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毕林军•2025年||白孔雀“孔雀云巅杯”第四届全国诗歌大赛

 白孔雀诗刊 2025-04-28 发布于陕西



”孔雀云巅杯“
【作者简介】

毕林军,呼伦贝尔人。爱好文学,有诗歌发表,获奖。

告别牧场

当崖礕的岩画不在重叠我的身影
牧草也因积蓄新绿而枯黄
临行前,我会用鞭声告别牧场
我很在乎套马杆在我掌中的份量
知道它旋转套牢的每一个季节
入冬前的雪下在了该下的地方,虽
小,但我很满足
拍天的翅膀过后,最后一批候鸟远去
敖包在天地间打坐,接纳雪,也接纳静朗
当我放好最后一块石头,它就成了
转经筒,成了那页翻过的经卷
既使我不在双手合十
它依然在飞雪中拔高,旋转
在高原的怀中

那年

那年,父亲扶我上马背
注定了我一生的命数
时间正是春天

那年,父亲留下牛羊
带走颠簸,留下这山,这水
这牧场,这抽打过我的马鞭
还有牵挂

那年,百灵悬叫,羔羊落地
毡房外,长满前世的草
时间,也是春天


《白孔雀詩選》

◉《白孔雀》诗刊的意义

     挖掘民间好诗,激励创作激情,活跃、引领、倡导、拓展诗歌文艺的璀璨。     人这一生,能永存的不是钱财、地位、权利、名气,而是那些有用的,发着光的文字!

◉编前按 

窦明俊(南京)

         当我准备提笔准备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我就会想起《白孔雀》诗刊社长张小兰让我写这段序言的殷殷嘱托,对于一个诗爱者来说,的确让我感到诚惶诚恐。  

        我们知道诗歌作为一种文字的形式存在,它有自己存在的意义。同样《白孔雀》诗刊的存在也是如此。     

       秉承“心态、名利、欲望”归零以及倡导“直面生活、情感抒写”是我初识《白孔雀》的真实感受。《白孔雀》诗刊作为纯公益性民刊却能够真实地还原民间诗歌的面貌和特征,也如实地反应了诗歌的走势,在这一点上真的很不容易。 

       诗歌是 “语言的钻石”,诗歌也沉淀着人类灵魂深处的苦难和欢乐,或爱情的咏叹、或人生的感慨、或希望的遥寄、或梦想、或尊严、或美丽等等我们都可以在《白孔雀》诗刊中能够得到体验亦或释放。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对于诗歌,我一向怀着崇敬的心情。而对于民间诗报刊,我从九十年代开始接触并给予了很深的感情。如广西的《扬子鳄》《自行车》南京的《实验诗报》《他们》江西的《二十一世纪》山东的《新古典》《太阳诗报》等等都具备了相当的深度以及艺术价值,当今很多比较有影响力的诗人都从那里留下痕迹。所以民刊在包容的过程中一直也在努力地探索着,这也是许多官方刊物所不能比拟的,所以民间的那些具有质感和美学的语言也会让我们忍不住拍案叫绝。     

       曾几何时,诗歌开始远离读者,成为与读者距离较远的一种文体。诚然《白孔雀》诗刊如同诗歌一样年轻,但砥砺前行的《白孔雀》依然秉持初衷,为诗歌爱好者搭建一个最为纯粹而又最为美好的精神平台。《白孔雀》诗刊所承担的也是一份社会责任,它让许多诗歌爱好者有了自己的一个平台,这也是我最为感动的。“懿”首好诗、“同题精优选”、“重磅诗人”、“花翎诗人”等等无不体现了创刊者的良苦用心和担当。  

        综上所述之外《白孔雀》诗刊也正在不断地而且很努力地完善自己、超越自己。“言如苗叶,声如花朵”,我也自始至终地相信众多的诗歌爱好者都能够从《白孔雀》诗刊领略到诗歌的特有魅力以及艺术的熏陶。  最后祝《白孔雀》诗刊越办越好。



《白孔雀》诗刊社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