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末,日本《足球文摘》放出重磅专访视频。镜头里,东京FC队长高宇洋(高升之子)抚摸着球衣上的旭日旗徽章,面对“是否考虑为中国队效力”的提问,右手在胸前划出拒绝的横线:“我的足球生命只属于日本,目标是穿上日本队战袍。” 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预选赛,中国男足对阵日本队。国脚高升头缠渗血绷带拼杀全场的画面登上《人民日报》,配文“血性男儿”。 父亲缝过11针的额头伤疤仍在,儿子已披上对手战袍。血脉相连的两代人,走向截然相反的足球道路。 ![]() 图片来自于网络 高宇洋6岁进入川崎前锋青训营。日本教练鼓励他尝试脚后跟传球、马赛回旋,即便失误也会鼓掌:“创意比正确更重要。”同一时期,中国U12梯队正进行每天6小时机械化停球训练。 日本全国高中联赛决赛吸引5.4万人现场观战,央视全程直播。中国校园足球联赛观众席常出现教练比学生多的尴尬场面。东京FC青训总监佐藤健治透露:“高宇洋16岁就能完成赛季40场正规比赛,中国同龄球员年均赛事不足15场。” ![]() 图片来自于网络 高宇洋14岁主动选择日本国籍。日本法律要求双重国籍者22岁前必须择一,他提前8年做出决定。中国足协归化负责人曾飞赴东京,带着国家队球衣和规划方案,被告知:“我的偶像是长谷部诚。” 日本网友在新闻评论区贴出数据:三笘薰小学时每天完成1000次带球训练,久保建英13岁在拉玛西亚的训练录像点击量破百万。中国球迷在归化新闻下刷屏:“先把自家青训场地的草皮铺平。” ![]() 图片来自于网络 谢育新之子代表菲律宾出战东南亚运动会,李壮飞之子入选西班牙U19国家队。当“国脚二代”集体选择海外,归化政策显得苍白无力。 东京FC主场埼玉球场,高宇洋每场比赛前会触摸父亲当年留下的签名墙。墙上中田英寿、本田圭佑的签名早已斑驳,唯独高升的汉字签名依然清晰——这道跨越37年的裂痕,见证着两种足球体系的残酷对比。 ![]() 图片来自于网络 高宇洋拒绝归化,不是背叛,而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急功近利下的浮躁与断层。当日本靠着体系培养出三笘薰、久保建英时,我们却还在为“该不该归化”争论不休。 如果连高升这样功勋之后都选择“用脚投票”,我们是否该放下对“速成”的执念,真正沉下心重建根基? 你认为中国足球最该向日本学习什么?青训、联赛管理还是足球文化?评论区说出你的观点! 如果给你选择权,你会送孩子进日本青训还是中国足校?评论区发表一下你的观点吧! |
|
来自: 新用户45863636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