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瓜蔓花令:一分钟记住所有斗栱

 哲齐66 2025-04-29
很多朋友想学古建筑,但一听古建筑上有那么多名词,尤其是斗拱,好像有几百个名称,这要都背下来,那不比考研还累,干脆算了吧。
其实,你还真想错了。
一开始我也以为,这古建筑上几百个名称,那不得有一半是斗拱上的,什么华栱啊,慢栱啊,令栱啊,又是竖着又是横着的,那么一大堆,那谁记得住啊。
斗拱的名称真的有很多吗?
《营造法式》卷四有各栱名释,这里就写道:“造栱之制有五”,也就是说,栱的名称只有五个:泥道栱、慢栱、华栱、瓜子栱和令栱。
图片
对,不管多复杂的斗拱,也只有这五个栱的名字。
而斗呢,更少,有栌斗、散斗、齐心斗、交互斗。
没了。
没想到吧,就这五个栱,四个斗,组成了千变万化的各种斗拱。
当然,我说的是《营造法式》里写到的,也就是宋式的名称。明清时期另有一套名称,那个咱先不讨论。
有人说,这慢拱啊,华拱啊,又没有什么规律,只能死记硬背吗?
当然不是。
理解了这些名字的来源,一分钟就能记住了。
其实,这些斗拱的名字,就是古代工匠们家里田间地头的那点儿事。
怎么说呢
先记住这句话:短的是瓜,长的是蔓。
你看,藤蔓,或者是瓜蔓,当然比瓜要长了,不管是西瓜还是冬瓜,最长也就是一只手就能拿得过来。
那藤蔓可就长了。
所以你看,在跳头的横拱上,短的都是瓜(瓜子拱),长的都是蔓(慢拱)。第一层的泥道拱,其实也是瓜子拱,只不过被镶进了泥里,后来就有了泥道拱的名字。
图片
这个瓜子拱,到清代就更形象,直接就叫瓜拱了。
那向前挑出的华拱是什么呢?
查查说文解字就知道,华,其实就是花的本字。你看华字下面的十字,就是一枝花的枝子,上面的化字,在甲骨文里,是一正一倒的两个人,代表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引申为事物由繁盛到衰败的过程。
图片

既然华字就是花字,那华拱其实就是花拱。
看懂了吗,向前挑出的是花,长的是蔓,短的是瓜。
是不是田间地头的那点事。
图片
别嫌图丑,为了让你们记住,我也是拼了。
还有个令栱是怎么回事?
令栱的位置,是在华栱最上一层,也是在最外一层的出跳,从哪方面看,都起到“总领、号令”的地位。古代农民种植农作物最讲究什么?当然是节气与时令,到什么时令吃什么瓜,能打下什么农作物,完全看“时令”和“节气”的恩赐。
对了,真的还有一种令栱,在殿式建筑室内的叉手上,就叫作“捧节令栱”,这不,“节”、“令”都全了。
在这么一组斗拱的最下面是什么?栌斗,这个“栌斗”有什么讲究?跟植物有关系吗?
图片
要是你经常爬北京的香山,对,就是有红叶的那个香山,就会知道,那些红叶,大部分都不是枫树,而是一种叫“黄栌”的树,对,“栌”就是这种古树,去香山看红叶,就是看这种树的叶子,因为它在昼夜温差超过十度的时候,叶子就会变红。黄栌也是一种漆科树,在古代是用作染料的,皇帝龙袍上那种黄色,就是用这玩意儿染的。黄栌也是一种香料,叶片中含有红色素与芳香油,黄栌根还可以入药,总之浑身都是宝。
图片
你看,这些瓜、蔓、花、令、栌,是不是都是植物和农作物。
古代的建筑工匠,根据自己经常看到的那些植物和农作物,随口起的名字,经过上千年的名称演变,成了泥道栱、慢栱、华栱、瓜子栱、令栱,也被写进了《营造法式》的书中,成为了高大上的技术名词。
要不老北京那些胡同的名字,最后都被改成了高大上的名字,棺材胡同改成了光彩胡同,母猪胡同改成了梅竹胡同,狗尾巴胡同改成了高义伯胡同,这才能登大雅之堂。
这下记住了吧。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