受到里边的文案、背景音乐的影响,就产生了喜怒哀乐的情绪,被它牵着鼻子走。 只要经常刷短视频,就会有如此经历。因为别人的配文,以及配乐,都是为了引导你情绪化,让你失去理性,而制作的。 当你情绪化,失去理性,那你就容易陷入到“情绪陷阱”当中。别人说什么值得买,你就拼命买什么,完全不思考,这东西是否适合自己? 一个成年人,还动不动就情绪化,说明他依旧幼稚,不够成熟。 你想想,别人说几句话,就能让你喜怒哀乐,甚至于跳脚,那你的理性何在呢? 做人啊,还是要保持理性。什么文案,什么背景音乐,不要被它所影响。否则,就会沦为韭菜。 四、拼死拼活努力,却没有方向,典型的韭菜思维。 当一个人,张嘴闭嘴就是努力,却没有其他的论调,说明这个人就是韭菜本韭。 我走过大江南北,也接触过很多人。凡是只有“努力”说辞,而没有其他目标、选择的,基本都是底层的打工人。 你问一个底层打工人,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他们会回答你,努力打工。 这个时候,你就能明白,他们把“当牛做马”“成为干电池”“活成工具人”,视作人生的意义。 如此,老板不收割他们,还会收割谁呢? 努力,不是没有用。但是,努力打工,努力当牛做马,就是一场悲哀。 试问,真有好处,老板会不会分给这些底层的打工牛马呢?不可能的。 不是要努力打工,而是要努力为了自己,另谋出路。 作者:舒山有鹿,业余情感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