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次发文说明了缩量信号需要参考价格位置、趋势阶段、市场情绪和期权持仓进行综合判断。今天打算从实战的角度对几种经典情况进行说明: 首先是趋势中的关键缩量节点: 1. 上升趋势中的健康回调 特征: 缩量幅度:成交量较前期高点减少30%-50% 价格表现:回踩5/20日均线不破 案例:宁德时代2023年6月上涨途中缩量回调(量能萎缩42%后继续创新高) 2. 下降趋势的衰竭信号 确认条件: 连续3天量能<20日均量60% 出现长下影线或十字星 数据:A股历史底部缩量特征(2022年4月沪指见底时量能仅为峰值35%) 其次是形态突破时的量价配合: 3. 底部形态突破后回踩 有效信号: 突破时放量(量比>1.5) 回踩时缩量(量能<突破量的50%) 形态案例:W底右肩缩量(药明康德2023年1月形态) 4. 顶部形态的缩量确认 危险信号: 双顶第二峰量能较第一峰减少40%+ MACD顶背离 典型个股:贵州茅台2021年2月见顶时量能衰减37% 第三是特殊市场环境下的缩量: 5. 极端行情末端 窒息量特征: 单日量能<5日均量1/3 波动率同步骤降 历史参考:2020年3月美股熔断后见底信号 6. 重大事件窗口 博弈逻辑: 事件、财报、会议前缩量(观望情绪) 事件落地后放量选择方向 经典案例:2025年4月2日特朗普对等关税签字日,当天A股大幅缩量,待夜间签字落地后,第二天开始大幅低开并持续跳水。 第四是主力行为解读: 7. 洗盘结束信号 盘口特征: 分时图'锯齿状'缩量震荡 大单拆小单隐蔽吸筹 经典案例:隆基绿能2023年8月主力洗盘(量能缩至地量后启动) 8. 机构调仓窗口 季度末效应: 基金排名战前缩量(降低冲击成本) 北向资金暂停流入时的地量 数据:A股季度末最后5日平均量能下降18% 既然缩量信号如此重要,如何量化才能指导执行呢? 一般认为有效缩量信号应满足: 量能 < 20日均量60% 持续时间 ≥ 3天 波动率收缩(ATR < 平均值的70%) 总结:缩量信号的黄金法则是——在趋势中缩量才有意义,在震荡中缩量需等待突破。 专业交易员会结合Level2数据(如委托簿买卖盘差)验证缩量真实性,散户建议重点观察: 1. 上升趋势首次回踩20日线的缩量 2. 底部形态突破后的缩量回踩 3. 恐慌暴跌后的窒息量 最终决策需匹配:“缩量位置>缩量幅度>持续时间”的优先级判断。 ![]() ![]() ![]() ![]() ![]() ![]() |
|
来自: 四十而立roww4t > 《股票之操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