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对错都有礼物 松鹏老师和晓泽师姐发言的时候,隔着屏幕感觉到,有一种无序的混沌,被百万级别收纳师速速规整了一下。非常秩序感,不知道从哪儿维系起来的秩序感。 混乱的桌面代表创造力,但有序的排列代表确定性。没有修整和自我革新,很难再上一个台阶。上课的时候,听着逻辑条理清晰的干货,像是牛排被一块块切好,只需入口咀嚼的妥帖。火和水的表达,就像自选餐大杂烩,都在锅里了,请君采撷。 不知道是不是木的冲击力还是锐感,会令我有点怵。以前和松鹏老师链接总有点小怕怕的,我小透明可能不被老师所记了。我的师妹也是个木,像哪吒——“别人说的我都要听嘛?我没错为什么要让我认?”有的时候我会惊叹,不弯腰的活法、有冲突的活法这么给劲儿啊? ![]() 认错和认输 听着松鹏老师说的自己穿越过磨损得到自愈,想起来之前跟着老师学习,说过亲密关系中的博弈。执着于对错,就输了关系。赢了也是输了。 王善人说的性善论,认不是、找好处,一念既转,就会变成“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怎么认不是,找好处呢?和朋友有矛盾,我认错,一个人讲述自己受害状态的经历,受害者有错吗?有的,花时间在内耗上,花时间拿别人的业力、过错来惩罚自己,这么美好的春天,这么美好的四季,不出去玩玩,非要坐在小角落生闷气,这不是错吗?身在自己的局外,才看见自己多么无知。说着要珍惜时间,却花时间在翻旧账,没有花时间创造新的愉快经历。 ![]() “不怕念起,唯恐觉迟。”成为自己的大英雄,便是穿越对对错的定义。我还在读本科的时候,松鹏老师爱在社团里说“信 愿 行”。 愿,是我觉得最重要的。我愿意醒来,愿意穿过痛苦去看见礼物,去获取智慧。所以我愿意“认错”,便不再逃避了。 我错了,我积极认错,找到这个功课背面的礼物。我不愿受束缚,希望追求学术自由,但智慧不足的时候可以听导师的启迪。我不愿在与朋友的关系里,处于低位,没有面子,所以不愿意认错,但没有高低,只有智慧,我们所求或者不是表面的一战一和,而是背后的美好生活。 我的愤怒,不一定来自于需求不被满足,也可能是自己无力自足的呼唤。不一定放在“嫌疑人”身上,而是自己没有足够的智慧,在与人斡旋和保持自我之间寻求平衡。 ![]() 火🔥:动态探索,自爱爱人 火要持续燃烧,要不断添柴,他的关键在于“爱”。 诗人艾青说过:“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五行针灸构筑了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这种认识能让内在保持平衡,从而允厥执中,先明内在君火,才能达人成人、拯救社会。好多师兄姐在读书的时候,逐渐开始理解自己以前不理解的人,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定义。 诺娜老师(火)好像有一句话,我们学到了一个东西,就有责任把这个知识告诉别人。 ![]() 诺娜老师、黄老师、松鹏老师就像我另一个老师说的那样,是一个管道。 我们只是知识的搬运工,智慧并非我一人所创,而是无数人聚沙成塔穿越了痛苦,得到的结晶。“我”没有那么大,我们并非万物灵长,我们只是幸运儿。所以倍感荣幸,加倍感恩,如此多的法脉启发我们的智慧,也让我们看见爱,感受到爱。 前段时间,社群里小伙伴在讨论父母之爱。王元五老师也说,没有爱,我是生不出来的。 “控制是爱,养育是爱,托举也是爱,不是只有自己想要形式的才是爱。”(我的小伙伴)我们身陷局中,是拿着钥匙的唯一大英雄,只有我们自己最清楚,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爱浇灌自己。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别人。我们永远在借助他人看见自己。 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 ![]() 金🔑行不离善,止于至善 前几天在老师那听到了一个表述,就是说,追求完美和追求极致是不同的。 追求极致,就像刘老师所行的大善,在不断的动态演进中,苟日新日日新。从最开始三和体系的搭建,到现在不断完善的生命成长体系,在“至善”的层面守住。善要以智慧为支撑,有自我土壤才能行善助人。 “择善而固之”,生命出现停滞了,就是要升级的信号。找到意义感,于一粥一饭这样小事物里面,看到极致的智慧,让生命的宽度变大。 我心里其实也有一些大善的理念,但是我目前能力不足,如果没有充足的能量资源,我怎么去搭建蓝图呢?如果有外援相助,但是对方理念三观可能不和,我会不会是在与狼共舞呢?我会不会丢失本心而变得功利呢? 这个时候特别需要以终为始,像金一样站高一线去看。 过程是曲折的,于善念上用功,才是诚意正心。我心光明了,我的起心动念是好的,就会有一分愿力生出来。外界如何解读是他们的事情,因为念头生生灭灭,眼耳鼻舌声意,都是大家自修的牢笼。人能去到的最远的远方,是从内心里的自我走出。 ![]() 水🌊:做自己吧,别人都有人做了 有师兄说,观察唐瑶老师有一种“摇摇晃晃”的推动感,黄老师称黄衣服姐姐的说话中带着慌张感。 我和线下的师姐(土)接触,她说前段时间和我站在一起,有一种我要把她淹没过去的感觉,她会很想拍拍我的肩膀,稳住我的涟漪和晃荡的水波。 自我体认为水,谁有一层层变化。结合星座还有mbti等性格分类,我和师姐打趣说,我们水,为你量身定做每一行。 ![]() “诸相非相”,主体性不明会让我时常受困,容易置顶别人的需求和感受,但是边界不清晰,会使我过于陷入他者困境而走不出囹圄。 比如一个多疑的同学,多次找我咨询,凌晨还在倾诉症状,我总有一种苦命的牛马感,有种急诊夜班被呼叫的复杂感。责任、无奈、同情、想要助人和自己想要休息的需求全混杂在了一起。 深夜应该是我独自绽放的舞台,享受自由、驰骋精神世界而不受打扰的宝贵机会。我听着心跳砰砰不停,又觉得不应该为了别人而影响自己的健康。钥匙永远在自己手上。他者的多疑、不信医,关我屁事,他自己的锁自己开,我没有义务揽过来的。 ![]() “如其所是”最近一段时间对人性的阴暗面多了很多认识,不愿再当圣人,就当个没素质的神经病也挺好的。完美主义是自我枷锁,水的恐惧特别有趣。 有趣在不是真的害怕,而是恐惧恐惧本身。我找师姐埋线的时候做好了很多心理建设,痛觉只有那最开始的一瞬间,但是我一直叫,逐渐适应之后还是叫,但感觉好像没那么疼。原来是“自己吓自己”。一直以为恐惧是外界带来的压力,没想到是自己,自己的恐惧也会影响别人。 ![]() 夜晚骑行的时候,看不清夜路,是恐惧的,决定边骑车边放声大喊来给自己壮胆,但其实过往车辆都有点被我吓到了。过马路怕被撞到,所以要喊,骑夜路怕撞到人所以要喊,喊到嗓子哑回到宿舍,发现自己嗓门好大。骑车的时候,穿梭在风里面感觉肾上腺素带来的畅快,什么叫做速度与激情,这就是速度与激情。 恐惧与刺激并存,恐惧并不是弱小,也可以化成力量。带着恐惧出发,恐惧可能也会震慑到别人,以及自己吓到自己。万物发生如环无端,恐惧也会周而复始,没有一点办法那就这样吧。 我导师总让我聚焦聚焦,说我是敖丙。我总是点子太多了啥都想做,但是又完美主义,总有一种没有地方发力的烦闷。有一天我突然爆发了一个想法,既然没法聚焦,那就都涌过来吧。都毁灭吧,毁灭了之后还能活过来。 “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文字/小薛 图片/网络、小薛、朋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