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的纳粹德国党卫军中,有一支很另类的部队-特别行动队,不明就里的人很容易被它的名称所迷惑,以为它是一支什么特种部队,其实,这个特别行动队确实很特别,因为它的主要任务就是,屠杀平民! ![]() 党卫队特别行动队合影,轻松愉快的表情背后是冷酷的杀戮 说起党卫队特别行动队,有一个人就不得不提,此人就是派驻波兰的特别行动队头目、后又担任帝国保安总局第一处处长的党卫队总队长施特雷肯巴赫。这也是个经历比较奇葩的人物,在海德里希遇刺身亡后,他是被公认的最有资格接任帝国保安总局局长的候选人,但最后未能如愿以偿,于是乎这家伙一气之下跑去当了一名新兵,究竟怎么回事?请往下看。 ![]() 党卫队地区总队长施特雷肯巴赫 早期经历 布鲁诺·施特雷肯巴赫名义上算是参加过一战的老兵,只不过他从来就没有上过前线,因为在一战结束那年他才参军,而且是一个年仅16岁的少年兵。 作为一名体校学生,他没有高学历,在一战后的德国谋生不易,不过凭着自己的聪明伶俐,他还算混得不错,当纳粹势力席卷德国之时,他隐约看到了一线出人头地的机会,于是便加入党卫队,1931年进入汉堡警察局。1933年,对施特雷肯巴赫这样的人来说,是一个获得巨大改变的时期,很多早期加入纳粹的人都获得了领导职务,施特雷肯巴赫也不列外,他被任命为汉堡盖世太保的负责人。 ![]() 施特雷肯巴赫与海德里希 人在某种特定的氛围或环境下,一定会潜移默化的被改变,这也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在纳粹德国时期,许多受过良好教育、拥有高学历的知识分子,到最后蜕变为丧失人性的恶魔。纳粹的种族主义理论和鼓励暴力的策略,让许多人进一步形成了他们激进与暴力的世界观,人性的善良逐步让位于意识形态的分歧,形成了“一言不合就消灭你”的偏激观念,这就是纳粹在实行种族灭绝时,那些平时在家人朋友面前温良恭俭、但屠杀犹太人时却冷酷无情的党卫队员人格分裂的原因之一,施特雷肯巴赫就属于这样的人。 特别行动队 1939年9月,纳粹德国入侵波兰,短短一个月波兰灭亡,希特勒一直致力于“拓展日耳曼人生存空间”的努力,征服波兰后,驱赶波兰人、屠杀犹太人以便腾出广袤的土地,安置国外的日耳曼人就成为摆在党卫队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希特勒认为:只有在完全没有国内反对和法律限制的情况下,才能打赢这帮残酷的民族战争,因此,特别行动队是这帮战争中必须存在的部门,他们不受法律限制。 ![]() 党卫队特别行动队 早在纳粹德国入侵波兰之前,海德里希就制定了周密的种族清洗计划,特别行动队是这个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务很明确,屠杀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在东欧推行日耳曼化政策。五支特别行动队跟随国防军进入波兰,每个行动队500人左右,其成员都是从党卫队或警察系统精挑细选出来的。 施特雷肯巴赫被任命为波兰特别行动队的总监,他权利很大,负责监督华沙、克拉科夫、拉多姆和卢布林地区执行“坦能堡行动”的情况。“坦能堡行动”是纳粹德国最早在波兰实施屠杀犹太人和平民的行动,除特别行动队外,当地德裔人组织的“自卫团”也大量参与屠杀行动,数以千计的波兰知识分子、军官及政治人物被关进集中营,不久后几乎全被杀害。 ![]() 党卫队疯狂的杀戮平民 施特雷肯巴赫详细的规定了特别行动队的职责范围:消灭所有种族上和意识形态上与德国敌对的群体;收集分析在波兰战役中缴获的各类材料;从苏联人那里获取情报;将犹太人驱赶、转运到隔离区,并负责消灭。 在波兰的屠杀行动 到1939年底,特别行动队已经成为在波兰各地的常设单位,他们在波兰展开了残酷的屠杀行动,当德军进攻西线后,波兰已经不再是世界的焦点,在这里发生的一切也几乎无人关注,这使得纳粹德国更加肆无忌惮的实施种族灭绝行为。 施特雷肯巴赫在担任特别行动队首脑之后,他的民族主义情结和暴力倾向明显增强,形成一种凶残杀戮的意识形态,与他在担任这个职务之前判若两人。就连特别行动队的很多士兵,在此之前也没有参与过大规模集体屠杀的行动,但在环境的影响下,这些人最终都成为了杀人惯犯。 德军入侵波兰后的两个月内,就有6万多平民被屠杀,1940年5月的一份报告中记载:8500名被定罪的“帝国的敌人”,有的已经处决、剩下的即将被处决。在整个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在波兰屠杀了大约300万犹太人和吉普赛人。施特雷肯巴赫在波兰的所作所为,为他赢得了一个“冷酷屠夫”的称号。 ![]() 特别行动队执行屠杀行动 1940年7月,施特雷肯巴赫接替维尔纳·贝斯特,担任帝国保安总局第一处处长,主管保安总局人事、培训及行政工作,1941年11月,他晋升为党卫队地区总队长(中将),德国入侵苏联之前,海德里希就秘密的向帝国保安总局的高级官员们通报了情况,施特雷肯巴赫立即积极的进行派往苏联特别行动队的筹备工作,随后,ABCD四支特别行动队从波兰出发,跟随入侵苏联的德国军队从广阔的东线进入苏联,开始了他们新一轮的屠杀犯罪。 争权夺利的失败者 1942年6月4日,海德里希死亡,希姆莱亲自兼任保安总局局长,他将保安总局的司法权交给施特雷肯巴赫的一处,这意味着施特雷肯巴赫拥有更大的绝对权利来处理保安总局内部的纪律问题。同时,他还付出很大的精力来帮助希姆莱把欧洲各地的犹太人运送到波兰灭绝营,施特雷肯巴赫俨然成为保安总局炙手可热的人物。 ![]() 施特雷肯巴赫与希姆莱 在希姆莱决定任命新的保安总局局长前,以施特雷肯巴赫的资历和地位,被普遍的认为是晋升局长的不二人选。然而,不知道希姆莱出于何种考虑,或许是担心施特雷肯巴赫权利太大会影响到自己的利益吧,反正最终无人知晓希姆莱为何没有选择施特雷肯巴赫,而是选择了卡尔登勃鲁纳担任帝国保安总局局长。 从将军到士兵再到将军 没当上局长,施特雷肯巴赫情绪很大,希姆莱为了安抚他,打算任命他为奥地利萨尔斯堡大区负责人,但施特雷肯巴赫王八吃秤砣-铁了心撂挑子,就不干!他主动提出申请,愿意去武装党卫队任职。 ![]() 施特雷肯巴赫担任党卫军师长 问题是,施特雷肯巴赫并没有在武装党卫队服役的经历,也没有获得过武装党卫队的军衔,也就是说,他根本不具备指挥部队的资格,咋办?施特雷肯巴赫一咬牙,我从新兵干起总可以吧? 自己选的路,含泪也要走下去,于是施特雷肯巴赫脱掉他那华丽的将军制服,以一个列兵的身份前往荷兰希尔弗瑟姆的反坦克训练营,接受新兵训练。这时候他已经是41岁的中年人,整天和一帮年轻人一起摸爬滚打,爬战壕挖壕沟、风里来雨里去,其艰辛程度可想而知,但他居然坚持下来了,通过考核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卫军士兵。 希姆莱出于私心给施特雷肯巴赫下绊子,心里还是有些过意不去,他当然不会让施特雷肯巴赫真的去当一个列兵。正好刚扩编党卫军第八骑兵师(后来的弗洛里安·盖耶骑兵师)有空缺,于是施特雷肯巴赫在1943年9月被任命为该师师长,他任师长的时间不长,其间还与该师的老领导费格莱茵交换过指挥权,算是他指挥生涯的实习期吧。 ![]() 党卫军拉脱维亚第二师,臂章是拉脱维亚国旗图案 1944年4月,施特雷肯巴赫担任新扩编的党卫军第19师(拉脱维亚第二)师长,率领该师开赴东线战场,虽然说不上战绩优异,但也不至于不堪一击,当年10月该师退守到库尔兰口袋里,于1945年5月向苏军投降。 施特雷肯巴赫在苏联被监禁了十年,直到1955年10月才获释。与其他很多保安总局和特别行动队的官员不同,他逃过了战后波兰对纳粹战犯的惩处,而当时很多特别行动队的指挥官大都被判处了绞刑。施特雷肯巴赫回到汉堡平安的渡过自己的下半生,1977年10月死于德国,终年75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