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眩晕证治常见方药全解

 陈鑫医生图书馆 2025-04-27

图片

一、


图片

葛根汤(葛根12麻黄9桂枝6白芍6生姜9大枣12(3个左右)炙甘草6)

要点脉浮紧(只要不虚,尺脉不沉弱就可以),头项乃至背部肌肉紧张僵硬(后背可有痤疮),有怕风怕冷,很少汗出,体格壮实,脾胃不虚。表证为主 但该方一般是以疼痛、转头不利为主,如果头晕,一般夹有水饮,多为苓术类(后面提到的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脉弱或偏和缓、常汗出怕风、体格比较虚弱,葛根汤去麻黄(也就是桂枝加葛根汤)。

注:这两个方重点在于比例问题葛根:麻黄:桂枝:白芍=4:3:2:2,可以按比例提高剂量。

有明显精神疲惫、手脚凉、嗜睡,加炮附子。

素来有停饮,但当下脾胃无明显不适,加半夏。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白芍6生姜9大枣12炙甘草6茯苓9白术9)

理解为似葛根汤,但是脾胃虚弱停饮。可以无汗、颈项僵硬、怕风怕冷。与葛根汤不同的点在于,食欲差、胃部有痞闷感(按压有不适),小腿容易抽筋。舌苔偏腻、滑。

如果在该方情况下有明显精神疲惫、手脚凉、嗜睡,想加炮附子时,直接转真武汤(茯苓9白术6生姜9白芍9炮附子9)。真武汤可以有腿软无力。

白芍与葛根都能够缓解颈项背部的肌肉痉挛,白芍还能改善平滑肌的痉挛,葛根只针对颈项背部(调整血液重新分配,改善血供),所以在小腿抽筋时要选白芍而不是葛根,用葛根类会加重。

图片

二、


图片
图片

 苓桂术甘汤(茯苓12桂枝9白术6炙甘草6)

要点在于头晕恶心,体位性头晕,胃部不适,怕风怕冷,容易出汗。(很类似于低血糖反应的交感神经兴奋,桂枝甘草有抑制交感神经兴奋的作用)如果伴有咽喉异物感,额头眼眶疼痛,转半夏白术天麻汤。眩晕不与体位变化有关,且有头部昏沉,有“戴帽子”的感觉,苔偏白厚,转泽泻汤。

有人称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为“苓芍术甘汤”),如果把该方看作葛根汤证而有停饮,苓桂术甘汤就可以看作桂枝加葛根汤但水饮较重。苓桂术甘汤与“苓芍术甘汤”不同点还在于肌肉是否痉挛,有明显腿部的抽筋还是要转白芍类,用苓桂术甘汤会加重。

五苓散(猪苓9茯苓9白术9桂枝6泽泻15)

如果苓桂术甘汤有明显口干口渴、下肢水肿,或者饮水则吐并伴有明显头痛,转为五苓散。

参苓白术散(莲子肉5薏苡仁10 缩砂仁5桔梗5 白扁豆8 茯苓10党参10白术10山药10陈皮10)

苓桂术甘汤证但又有饭后困倦,想睡觉,平时易咳嗽有痰,食欲差或腹胀腹泻,选此方。该方也可以有水肿。 如果特别饥饿,但饭后困倦明显或腹胀,或平时汗出多,动则气喘,加黄芪。

吴茱萸汤(吴茱萸10-15生姜18大枣9党参/人参9)

五苓散证但是脾胃虚寒,如腹部凉、食冷不适、或食冷后头晕加重,时有反酸烧心,转

吴茱萸汤。 仅有头晕、恶心、口水多、手脚凉、食冷不适(也可以喜欢吃冷的,但要有其它

脾胃虚寒的表现),反酸烧心,手脚凉,也可以用。 该方适合冷服。

茯苓四逆汤(茯苓12干姜3炮附子9炙甘草6党参/人参3)

如果吴茱萸汤证有明显的嗜睡,极度疲乏,想要加炮附子时,转该方。此方往往睡眠很差,可以加龙骨牡蛎。

图片

三、


图片

葛根芩连汤(葛根24黄芩9黄连9炙甘草6)

该部分以热证为主,而非停饮。

该方要点为:颈项背部僵硬不适,腹泻且里急后重(偏抽),脉滑,苔偏黄,口苦,汗出也可兼怕冷,常牙龈出血,可伴耳鸣。 可以理解为,葛根汤证但是又有小柴胡汤证的口苦咽干目眩,选此方。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15黄芩6半夏6生姜6茯苓6党参6大枣6桂枝6牡蛎6龙骨6青礞石6大黄6)

可以理解为一般的肝阳上亢,但没有下虚的表现。有胸胁胀满(按压也有不适),口苦恶心,大便可以偏干,苔黄,伴焦虑失眠耳鸣等,体格偏瘦,食欲偏差。这类患者如果有里寒,比如食冷后不适等,加吴茱萸。

柴胡桂枝汤(柴胡15黄芩6半夏6生姜6党参6炙甘草3桂枝6白芍6大枣6)

柴龙牡的基础上,更虚弱,怕风怕冷,没有苔黄等实证。

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24桂枝9黄芩9炙甘草6干姜6天花粉12牡蛎6)

柴胡桂枝汤的基础上有里寒,吃凉的不舒服,且有口干口渴,更虚弱无力,没有精神,苔偏滑,小便也可偏少。汗出方面,上半身或仅头部有汗,其余没有。

大柴胡汤 (柴胡24半夏9黄芩9生姜15枳实9白芍9大黄6)

柴龙牡的基础上,但体格胖壮,腹胀,腹压偏高,苔偏厚,胃脘部按压觉闷胀疼痛有抵抗。该方也可以有像参苓白术散类的食后头晕困倦,甚至晕厥,但有虚实之分。

注:柴龙牡、大柴胡在该偏实、热部分时用方机会很多,但是也有注意点。如果夹瘀血合桂枝茯苓丸或转血府逐瘀汤;如果明显口渴汗出,加石膏;如果同时出现了葛根芩连证,要先用葛根芩连;如果尺脉很弱,有夜尿,腰酸腿软,小腹按之虚软无力或小腹部腹直肌痉挛,要合肾气丸,或者先但用肾气丸补虚。

图片

四、


图片
图片

酸枣仁汤(酸枣仁15以上川芎9知母6炙甘草3茯苓6)

肝血不足,虽然有心烦、两胁不适,但不能用柴胡类。要点在舌两边无苔、贫血貌,眼睑色淡,手足心热,盗汗。脉虽弦但偏细弱,醒时难睡,眠时难醒。总胡思乱想,有长期熬夜、思虑过重的情况。女性有月经偏少,颜色淡。白天总是哈欠连天,乏力。皮肤光泽差,肌肤甲错或者干燥起皮,脱发,眼花。

奔豚汤(炙甘草6川芎6当归6半夏12黄芩6葛根15白芍6生姜12桑白皮9)

要点在于,有明显的小柴胡汤证,如口苦恶心眼花,胸胁满闷并伴有颈项背部不适僵硬,但是又有前面酸枣仁汤里提到的血虚,苔偏滑,选该方。 以及,像泽泻汤证,但用泽泻汤无效,也是该方的依据。

后世的血虚夹饮(七物降下汤等)的头晕也属于此类。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