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傅天虹总策划诗一千部集萃工程|《李瑛短诗选》馆藏花絮: 该集是犁青主编诗世界丛书系列之一,银河出版社出版 路羽统筹

 傅天虹的汉诗馆 2025-04-29
稿前小引
 
千禧年之际,傅天虹汇聚当代诗学会、当代诗坛杂志以及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的骨干们,拍案而起,凝聚起海内外数百位诗人、学者,在银河出版社和珠海北师大、澳门大学有关院系的支持下,开启了中外现代诗名家集萃系列丛书(留给后人的几首诗)世纪工程,臧克家老人亲笔为工程题名。我们以人为本,以诗存史,抱团取暖,历经艰辛,至2024年诗人节,初步完成50套诗丛,共1168部诗集,历时整整25年,其间好评如潮。一千位诗人面对世道不公,终能为自已筑就了一座非权势所能企及的纪念碑,历史将证明它的不朽!
 遗憾的是团队不少核心人物,因年迈而先后去世,令我们团队越来越陷入困境,本人也年逾八十,力不从心,集萃工程去年终于被迫暂停,三地书库也巳清空退租。虽然一切有待完善,我们也一直期待有缘人的承接或合作,能为历史多留下一点真实的东西,但大环境太差,这一切谈何容易。今年3月初,应好友建议,我在个人图书馆官网上注册了“傅天虹的汉诗馆”,试发几篇很满意,故决定从202541日起正式启动,逐日整理上传逾千位结集诗人和我六十多年来珍藏的史料和墨迹,将各项成果公诸于众,以利汉语新诗的传播和传承。本人也是在模着石头过河,相信只要大家继续抱团取暖,同舟共济,总会闯出一条路的(联系可致我微信)


图片

图片

    李瑛    

      李瑛,1926年生於遼寧錦州,河北豐潤人。畢業於北京大學文學院中文系。先後任記者、文藝刊物編輯、文藝出版社社長、解放軍總政文化部部長、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中國文藝界聯合會副主席、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榮譽委員、中國文聯、中國作協榮譽委員、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詩刊》編委、國際筆會中國筆會中心理事等。著有詩集《石城底青苗》《野戰詩集》《戰場上的節日》《天安門上的紅燈》《友誼的花束》《早晨》《南海》《春的笑容》《望星》等。曾獲首屆全國詩集評選一等獎,首屆魯迅文學獎詩歌獎,全國優秀圖書獎,桂冠詩人獎,並被選入“冀東名人名家”。

图片

  

  

  

  

  

  

《李瑛短詩選》

SELECTED VERSES BY LI YING

主編:犁青

CHIEF EDITOR  LI QING

譯者:海岸

TRANSLATED BY HAI AN

銀河出版社

THE MILKY WAY PUBLISHING CO



金句選摘


图片

遠行的旅人要浪跡天涯

抓一把泥土揣進懷裏

土地是他生命的根

好使心髒跳得更有力

A traveler ready to go far away

Takes up a handful of soil

The earth, the root of his life

Makes his heart beat more strongly


图片

九千年,风吹倾了

群山,吹倾了

低飞的孤鹜的翅膀

没入苍茫

Nine thousand years through the mountains

There blows the wind

Blowing the wings of a low-flying bird

Into the boundless sky


图片

当漩流

卷过水手隆起的肌腱和胸膛

粼粼碎金

闪烁在酒杯里

一切都疲倦了

除去浪

都找到了自己过夜的眠床

When the riptide rolling

Across the swelling chest of sailors

The broken bits of gold sunset

Glimmer in the wine cup

All are exhausted

All have found beds to pass their night

Except for the waves


图片

是一片凝固的浪

犹闪着水影波光

都沉落了,潮汐和风雨

埋着不尽的欢乐和悲怆

A motionless wave

Ripples the glamour of water

All sunk down, tides and storms

Bury the endless joy and sorrow


图片

入夜,当大粒的星星变成

一尾尾游去的鱼

归圈羊群的叫声便化作

茂密的芦苇和清香的水草

When the twinkling stars at night

Swim as fishes in the sky

Bleat of homeward sheep change into

Flourishing reeds

and fragrant waterweed


图片

它带刺的茎和苦味的叶子

整日在风雨里飘摇

不开花也不结果

我心头的痛苦过早地成熟了

It had a thorny stem and bitter leaves

Swaying in the storm all day long

Without flowers and fruits

I grow up earlier with pains in heart

   

  
图片


馆主简介

 

傅天虹,1947年生于南京。历任北师大珠海校区华文文研究中心顾问,珠海分校华文所名誉所长,文学院教授。兼任东南大学现代汉诗研究所研究员,曁南大学中国文艺评论基地诗歌散文副主任、澳门大学访问教授、澳大“傅天虹汉语新诗藏馆”捐赠人。傅天虹襁褓中父母去了台湾,70年代期后台湾家人联系上,其时作品频频发表于诗刊》《人民文学》《星星》《雨花,以及台湾《创世纪》《蓝星》《葡萄园》等报刊,19811月美国《世界日报》副刊曾以显著篇幅发表他组诗《南京杂咏》。他蝉联二届雨花文学奖、获台湾年度优秀青年诗人奖等,当时北亰《嘹望》《人物》等杂志,台北《文讯》等杂志,曾以专文或专辑推介过他。 

怀着强烈的沟通意识,在大陆业已成名的傅天虹于80年代初移居香港,在乡叔何家骅(时任香港中国笔会会长)先生协助下,首开两岸诗界沟通之先河,促成台湾老诗人组团北京的破冰之旅傅天虹1984年创办金陵书社(诗学会前身),1985年协助蓝海文创办《世界中国诗刊》,1987年在挚友路羽、洛夫、犁青资助下创办《当代诗坛》杂志,1990年正式注册当代诗学会1991年客居澳门,潜心《大中华新诗辞典》(全套15册)《世界华文诗库》(册),在工商阴影下为诗坛抢救了一大批原始资料和原生态的诗集。1999年在任仲夷、梁披云、贺敬之等老前辈扶持下,他创办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香港、澳门两总部;设立“龙文化金奖”,至今已颁发3届;主编《国际炎黄文化名人大辞典》《国际炎黄文化名人作品经典》以及《千禧献辞》手迹版等。新世纪在挚友屠岸、张默、犁青支持下,他以诗存史,正本清源,策划出版“中外现代诗名家集萃”系列历时25年,至今推出50套共1068诗集。2007年,他任教珠海北师大,提出以人为本的“汉语新诗”概念,发表多篇有关论文;同时,挚友谢冕、吴思敬、朱寿桐和院长张明远支持下,策划并参与创建两岸四地“当代诗学论坛”机制,至今已在北京、台北、香港、澳门举办十二届。

傅天虹自幼酷爱写诗,至今已成诗4千余首,结集40余部,发表论文多篇,编著数千万字。生平入编《中国大百料全书第三版》(网络版)、《中国新诗百年大典》(洪子诚、程光炜主编)等权威文本,诗作入编最新商务印书馆版《大学语文》教材。半个多世纪来他文学创作与研究跨越两岸四地,目前正致力于“汉语新诗”和“中生代”的命名研究和视野建构,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学者、出版家、收藏家和社会活动家。在校主讲“台港澳文学”、“海外华文文学”、等课程,主持“汉语新诗教授工作坊”等实践课程。


銀河出版社

中外現代詩名家集萃

責任編輯:沈延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