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进三出精绝古城

 昵称50521550 2025-04-29 发布于新疆

继续我的复习式旅行,从古楼兰国的地界出来后,我们先是住在了西域四十八古国之一的小宛国~且末县。小宛国位于且末县的昆仑古村,在今且末县正南,喀拉米兰河北岸一带,由于其南为可可西里山,所以比较偏僻。居民从事农业生产,为古塞种人,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之民族。全国大约有一千五百人,约两个连的兵力,也就是现在我们一个村的人口。在西域各国里存在感较低。

昆仑山的黑沙暴把人心态整的有点崩,我们开车沿216国道一个劲的往昆仑山里奔,就是想躲过戈壁滩上的沙尘,一路在沙尘中摸索着往山里开。双闪,防雾灯全打开,偶尔会个车,对面卷起的沙土让人瞬间啥也看不见。让人失望的是,进了山依旧是浮尘满天,并没有我们想像的天高云淡。看了看时间,不能再往前走了,再往前就出疆去西藏了。

把教授送到火车站,满头满脸的土回到宾馆,想想明天还要进沙漠去精绝古国,有点发愁,要是这天气进去,保不齐重现鬼吹灯之精绝古城。不过天气预报说明天会好转,但愿预报是准确的。

早晨起来,透过窗户向外看,天气依旧是灰濛濛的,但好在风已经停了。吃过早餐出发,一路走来天慢慢开始放晴,车从沙漠公路大约512里程碑处向左拐进入一条小路,大约走了十二三公路,就到了精绝古城的最后一个村子喀帕克阿斯干村了,我记得以前不是叫“大麻扎”村么?远远看见了“精绝古城”四个字的大门楼,一进村便在卡子处看见一只大橘,晃晃悠悠的冲我走了过来。有小猫,好兆头!今天行程肯定顺利。果不其然,当我方向盘交给向导后,经过两小时颠簸,顺利到达了尼雅遗址,也就是精绝古城。

这个汉代开始有记载的,西域四十八国之一的城邦小国出现在眼前的莽莽黄沙之中,古城经过了千年的侵蚀,已经剩不下什么,用残垣断壁形容它都算美化它了,和一百年多年前斯坦因拍的照片比大相径庭。,唯一保留的土制建筑是一座佛塔,佛塔正方形的基座,上部呈圆柱形,风格和同时期安迪尔,米兰、楼兰,古城的风格极为相似,属健陀罗风格。

精绝古城的出名是斯坦因在此盗了大量的佉卢文木椟和其它文物,而真正让它闻名于世界的是上世纪93年,考古学家在挖掘出绣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织锦护臂。当然!天下霸唱的小说“鬼吹灯”系列也功不可没,到此处来探密的人一多半都是因为鬼吹灯。

我们并不是考古研究者,只在精绝古城做了短暂的停留,取了些土样,便返回了。幸好文体旅推荐了村里的向导,要是我们自己单车进入,九成到半夜都出不来,昨一天大风过后,荡平了沙丘上的车辙印,压根不知道往哪里走,虽然不会迷失方向。向导总能在看似不可能的地方,找到合适的路径,所以我把车交給向导是多么英明的决定,全程没有陷车,车也比较给力,27的普拉多肉是肉了些,但扭矩足够用,可惜回去的路上小猫不见了踪影。

回到县城的第一件事去洗车,空滤里直接吹出了二斤土,人也一样,比昨有过之无不及。唯一也是最关健的因素是今天有个好天气,没有再现鬼吹灯~精绝古城的场景。有些人的性格里多有些贱嗖嗖的因子,太顺了反而有些小遗憾,比如我。

上次来精绝古城是二十三年前,采用的方式是徒步。连续两年,负重三十多公斤,光水就一整箱二十四瓶。从沙漠公路468里程碑处,向西直线切入,往返五十公里,大约五天行程,翻越无数个大沙梁,强度很大。不过那时我们没有事先报备,算是非法进入,不值得效仿。

后来那几年,民丰县管理部门每到春节期间专门在468处设了卡子,这股探索尼雅的热潮才退了下去,给人家添麻烦了,在此深表歉意。那些年热衷于户外探险,尤其是古道,古遗迹的探索。怎么就没想到先写上一本鬼吹灯呢?保不齐没天下霸唱什么事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