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蛇不见”竟有这些神秘药效,让我们一起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吧!

 阿圣_ 2025-04-28

奇妙中药-蛇不见


它的价值你知道多少?

图片

蛇不见,作为一种中药材,其神秘之处并非源于其能驱使蛇类避之不及(这仅为名字上的联想),而是源于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和生长习性。

图片

详细解析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基本信息

药材名称:蛇不见

别名:夏无踪(《中国植物志》)、避蛇身、春不见(湖北)、仇人不见面(广西)

入药部位:根茎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入心、肝、大肠经

二、生长习性

蛇不见为鸢尾科鸢尾属植物单苞鸢尾Iris anguifuga Y. T. Zhao ex X. J. Xue的根茎,多生长在湿润的环境中,如山坡、草地、林下等,分布于安徽、湖南、广西等地,其他地区常见栽培。春、夏季是其采收的最佳时节,此时可以鲜用或切片晒干以备药用。

三、药用价值

蛇不见在中医药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清热解毒:蛇不见能够清除体内的热毒,对于热毒引起的咽喉肿痛、痈肿疮毒等症状有显著疗效。

2.散瘀消肿:该药材具有散瘀消肿的功效,对于跌打损伤、淤血肿痛等症状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3.毒蛇咬伤治疗:在民间,蛇不见也被用于治疗毒蛇咬伤。其清热解毒和散瘀消肿的功效有助于缓解中毒症状,减轻患者痛苦。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严重的毒蛇咬伤,应及时就医,蛇不见只能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4.润肠通便:蛇不见内服还能润肠、通便、致泻,对于便秘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四、用法用量

1.内服:煎汤,3-9g;研粉0.3-1.5g;鲜品口嚼,1-3g。

2.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五、注意事项

1.毒性注意:尽管蛇不见具有多种药用价值,但过量使用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时应遵循医嘱或按照说明书上的推荐剂量进行。

2.特殊人群禁用:孕妇应避免使用蛇不见,以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3.过敏体质慎用:对于过敏体质者,使用蛇不见前应先进行过敏测试,以避免出现过敏反应。

图片

总结归纳



图片

《浙江药用植物志》:“消肿解毒,泻下通便。治毒蛇咬伤,毒蜂螫伤,痈肿疮毒。”蛇不见作为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治疗毒蛇咬伤和润肠通便等多种药用价值。然而,其使用也需要注意适量、遵循医嘱,并特别关注特殊人群(如孕妇)和过敏体质者的使用禁忌。在享受其药用价值的同时,我们也要理性看待其潜在的风险和副作用。

图片
图片
作者简介


图片
图片

图片


汪四海(1984-),男,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代谢病协同创新防治平台理事,中国中医药促进会糖尿病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糖尿病分会和中医临床思维分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基层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中医与微循环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医师协会骨质疏松分会青年委员,安徽省全科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内分泌分会理事,安徽省针灸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安徽省中医药健康协同创新学会委员,安徽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委员,合肥市作家协会会员。曾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主持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安徽省卫健委青年基金项目、新安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点项目各1项,主持安徽中医药大学青年基金项目2项,主持安徽省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项目和安徽中医药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各1项,副主编医学著作1部,参编医学著作9部,《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陕西中医》和《陕西医学杂志》特约审稿专家,《中华中医药杂志》特约通讯员,《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和《现代中医药》青年编委,《中华养生保健杂志》青年编委。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曾获得安徽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安徽省科技成果奖1项,曾被授予安徽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师。擅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骨质疏松、甲亢、甲减、桥本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痛风、高尿酸血症、血脂异常、脂肪肝、肥胖、痤疮、黄褐斑、月经不调、汗出异常等内分泌代谢疾病及其它内科杂病、睡眠障碍、中医亚健康调理等。

END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