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你小时候,饿了,会哭。一哭,就有奶吃。下回,你再饿了,还会哭。半天没吃到奶,你会哭得更大声,因为你“相信”:哭,能哭来有人喂你。 别说你,小猫小狗也是这么解决问题的。 直到你哭的声嘶力竭了几次也没解决问题,你自然就不哭了,因为你开始重新审视局面,你开始质疑你的相信,你认知开始重构了,你开始“相信”哭和能不能吃上奶,画不上等号。 等你长大了,你会学会做饭,因为哭不出来饭,掌握了做饭的能力,才能永远不挨饿。哪怕你自己不会做饭,你也要找有饭的地方来解决自己的温饱,而不再依靠哭来解决饥饿。 哪怕是路边上找垃圾的狗,你看它,也不会像刚出生时一样,只会一声声的狗叫来解决问题。 相信什么?就会选择什么办法。认知提升,有些原来相信的,现在已然不信了,认知提升,才能把有些相信变成掌握。 二、 认知低,相信就会简单、就会容易。所以小朋友怕鬼怪的特别多,长大了就变少了,因为信鬼怪的人认知重构了。 信鬼怪,自然也信有神灵。不信鬼怪,自然连带着对神灵也质疑了起来。因而我们认识到:掌握符号“神”的本质,是认知。通过口口相传,知道有个“神”在我们周遭存在,是相信。 与其固执的解决信与不信,不如坚定的解决认知:到底有没有神,到底有的是什么。 解决认知,就会解决疑惑,让信的更信,让不信的,也不再质疑。我们现在之所以“和平的僵持”,其重点原因或说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搞不明白,“思想认识有未知区建设不出来普遍共识”,造成“信的也有道理,不信的貌似也对”的局面,阵营拉拉扯扯,认知模模糊糊。 更有些人,怕大家普遍认知清晰,怕大家真正掌握知识,怕他就没了滋生的土壤,再也无立锥之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少数人的利益得失而架构的,普遍个体认知逐渐清晰的未来,已然势不可挡。 三、 无论谁是紫微,或者说大思想家、大圣贤如何,他都必然是要务实的,是能真正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切的问题的,解决实际生活的真切需求的。 任何思想体系的生机或说继续存在的合法性,都不取决于其神秘性或追随者的多寡,而取决于它能否赋能于人,使人成为问题的解决者。 因此,必然不是跳出一个妖怪,网上发两张照片、整几句“让他生、让他死”的奇谈怪论就勾引得一票信众相拥相随的。 紫微务实的必然指向,是解决民众的认知,而非建设盲从、建设迷信。 解决了大众的认知提升,或许有好处,或许没有,甚至可能有危害。但唯一出路是“有能力解决”。至于那些叫嚣的、呐喊的、呻吟的、咆哮的,多清净清净自心,多干点踏实的事,孝敬孝敬父母,珍惜珍惜至亲友爱,真的挺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