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将完整生产线转让中国?只为报答“旧恩”,连美俄两国都羡慕不已

 天承办公室 2025-04-27

有人说,在国际关系这摊水深火热的大染缸里,什么都是交易,哪儿来的真感情?但其中也不乏礼尚往来。

比如,卢卡申科曾在困难之时得到中国的帮助。于是,不仅把导弹底盘生产线全盘托付给中国,还一句话怼懵了西方记者:“我们永不反华。”

你说这是不是“哥们义气”?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段连美俄都羡慕的跨国“铁磁”情谊,究竟是怎么炼成的!

将完整生产线转让中国?只为报答“旧恩”,连美俄两国都羡慕不已

导弹底盘和“报恩侠”卢卡申科

2013年,白俄罗斯将导弹发射车底盘生产线完整转让给中国。这条生产线,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机械流水设备,它意味着一个国家高精尖国防能力的核心支撑。

其重要性,等同于把自家产品的底牌交到别人手里。这种技术一旦转让,不是出口货物的买卖,是彻底地放弃垄断权与定价权。

至于白俄为什么要这么做,就要往前追溯了。

将完整生产线转让中国?只为报答“旧恩”,连美俄两国都羡慕不已

2010年12月,卢卡申科以79.65%的支持率成功连任总统。这场选举,却被欧盟定性为“存在舞弊”。紧接着,欧盟对白俄启动制裁程序,冻结资产,限制入境,经济压力直接拉满。

卢卡申科试图向俄罗斯求援。2013年,白俄罗斯提出30亿美元贷款请求,换来的却是“必须私有化国企”的附加条款。卢卡申科拒绝了。

他转向国际组织,然而再一次失望了,对方的认为白俄“不透明”。这年头,经济不谈民生,只谈条件。他明白,走到这一步,只有一次翻盘机会。

也是在2013年,中国进出口银行主动伸出援手,提供10.58亿美元贷款,分文不附带政治条件。

将完整生产线转让中国?只为报答“旧恩”,连美俄两国都羡慕不已

这笔钱的每一分都有落地项目:6.5亿美元建设现代化纤维厂,提升白俄工业化水平;3.4亿美元用于修复戈梅利到史罗宾市之间70公里高速公路,改善区域通达能力;剩余部分则投向铁路电气化改造项目,助推运输效率提升、能源消耗降低。

国家财政濒临崩溃之际,中国这笔贷款提供了基础设施建设的生机、就业机会的源泉与产业链起步的可能

卢卡申科在对比了东西方援助的“口径”后,作出一个决定:将导弹底盘生产线全部移交中国。不是技术合作,不是共同开发,而是整条线打包转出。

时间背景、经济压力、技术分量、外交选择,这些线索汇聚成一句话:这是一次以“旧恩”换未来的战略性让渡。

将完整生产线转让中国?只为报答“旧恩”,连美俄两国都羡慕不已

这条底盘生产线,如今是中国自研发射平台系统的基础组件之一。它在东风、红旗等系列产品的国产化进程中,提供了关键支持

高铁不如工业园,中白“巨石”压全场

2013年,一条技术线带动一次战略信任转化。而这,只是中白关系深化的起点。

明斯克市郊有一块112.5平方公里的土地,那里正承载着中国海外合作最大经济技术项目。这不是开发区,不是保税区,是由中白两国共同规划、共同建设、共同运营的中白工业园。

园区名字叫“巨石”(Great Stone)——由卢卡申科亲自命名。2012年,园区启动;2022年底,入驻企业数量突破107家

将完整生产线转让中国?只为报答“旧恩”,连美俄两国都羡慕不已

从最初三五家试点公司,到今天涵盖人工智能、新材料、电子商务等多个前沿行业,10年时间,这块“巨石”,已成为中国在欧洲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园区样板工程

中白工业园不仅是产能合作平台,它还承载着“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实践模板意义。从土地审批,到税收机制设计,再到人才引进与技术转化,白俄给予中方前所未有的政策开放度

中白工业园不是“形象工程”,它实际支撑起一个国家的外向型经济战略转型。对白俄罗斯而言,它提供了产业升级的通道;对中国企业而言,它是走进欧洲内部市场的前哨站。

2022年,中白双边贸易额达到50.8亿美元,相比1992年建交之初的6080万美元,增长了83倍。工业园里的“石头”越滚越大,滚出了产业链,滚出了一整套区域合作框架。

将完整生产线转让中国?只为报答“旧恩”,连美俄两国都羡慕不已

而这个框架的起点,还是来自十年前中国那个10亿美元的承诺。此时,经济合作已不止经济,它转化成制度认同与未来愿景的连接。

白俄罗斯选择与中国共建“巨石”,是在表达一种确定性信仰。而这种信仰,是别国所望尘莫及的。

军校联谊赛,白俄罗斯把钥匙交给了中国

2010年5月13日,中白两国签署军事合作协定;2014年,在双边政府间委员会框架下,成立“安全合作委员会”,明确双方军事合作机制。

军事合作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援助,更不是装备买卖。从军事教育、技术开发、联合演训,到维和行动参与,中白军事合作完成了从“低频接触”到“系统交互”的全过程转型。

中白还会进行联合军演,囊括特种作战、反恐突击、空降联训等高强度科目。2018年,两军已完成多次联演交替训练。

将完整生产线转让中国?只为报答“旧恩”,连美俄两国都羡慕不已

2023年10月,白俄国防部长访问北京,与中国商讨双边军事与技术合作路线图。议题不仅包括军人互训,还涵盖联合研发、装备适配、联合国维和合作等具体内容。

白方在国际安全形势持续紧张的大背景下,主动将训练基地、演习空间开放给中方,是一次标准意义上的“战术互信”表达。

不仅如此,白俄罗斯对中国的军工能力与系统性技术合作态度,也从“观望”变为“主动出击”。在军工体系中,白方不再将中国视作客户,而是战略合作方。

卢卡申科在2023年10月重申:白俄罗斯没有不能为中国解决的问题。这不仅是一句外交语言,更是一整套战略姿态的浓缩。

将完整生产线转让中国?只为报答“旧恩”,连美俄两国都羡慕不已

而在北约持续东扩,地缘政治震荡不止的背景下,白俄罗斯的这种战略行为,不仅成为地区稳定的平衡砝码,也是一种明确表态——中国,是可以被交付核心信任的对象。

中白关系在军事领域的深度融合,已超越传统合作范畴,成为一种战略共识。这种共识,是西方国家无法插手的,也是美俄所羡慕却难以企及的。

参考资料: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愿意为中国做一切符合他们利益的事情.观察者网.2024-10-24

中国火箭炮挺进欧洲 换回一技术让中国导弹如虎添翼.新浪军事.2024-03-19

除了“一带一路”上的“明珠”,中国与白俄罗斯还有哪些领域合作潜力巨大.第一财经.2023-03-0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