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pr. 29.2025 ![]() ▽ ▽ 前几天携小儿去发现王国游玩,本来是一件极平常的事。小儿雀跃,我也为之欢欣。然而回家后,脑海里却不时浮现那些年轻工作人员的画面,竟至于辗转反侧,不能成眠。 我们入园的时候,便有几位青年,着统一制服,笑容可掬地为游客指引方向。我起初不以为意,只道是寻常服务人员。及至听到他们播报注意事项,那音色之纯正,吐字之清晰,竟与电视台的播音员无二。起初我还以为是录播的内容,后来才发现是这群年轻的孩子们一字一句现场口述的。 旋转木马前排着长队。一位二十出头的姑娘在维持秩序,她眉眼清秀,声音却异常洪亮。“请家长带好小朋友,按顺序上马,不要拥挤。”如此反复喊了一连串许多注意事项,竟无一丝疲态。待游客坐定后,她忽又拿起话筒,唱起一支欢快的流行音乐。那歌声清亮婉转,显然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小儿听得入神,连木马停了都不愿下来。 “姐姐唱得真好听。”小儿天真地说。那姑娘闻言,脸上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复杂神情,随即又恢复了职业性的微笑。“谢谢小朋友,欢迎下次再来玩。” ![]() 我们在那里坐了三次木马,她唱了三首歌,我暗自思忖,这样的嗓音,若在二十年前,怕是早已被唱片公司争抢了,如今却在这游乐场中坐着服务行业,她是真的快乐吗?午后的阳光照在她的脸上,分明照出了几分倦意。 后来在各个游乐项目间穿梭,发现处处皆是如此。过山车旁的解说员口若悬河,堪比专业导游;鬼屋前的引导员表演夸张,不逊话剧演员;连卖冰淇淋的小伙子,都能将各种口味介绍得如诗如画。我不禁想起前些日子看到的一则新闻,某名校硕士生争相应聘卷烟厂操作工,只因其待遇优厚且稳定。 晚间离园时,又见那位唱歌的姑娘在出口处挥别游客。她依然微笑着,声音却已有些沙哑。我忽然想起她胸前名牌上的名字——“林悦”,一个与她歌声相称的名字,不知是否寄托了父母望女成凤的心情。如今学艺术的孩子越来越多了,殊不知艺术这条路需要父母花费多少精力和财力,要想走出来,也是金山银山铺路,贵人名人提携,才能过五关斩六将,做出点成绩来啊! 归途中小儿在一旁摆弄玩具,而我独自思量。这些年轻人,个个身怀绝技,却在这游乐场中扮演着欢快的角色。他们的专业素养从何而来?想必也曾寒窗苦读,也曾怀抱梦想。而今却在这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中,将那些精心修炼的技能,一点点消磨在游客的欢声笑语里。 ![]() 这让我想起几年前的一则新闻。在中国,你永远不知道一个外卖小哥的隐藏技能是什么——直到他在商场钢琴前坐下,指尖流淌出《月光奏鸣曲》。这大概就是全球最大钢琴教育市场的副作用:1400万琴童的庞大基数,终于让“钢琴十级“成了当代年轻人的“义务教育毕业证”。当钢琴培训机构比便利店还密集,当考级教材销量超过《新华字典》,我们成功把古典音乐玩成了全民健身式的内卷运动。 我们的教育,不知何时成了一条无限延长的生产线,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着“优秀人才”。然而社会的容器终究有限,装不下这许多“优秀”,于是只好将博士用作硕士,硕士用作本科,本科用作职高。而那些职高生,又该往何处去呢? 前些日子听妈妈说起工厂招聘的事,说今年的校招特别顺利。现如今学生出路越来越少,一个普通文员岗位也能收到数百份简历,其中不乏海外名校毕业生。“现在不挑学历,只挑性价比高的。”这几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招聘的常态。 夜深人静时,我偶尔会想起那位叫林悦的姑娘。不知她下班后,可还有余力为自己的梦想歌唱?抑或那梦想早已如公园夜间的彩灯,在闭园时一一熄灭? ![]() 我和孩子睡前聊天,他说以后还要再去那里玩。我轻拍他的背,心中却明白,下次去时,那些年轻的面孔恐怕未必还在那里了。这些年轻的工作者,如同游乐场里的装饰花朵,定期更换,以保持园区的新鲜感。 而我们的社会,一面高喊着“人才是第一资源”,一面又将那些“资源”随意堆放,任其生锈腐朽。想来着实可笑,又着实可悲。 窗外月光如水,照着这个充满“优秀人才”的城市。那些年轻的面孔,那些被精心培养却又被随意安置的灵魂,此刻或许正在某个狭小的出租屋里,对着手机屏幕,练习着明天的微笑和台词。 明日太阳升起时,乐园里又将充满欢声笑语。而那些维持这欢笑的年轻人,他们的歌声与梦想,又有谁真正倾听?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