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冷知识(1031)涨姿势:让人涨姿势的12个成语,你知道几个?

 智者1111 2025-04-27
01.「冬日可爱」是个成语
  「冬日可爱」,相信大家看到这个词的第一反应是:Excuse me?这也算成语?没错,冬日可爱确实是成语,不是形容冬天的太阳很可爱,而是形容人的态度温和亲切,像冬天里的太阳一样让人喜爱。
  「冬日可爱」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文公七年》:「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02.「惨绿少年」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看到这个成语,请真诚地告诉我你想到了什么,是不是绿帽子!从字面上看,「惨绿少年」这个成语就让人不自觉联想到被戴绿帽子的可怜男性形象,但其实它的意思与大家联想的意思完全不同,甚至完全相反!
03.「令人喷饭」居然是个成语
  「令人喷饭」居然是个成语。意思是形容事情或说话十分可笑。
  成语出自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04. 打死老虎
  「打死老虎」也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比喻打击失势倒台的人。
05.「蛛丝马迹」中的「马」指的是「灶马」而非「马
  我们用「蛛丝马迹」来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在这个成语中,「蛛」指的是「蜘蛛」,「马」可不是奔跑的马,而是指的「灶马」这种昆虫。
  成语出自清代王家贲的《别雅序》,字面意思是:从挂下来的蜘蛛丝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从灶马的印记可以查明它的去向。
06.「食指大动」:第 2 个指头为何叫食指?
  古人习惯用这个指头试探汤水、食物的冷热、味道,然后放到嘴里吮一下,这样做并不奇怪,因为上古时代的人们就是用手直接抓起东西来吃的。
  古人选择食指来做这个工作,也许是相对于其他手指来说,食指较为灵活,尝起食物来更加方便的缘故吧。说起食指,最著名的当然是这段「古」。春秋时期,郑国贵戚子公发现,他的食指每次若有跳动,第二天必尝异味。他出使晋国,食指大动,吃到了石花鱼;出使楚国,食指大动,吃到了天鹅肉;后来吃到合欢橘前,也是食指大动,屡试不爽。由此看来,食指与食物关系密切,于史有据。
07.「功在桑梓」的桑梓是什么意思?
  桑梓,本意是指种植的桑树和梓树,后常被代指故乡,家乡,乡下,例如,有成语「功在桑梓」。
  在我国古代,家族的墓地多依傍桑林而建,死者的墓前亦经常栽种梓树,分枝再生能力极强的桑树和生长快速、材质优良的梓树都被人们视为灵木,见到桑树与梓树,有魂归故里之意。久而久之,桑树和梓树就成了故乡的象征,「桑梓」也就成了故乡的代名词。
  《诗经·小雅》中说「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是说桑与梓,容易引起对父母的怀念,后来「桑梓」就用来做「故乡」的代称。
08.「司空见惯」中的「司空」是什么?
  我们会将常见、不足为奇的事情形容为「司空见惯」。按字面意思来理解这个成语的话,「见惯」好理解;但不少人会纳闷,「司空」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只要了解了「司空见惯」这个成语的来历,就不难理解了:唐朝刘禹锡被贬为苏州刺史时,应一个曾任司空官职的李绅的邀约赴宴,并请来歌妓作陪。刘禹锡当即赋诗一首《赠李司空妓》,「高髻云鬓新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从刘禹锡的诗来看,整句成语的意思,就是指李绅李司空对这样的事情,已经见惯,不觉得奇怪了。而后人就常常用其诗中的「司空见惯」,来形容对怪事已经见惯,不觉奇怪了。所以成语中的「司空」乃一种官职。
09.「乱七八糟」怎么来的?
  成语「乱七八糟」意源自史上两大著名内战: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乱七)与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八糟)
10. 衣冠禽兽原本是个褒义词
  衣冠禽兽这个成语原本是个褒义词。因为明朝文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绘兽,所以衣冠禽兽指代官员。到了明朝中后期,因为官员腐败,欺压百姓,衣冠禽兽开始有了贬义。
11. 「小鸟依人」最早是形容男性的?
  形容女孩子娇小可爱,我们喜欢用「小鸟依人」这个成语,说这个女孩子像小鸟一样依傍着人。然而事实上,「小鸟依人」这个成语在我国古代最早是用来形容男性的。
12.「三十三天」也是个成语
  三十三天这个成语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电影《失恋三十三天》,但它确实是一个如假包换的成语。三十三天即忉利天,是佛教用语。其它包含三的成语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天两头。
你还有哪些让人涨姿势的成语呢?
欢迎留言区留言,与大家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