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胃肠镜下做手术,镜子需要灭菌吗?

 感控plus 2025-04-29 发布于中国香港
作  者:西安秦皇医院  兰乖平

导  读:   

    有些来自临床的感控问题,规范上并没有确切的规定,如何帮助临床解决这些问题呢?

胃肠镜下做手术的镜需要灭菌吗?

有同道私下咨询:胃肠镜室使用消毒液邻苯二甲醛,开展胃肠镜下息肉切除术等手术,镜子没有达到灭菌,可以吗?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先来思考另外几个问题:

一、“胃肠镜下息肉切除术”是不是手术?    
根据《手术操作分类代码国家临床版》,胃肠镜下的诸多“手术”其实是被归为“治疗性操作”的,“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也在其列,见下图。
二、国家规范如何要求呢?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

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要求:

3.13高度危险性物品: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如手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物等。4.3 医疗机构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应符合以下要求: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

接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

学完规范,高度危险性物品中并没有胃肠镜。

三、感控人的困扰是什么?    
 胃镜是进入人体上消化道,其入路是口咽部;肠镜是进入人体下消化道,其入路是肛门。即便是胃肠镜经过了灭菌,但人体的消化道是无法灭菌的,镜子在进入人体消化道的那一刻,秒变“非无菌”。而切除息肉的“附件”是通过镜子的“活检口”进入、并到达手术部位的,因此,“切除息肉”所用的内镜附件”应灭菌。

有人可能会说:既然国家规范有要求,镜子达到灭菌岂不更安全?

其实,就目前各家医院的实际情况,想要胃肠镜达到灭菌水平,基本做不到。因为,镜子的配置数量与胃肠镜检查和治疗的患者数量很难匹配,大医院虽然镜子多,但检查的病人数量也多,而内镜灭菌需要更长的时间,难以满足镜子灭菌的供应量。小医院虽然病人少,但灭菌器的配置也很难满足镜子灭菌的需求

那么,问题来了:胃肠镜既然难以达到灭菌水平,那如何预防感染呢?

对于内镜检查及镜下治疗,杜绝患者与患者、患者与环镜、镜子与镜子之间的交叉污染是核心其感染防控的要点有以下几点:

严格执行《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中要求的每一个流程,关注内镜处置的关键环节,比如:

1)内镜预处理方法是否正确?

2)镜子洗消是否及时?

3)全自动洗消机前是否先采取手工刷洗?

4)消毒剂浓度是否合格?

5)终末漂洗后的镜子干燥是否彻底?

6)工作人员是否落实标准预防?

要想有效避免不必要的交叉污染,就需要内镜室的洗消人员和诊疗操作的医生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每一条内镜严格遵循规范要求的流程处置,落实好每一个流程中的细节,这比一味只盯末端的“灭菌”要更安全。

关于今天的讨论话题,您有哪些高见呢?欢迎留言区继续讨论!

管理事无巨细,处处皆有感控,发现问题、评估感染风险,继而想办法解决,让感控管理达到规范化、同质化。






感控plus精选目录









纸质书籍





电子文档





精选课程(视频+PPT)





精选PPT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