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札记】一枝桃花蘸血开

 画蛇者说 2025-04-28 发布于山东

李香君抗婚很刚烈、很决绝。额头对准案子角,陡然撞了过去。这一撞,她是奔着死去的,以死明志:小女子可杀不可辱!头破血流,点点鲜血迸溅在侯方域题诗定情的折扇上。杨龙友弯腰拾起这把扇子,端详良久:潇湘竹的扇骨,本来就是“斑竹一枝千滴泪”,而如今的白色绢面,已是“红霞万朵百重衣”了……

忽而,良心恻隐了杨龙友的人文情怀。就着画案,操起那管毛锥,急速运行的枯墨,在血滴间穿插。略事勾勒点染,一幅折枝桃花绽放了李香君的忠贞。桃花扇诞生了!一部中国文化史上的经典名著诞生了!孔尚任应该感谢杨龙友,尽管他阿附权贵。若无桃花扇,焉有《桃花扇》?一个人一辈子做好事很难,但像杨龙友,这一件好事就足够了。

这是一把什么样的扇子?它是以男女情事来寄托国家兴亡,烛照南明社会现实,鞭笞封建政权的昏聩、血腥,歌颂对国家忠贞不渝的民族英雄和底层百姓,展现明朝遗民亡国之痛的二维码。这样一把扇子,可抵得浩浩荡荡的金戈铁马;这样一把扇子,可让冠冕堂皇瞬间卑微龌龊;这样一把扇子,可令万万千千须眉折戟赧颜……这是不折不扣的凛然大义。中华民族的任何时候,都需要这样的义薄云天。

至于桃花扇的下落,张伯驹《春游记梦》称:桃花扇……仍藏(钱)壮悔后人手,曾持至北京,故友陶伯铭见之。扇为折叠扇,依血痕点画数笔。扇正背,清初人题咏无隙地。以紫檀为盒,内白绫装裱。绫上题亦遍。伯铭极欲购藏,而索价五千,无以应,持去。再访之,人已不在,扇迄今无消息,恐此尤物,已流入日本矣。

但愿桃花扇还在。即便秘不示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