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岛 沧口老街振华路

 图书馆收藏文库 2025-04-29

振华路是一条历史久远的路,至今已有一百多年了。沧口“下街”自明代形成渔船码头,便有一条羊肠小道从这里通往李村,这是振华路的雏形。

青岛 沧口老街振华路

德国侵占青岛时期,振华路所在区域还是一片满是芦苇的山岗河滩地。东边是小瓮窑头(今晓翁村),南边有青岛早期的现代纺织企业德华缫丝厂,但该厂未投产便因内部纠纷而倒闭。

1914 年,日本强占青岛后,在小瓮窑头村西开设保来纱厂,此地被命名为 “荻户町”。当时道路仅从三盛楼延伸至沧口广场门口附近,将工厂分为生产区和宿舍区,行人需绕道升平路。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国民党政府实行 “焦土政策”,保来纱厂被炸成废墟,抗战胜利后这里成了 “难民院”,振华路也由此通到了晓翁村。

振华路的命名,始于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为了表达“振兴中华” 的美好愿望,将此路命名为振华路,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青岛 沧口老街振华路

振华路和永平路路口西北角有一处庙宇,叫明真观。该庙原址在达翁村(今沧口飞机场)内,是1925年由沧口富商赵忠臣牵头集资兴建的。

1943年7 月日军第三次扩建沧口飞机场,沧口大庙被迫拆除,同时拆除的还有在旁边的长寿庵。1944年由市民筹资按原貌在李沧区晓翁村的现址重新修建。

青岛 沧口老街振华路

明真观也叫沧口大庙,是道观却供奉道、佛、儒家诸神,供有玉皇大帝、如来佛、孔子、关公、岳飞、昌祖、八仙等塑像。

1958年崂山太清宫道长匡常修曾在此主持,有四五个道士常住。1964年改为沧口少年宫,“文革”中大庙遭破坏,大殿被封闭,神像被砸毁,道士被遣送原籍。2003年李沧区对明真观进行修复。2004年12月修复竣工。

振华路与重庆中路交会处往北约50米的地方,曾经有一个沧口汽车站。这是1949年设立于此的。

当年,位于馆陶路的青岛长途汽车站首先开通了青岛至烟台、青岛至潍坊的客运线路,并在沧口设立了途经站性质的沧口长途汽车站。

1951年,再增开了青岛至东村、青岛至栖霞、青岛至黄县的客运线路,继而又开通了青岛至莱阳、青岛至蓬莱往返车。以上线路也大多经停沧口站出入青岛市。

1991年,青岛市公路客运公司沧口汽车站正式成立,1993年迁至重庆中路513号。如今的沧口汽车站已变成交运充电站。

青岛 沧口老街振华路

解放前,振华路是比较简陋的,新中国成立后经不断修缮有了很大的改观,周边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的维客沧口广场,是以前的沧口广场,老沧口人都记得,这里曾是沧口地界最热闹的地方。

沧口广场位于振华路与升平路之间,西靠永康路,东邻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抗战结束后,这儿是美军的一个露天仓库,院墙是用乱石砌成的。

1953年初春,沧口区人民政府为活跃本区文体活动,决定清除大院内的脏污,将其辟为广场。当时,沧口区团委组织工厂、学校的青年参加义务劳动,开工后,载重汽车来来往往,推土机昼夜轰鸣。

工人、店员和中小学的学生,也主动到工地参加义务劳动,场面非常热烈。两个月后,广场就见雏形。

广场的西半部分被开辟为体育场,建有300米的跑道和足球场,后来在运动场的西侧建起主席台。尔后又逐年扩建,到20世纪60年代,广场已颇具规模。

青岛 沧口老街振华路

1955年12月,在沧口广场北门的东侧,建起了可容纳1200多人的沧口剧场,1958年转为国营,“文革”期间曾一度更名为“长征剧场”,到80年代初才又改回原来的称呼。

随着沧口广场的开辟,体育运动场、沧口剧场、曲艺场相继落成,这里成了居民聚会休闲游乐的好地方,耍把戏的,说山东快书的,看小人书的,打扑克的比比皆是,风靡全国的够级就是从这里兴起的。

青岛 沧口老街振华路

国棉六厂、国棉九厂、第二印染厂等大型纺织企业在此聚集,振华路成为沧口的商业和文化中心,也是李沧区纺织工人最为集中的区域。振华路曾与沧口大马路并列为沧口的主要商业街,各类店铺林立,还有新明戏院等文化场所。

新华书店、百货商店等陆续入驻,沧口广场的文化活动也日益丰富,说书、拉洋片、木偶戏等表演吸引了众多居民。此外,沧口浴池作为当时青岛最大的浴池,服务项目齐全,深受市民喜爱。

青岛 沧口老街振华路

20世纪80年代,青岛耐火材料厂临时工与人合伙,“下街”加工经营肉食品的孙成仁先生等人出资,在振华路西南端,建起的一座六层楼开设了成仁大厦,经营食品、百货等商品。

大楼的北向外墙上别出心裁地饰有一根逼真的大火腿肠造型。开业那天,人山人海,十分红火。但好景不长,很快便易主,变成了“九州商厦”,后来又闲置多年,甚至连使用网点的建设银行,也迁至他处,如今已成一家连锁酒店。

20世纪80年代以前,振华路自西向东的主要店铺,路南有三间低矮平房的沧口新华书店,几家中小型商店、52号院、沧口百货、纺织品批发部、土产杂品批发部、青岛药材公司沧口批发部。

路北有街道兴办的振华路理发店、松柏路烟酒糖茶百货店、永康路饭店、裁缝铺,以及大众澡堂、沧口房办、晓翁村饭店、晓翁村菜店、晓翁村百货店;

青岛 沧口老街振华路

交通器材商店、工农旅社、振华路小学、晓翁生产大队及卫生所、西流庄菜店,还有后来建起的西流庄公社卫生院。

路东端两侧原有的低矮商铺、民房已被拆除,建成了大片整齐划一、设施完善的住宅楼。路东南与重庆中路拐角,建成了海博家居城、茶叶城,方便了周边居民的生活。

路南的沧口新华书店,搬到对面的新楼里。海信北苑风景小区,曾是青岛著名的棚户区52号大院,被建成了海信北苑风景小区。小区的街对面曾是有名的振华路饭店。

振华路上的满口福饭店也是一家老字号,原先开在沧口大马路上,1980年搬至沧口广场的临建房中经营。2005年,沧口广场改造,又迁至振华路136号至今。满口福的饺子深受附近居民的喜爱。

青岛 沧口老街振华路

20世纪80年代开始,沧口广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剧场、体育馆、曲艺场等全部拆除,体育场也不见了。

如今,在原来体育场的位置上建起了维客超市、民联大酒店,在原来沧口剧场和体育馆的位置上建起了爱客家超市和居民楼,在原来曲艺场、轮滑场的位置上建起了一幢幢高楼。沧口广场只留在老沧口人的回忆里了。

1994年,青岛进行区划调整,四流中路街道划归李沧区。1999 年,振华路街道被撤销,部分区域并入四流中路街道,该街道随后更名为振华路街道。

伴随着工业的萧条,老企业陆续搬迁改造,振华路一带的繁华景象逐渐没落,已被李村商圈替代。

青岛 沧口老街振华路

如今青岛北站的通车唤醒了老沧口的商业神经,地铁三号线在振华路东西两端都设立站点,便利的交通一下子拉近了老沧口与各市区的距离,使新老沧口人又重新看到这里再次振兴繁华的希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振华路的交通压力逐渐增大。2021 年,李沧区启动振华路提升改造工程,对道路进行铣刨罩面、车行道补强等施工,解决了路面状况,解决了交通拥堵问题,使其重新成为李沧区西部的交通 “大动脉”。

青岛 沧口老街振华路

曾经辉煌的纺织企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原青岛国棉六厂计划改造为青铁・超极合生汇项目,将老厂区进行艺术生活化利用,打造“沉浸式 TOD 花园”,实现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同时,青岛锅贴等传统美食依然深受市民喜爱,成为振华路的一张美食名片。

青岛 沧口老街振华路

如今,振华路已成为连接李村和沧口的主干道,振华路见证了李沧区的发展变迁。道路周边既有保留下来的老建筑,也有新崛起的商业设施。未来,振华路将继续推进城市更新,在保护历史文化的同时,注入新的活力,成为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典范。

振华路的发展历程,不仅是青岛城市变迁的一个缩影,也承载着一代又一代青岛人的记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