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年中国化工490亿美金买下先正达,如今8年过去,赚了多少?

 小花爱养花 2025-04-29 发布于重庆

过去三十年中国企业出海史中,诞生了不少经典收购案例。

若以规模最大的一桩对外收购案例,当数2017年中国化工集团对农化巨头的并购。

这起耗资490亿美元的收购案,创下有史以来中企海外单笔收购金额最高纪录。

490亿美元,按照2017年的汇率计算,约合3200多亿人民币。

如果按照眼下的汇率计算,则接近3600亿人民币。无论哪一种计算方法,这都是一笔不折不扣的巨额交易。

也只有央企有如此强大的实力。

如今,先正达收购已过去十年,大金主中国化工集团从中赚到了吗?

先正达的百年起家史


先正达的起源可追溯至19世纪的瑞士化学工业。

90年代,英国的捷利康集团与瑞典阿斯特拉合并为阿斯利康。

2000年,瑞士诺华集团的农化产业与阿斯利康制药公司的农化产业进行合并,先正达集团诞生。

最初,诺华集团拥有其61%的股份,阿斯特捷利康制药公司拥有39%。

在2014年,先正达它跻身全球最大作物保护公司和第三大种子公司,市场占有率分别达20%和8%。

在种子行业,先正达的地位仅次于孟山都和杜邦。分别在瑞士和美国上市,总部在瑞士巴塞尔。

2015年,受大宗商品价格走低、拉美市场疲软以及美元走强影响,农化行业步入低谷期,行业整合潮正在上演。

当时我国农化行业较为分散,多数企业经济实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弱。

2015年,美国孟山都公司三次出价意图收购先正达,被拒绝。

中国化工瞅准机会,开始出击,向先正达报价收购。在当时,中国化工是我国最大的化工企业,拥有全球最大的非专利农药业务。

被被收购方先正达的全球总资产则高达1300亿人民币,资产负债率58.2%,年销售收入近900亿元,占全球农药市场20%份额。

其每年的研发投入合人民币90亿元以上,占年销售收入10%左右。

经过两年多博弈,2017年6月以每股465美元现金、报价430亿美元达成收购合作。

在股权交割时,中国化工集团还将向股东支付每股5美元的特别股息。

以此计算,该交易总对价为440亿美元收购溢价接近60%。

另承担50亿美元债务,实际支出达490亿美元,创下中企海外并购金额之最。

账面价值还只是其中一方面,先正达最值钱的是它的科技创新能力。

它在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00多个生产和供应基地,以及140多个研发基地;专利总数近2万个。

手里还有近30个农药新产品处于研发的不同阶段;种子领域每年推出500多项产品。

拿下先正达,其转基因种子技术、农药研发体系可弥补国内农业科技短板。

例如,中国种业前十强销售额仅为孟山都的10%,先正达收购后,很快的技术注入加速了行业升级。

根据先正达公布的2024年经营数据,全年实现收入288亿美元,同比下降10%,按固定汇率计算下降7%。

在全球生物制剂业务、新产品创新以及中国市场品牌植保业务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基本上,先正达的营收保持在300亿美元上下浮动,比当年收购之时的营收已经翻倍。

不过从直接财务数据看,中国化工当年的这笔收购尚未实现盈利平衡。

为完成收购,中国化工通过高杠杆融资,导致合并后企业资产负债率攀升。

2021年6月,公司曾拟申请科创板上市,但在2023年5月撤回申请,转而向上交所主板提出上市申请,融资650亿元化解债务。

但是在2024年3月29日公司最终又撤回了主板首发上市申请,并称未来将在合适时机重启上市。

十年后再观此案,单纯财务回报或已非核心评价维度。

在粮食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先正达的种质资源、农药专利和全球化渠道,实质是为中国农业构建了技术护城河。

#中国化工 #先正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