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着连老师的棋长大的王星昊降维打击拿下看着王星昊长大的连老师

 邓扬威 2025-04-29 发布于广东
图1、同里杯天元战决赛王星昊九段2:0战胜连笑九段
一、天元战三番棋决赛战果毫不意外
天元三番棋决赛前,连笑表示他将以“年轻挑战者的心态去冲击王星昊”;王星昊则说“看着连老师的棋长大,抱着冲击者的心态来对待这次决赛。”这是客气话。更客观地说:决赛战果合情合理,故而反响不大,看着连老师的棋长大的王星昊干净利落,甚至可说是降维打击式的拿下了看着王星昊长大的连老师,没有多少人大声喝彩,也没有什么人发出一声叹息,因一切皆在意料之中。
毫不意外,大概是反映了三点:一是对弈双方有技术代沟——小王同学舞起AI飞刀进行降维打击,你叫连老师怎么接?二是中国棋坛后浪拍死前浪的案例不胜枚举,老将们可说是集体惧怕,也打不过当打之年的后生仔;三是趁“山大王”柯洁因心情不快乐而下山寻乐去了,王星昊该吃吃该喝喝,自由自在地当了一回“山大王”。
不细说了,王星昊10天内连夺双冠,强势崛起是个不争的事实,至于其崛起是昙花一现呢,抑或是一杆到底最终一统天下围棋江湖呢?大家不妨拭目以待。本文在尝试探讨的是两点:一是连老师败给王同学有些什么数据可供参考;二是看看是否可为冲击中国,乃至世界围棋秩序和格局的王星昊做些分析,起码是摇旗呐喊几声吧!

二、不同时代的训练体系造就了不同的学习效率

王星昊(2004年生)与连笑(1994年生)的年龄差,恰好跨越了围棋训练方式的两个时代。王星昊的成长全程,可说是伴随着AlphaGo的横空出世和碾压人类高手的全过程。据悉,王星昊这个年龄的棋手训练,其棋艺根基是建立在AI训练体系之上的。据统计,新生代棋手每天平均进行6-8小时的AI复盘训练,据行家分析,这种数据驱动的学习效率较传统师徒传授模式提升约40%。

三、从天元决赛两盘棋分析具有降维打击意味
第39届同里杯天元战决赛的两盘棋看,无疑王星昊对AI围棋的理解更深入,运用得更娴熟。因此,王星昊无论是从计算深度、方向选择、转换节奏等方面,都明显压制了连笑基本上保留着的传统风格。简言之,两个不同时代的人,通过了截然不同的训练——特别是AI介入前后完全迥异的训练,最终得出了两种不同的,或说是高下立判的技术维度。我们深知,不同维度之间的技术打击可称降维打击,其势完全不可挡,大家懂的,不赘。

四、后浪的迭代加速有清晰的数据说明

中国围棋非常可喜的一点是板凳够厚,“后浪”强劲——这与韩国的“独苗撑大厦”式的围棋形成了鲜明对照。特别是在迭代方面,中国围棋协会有关数据显示,00后棋手平均在18.3岁取得首个冠军头衔,较90后棋手提前2.7年。以丁浩(2000年生)为例,其职业生涯前三年胜率为68.5%,而王星昊同期胜率达到73.2%。这种迭代速度与棋院推行的"少年队-国家二队-国家一队"三级选拔机制密切相关,新生代每年都要接受超过200盘棋的高强度对局训练。言及此,笔者要感叹一下:对于不太能吃苦的孩子,国家围棋队肯定不是个好去处啊!

图2、实力强大的丁浩九段

图3、实力强大,八冠王柯洁九段

图4、实力强大,世界第一人申真谞九段
五、王星昊眼前"三座大山"的技术画像

年轻的王星昊当然是继续往上走的,而成功之路从来狭窄,最终只容一人立于山巅,王星昊是哪个人吗?当然有可能!不过路漫漫而修远,愚以为得脚踏实地,眼前得费点力气,研究透彻并撸起袖子,像愚公般搬走眼前的"三座大山",本文且提供一下他们的技术画像,供参考。
丁浩九段——
丁浩的"潜伏"特质:其棋风少年老成,具备罕见的攻守平衡性,中盘胜率长期维持在52.3%(中国棋院2023统计),尤擅将局面导入持久战。近期与王星昊的5次交锋中,丁浩在官子阶段逆转率达40%。4月24日,第19届倡棋杯中国职业围棋锦标赛中,丁浩九段执白击败卫冕冠军王星昊九段,终结了后者自2月底以来的11连胜纪录。

柯洁九段——
柯洁的"二次进化":自2022年回归训练后,其布局新颖度指数从62提升至78(满分100),AI吻合率回升至87.5%。2023年围甲联赛中,柯洁在劣势局面下的顽强指数(连续10手胜率回升能力)排名联赛第二。当然,也有一种意见认为柯洁这段时间在横向发展,自废武功,未必再恋围棋了。笔者情况不明,不敢瞎说?说不定人家是在憋大招呢。

申真谞九段——
申真谞的维度压制:韩国棋院统计显示,申真谞在30秒快棋中的决策准确率高达92%,较世界前十均值高出8个百分点。其独创的"申式压迫流"使对手的平均用时消耗增加23%,这对王星昊这类偏好长考的棋手,申真谞构成了无法绕开的特殊挑战。可以现实地说,王星昊若真能搬走申真谞这座大山,世界第一人就易姓,中国小王就变世界大王了。
图5、邓扬威版画《山外山》
六、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各领风骚三五年,围棋棋坛也如是人才辈出,一如造山运动,即便是平地也能爆旱天雷,能够忽地造出大山来!王星昊欲登顶世界巅峰,除了面对上述的“三座大山”外,肯定还会遭遇到不知道从哪冒出的第四座、第五座、甚至更多座大山的狙击,这不但是可以预见的事实,也合符人生道理:你不找麻烦,麻烦也会来找你!特别是身处顶流,遇到的麻烦将更多。登顶哪那么容易呢?

七、突破路径的可行性推演

王星昊若想登上世界巅峰,笔者十分赞同专家的意见:他起码还需在三方面完成突破:首先在半年内将国际赛事经验值从当前的58(基于ELO评级)提升至75+;其次需要将关键战役的心理稳定性指数(决胜局胜率)从现有的65%提高到80%;最后必须开发出具有个人标志的布局体系,目前其布局原创度仅为42,远低于申真谞的68。愚以为,功夫在棋外,适当花点时间读点经典,整理思维,提升境界,也是必须的。

八、团队协作也是有效的突破方式
据悉,王星昊团队已启动"三维训练计划",这十分值得关注: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也。计划里,既包括每月与不同流派的AI对弈数百局,也包括建立个人棋谱数据库进行行为分析,引入运动心理学专家专门调整比赛的节奏。这种借助外力的系统化训练若能持续18-24个月,或可以大大突破当前的技术天花板。显然,未来已来,围棋世界的权杖交接从来都不是一种简单的年龄更替,而是思维训练革命、数据积累与竞技智慧的复合博弈成果。对于以智慧为旗帜的围棋,更是如此!(文:AI协助完成;图:网络、AI、邓扬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