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些练传武的,连三尖都照不齐!'河北深州访友,老拳师张✘✘把茶碗往青石板上重重一磕,瓷片在月光下泛着冷光。这话像根透骨钉,扎在当今武术界的痛处上。 1878年寒冬,郭云深拖着18斤铁镣在直隶大牢练拳。狱卒看他半步半步挪动的滑稽样,戏称这是'瘸驴蹦跶'。待这'瘸子'出狱那天,半步崩拳横扫华北武林,拳锋所过之处筋骨爆响如惊雷——这才是《形意拳谱》里'六合为要'的真面目,更是'三尖相对'理论的暴力呈现。 ![]() 一、拳谱里的三角杀阵 《苌氏武技书》讲得透彻:'三尖为气之领袖,不可稍有歪斜。'形意拳谱里白纸黑字写着:前手指尖、鼻尖、前脚趾尖必须咬死在同个垂直面。这可不是摆造型——劈拳如斧劈木,指尖领劲在前;钻拳似箭穿云,鼻尖锁定中线;崩拳若山崩裂,足尖趟地生根。三点成线时,上中下三盘劲力贯通,活脱脱把人炼成三棱刮刀。 老拳师常说:'三尖不对,劲力全废。'您看劈拳定式,指尖偏离中线半寸,这拳出去就是棉花劲;崩拳前足尖外撇半分,整条腿的蹬撑劲当场泄气。当年郭云深牢里练拳,脚镣限制步幅,硬是靠三尖垂直拧出整劲,半步崩拳照样打得牢墙掉渣。 ![]() 二、五劲合一的秘密 形意拳讲究'踩扑裹束撅'五劲,全凭三尖当轴承。踩劲要足尖如犁入土,扑劲靠鼻尖领身似虎,裹劲需指尖拧转如蟒缠树。您看老拳师走垫步,前脚趟地三寸入土(踩),鼻尖领着身子往前窜(扑),指尖拧着劲往怀里带(裹)——三尖咬死垂直面,五劲自然拧成钢索。 《内功四经》说得狠:'三尖不到,四梢不齐。'真传武的摧垮力全系于此。当年孙禄堂演示崩拳,三尖垂直如尺量,五劲合一打穿三块青砖(传言)。现在某些人练拳,三尖散成满天星,五劲各走各的,打得沙袋晃两下就敢吹'整劲'。 ![]() 三、身法步法的生死线 形意拳八要诀里'进退反侧起落吞吐',全仗三尖当导航。您试试走反侧步,鼻尖领着身法忽左忽右,指尖始终锁死对手咽喉,足尖趟地如铁犁耕地。三点在运动中始终咬住垂直面,这才能做到'起如挑担,落如坠石'。 郭云深当年打擂,对手刚摆出虎扑架势,他鼻尖突然右偏三寸,指尖跟着划弧线,足尖趟地转胯——三尖带着身子活似游龙,半步崩拳从对方肋下空当钻进去。这就是《拳意述真》里说的:'三尖引,五行随,浑身是手不见手。' ![]() 四、断代的花架子 如今公园里常见'大师'教崩拳:鼻尖盯着手机屏,指尖比划爱心手势,足尖跳着鬼步舞。三尖散得能塞进个西瓜,还扯什么'五劲合一'?《形意拳术讲义》早警告过:'三尖散乱者,如屋无梁柱,触之即溃。' 真东西在深州老武馆还能见着。七十岁老师傅走磨胫步,前脚趟地带起三尺尘烟,鼻尖领着身子左右飘忽,指尖始终钉在假人檀中穴。三尖在进退吞吐间始终垂直成线,五劲配合打得沙袋横飞三米——这才是《守洞尘技》里'三尖照破九重天'的真章。 武林有句老话:'三尖对了,狗都能打拳。'如今缺的不是套路,是这三尖贯通的透骨劲。您要问传武能不能打?先去摸摸自己鼻尖、指尖、足尖——三点成线时能否打出劈山裂石的整劲,五劲配合时可否踏碎脚下青砖。等哪天公园里老头打劈拳都能三尖咬死垂直面,半步崩拳的杀招才算没绝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