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春节供水仙”、“有了水仙才叫过年。”所以人们说水仙是“春节花”。 2024年的春节将飘然降临大地,在这人间喜迎新春之际,我想起了上面春节供水仙的俗话,并引发了我写写水仙的冲动。下面,让我把水仙的美说给你听。
一、 水仙概说
水仙,被子植物门、木兰纲、天门冬目、石蒜科、水仙属,多年生单子叶草本植物,有一千多个品种,原产中国、日本、南欧; 一说唐代由丝绸之路从南欧意大利引进。 二说谁是,目前无定论。
水仙花期12月——第二年3月,与梅花、腊梅、山矾、山茶等花差不多都是冬末春初开放,所谓“矾弟梅兄”是也。 范成大(宋)《右水仙花》云:“得水成仙最风味,与梅为弟各芬芳。” 水仙花色有白色、乳黄色;黄色叫“金盏玉台”,白色叫“银盏玉台”。
水仙别名很多,如:雅蒜、配玄、天葱、女星、女使花、女儿花、姚女花、俪兰花等等……她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
水仙,古人称之为“雅客”,她以其清丽素雅,与兰花、菊花、菖蒲并列为“花中四雅”。又因耐寒,与梅花、山茶、迎春花并列为“雪中四友”。
水仙,水中之仙,“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黄庭坚《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 水仙像那凌波仙子,水上踏着皎洁月光,轻轻盈盈而来,身影依稀隐约,仙气缥缈恍惚。
“天仙不行地,且借水为名。”(杨万里《水仙花四首》) 水仙居住在龙国凤池,贝阙珠宫,水为环佩,玉为霓裳。
“世上铅华无一点,分明真是水中仙。”(周紫芝 宋《九江初识水仙二首》)“翠袖冰姿隔暮云,凌波微步袜生尘。” (张柍 元 《题赵子固水仙图》)水仙,像那凌波仙子翠袖飘举,裙边凌波,微步走来,婀娜多姿。水中之仙子不美吗? 美也!用现在网络语言说:美哒哒也!
水仙花的花语是:“纯洁、吉祥”。
所以,每年党中央、国务院春节团拜会,桌子上都要摆放水仙花。央视每年春晚也都要在嘉宾席上摆上水仙花。年年摆放水仙花,有人借唐代刘希夷《代悲白头翁》诗中的句字予以形容:“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家庭或个人过春节,也要供水仙,在案台、书桌、茶几上供上一盆或数盆水仙,叫“岁朝清供”。 供水仙要用类似画画用的大“笔洗”一样的铜盆、瓷盆、陶盆,里面放上雨花石或洁白小卵石,加上净水,放入水仙。
若在水仙盆后立一南海水波观音菩萨,那就更是佛情悠远、禅意盎然了 。 卢某这里用“供”水仙,不用“摆”水仙,是因为水仙是高雅之花、圣洁之花、清净之花,不能轻贱亵渎她,要敬重尊崇她,所以用“供”字。
春节期间,有一盆数盆水仙与绽放的梅花、腊梅盆景放在一起,既高雅清奇,又馥香溢远。 你看那盛开的水仙,她浓绿葱郁的身姿上戴着数枝小巧玲珑的花朵,真像凌波仙子头上摇曳的珠玉,真乃是“夜阑香苒苒,风过珮珊珊。著在冰霜里,姮娥御广寒。”(史浩 宋《水仙花得看字》) 水仙从珠宫走来, 美得让人喘不过气啊!
“扬州八怪”李鱓《花卉十开》 水仙
二、水仙之美
“素罗襦下青罗带,碧玉簪头白玉丹。”(项安世 宋 《水仙二首》)此诗写水仙的美丽很形象。水仙,叶似翠带,花如素裳,看:株茎,绿裙青带,亭亭净直,叫“玉立”; 叶,葱绿欲滴,莹洁光润,叫“翠碧”; 花,冰肌玉骨,馨香清绝,叫“金盏”、“银台”。 看,水仙,她绿叶擎花,青罗叠雪,小盏排金,大盏奉玉,……你说有多美?!
水仙, “含香体素,倾国倾城。” (林正大 宋 《朝中措》) 观之,宛如仙子“袅袅凌波浅,深深步月来。”(无名氏 宋 《南歌子》) 又似“仙子何年下太空,凌波微步笑芙蓉。”(杨泽民 宋《浣溪沙 . 水仙》) “盆盎波深,照影亭亭,罗袜不叫尘污。”(张友书 清《疏影 . 水仙》:) 水仙绰约,超凡脱俗,令人心驰神往。
历史上,人们在诗词中往往把水仙比作“洛浦仙子”、“姑射仙子” “极浦湘妃” 以及瑶台仙子、月宫嫦娥、九嶷仙人、罗浮梅神、汉江水神、巫峡神女……,下面仅就诗词中用“洛浦仙子”、“姑射仙子”和“极浦仙子”比喻水仙的诗、词句作点描述。
洛浦仙子喻水仙。人们称水仙为“洛浦仙子”,源于曹植《洛神赋》中的洛神。的确,水仙像曹植笔下的洛神一样:“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罗袜”,luo mo, 裙边。 洛水上的洛神裙边溅起的水沫像纷纷尘土。)
卢祖皋(宋)《卜算子 . 水仙》:“佩解洛波遥,弦冷湘江渺。月底盈盈误不归,独立风尘表。”
张炎(宋)《西江月 . 题墨水仙》:“缥缈波明洛浦,依稀玉立湘皋。”
叶申芗(清) 《天仙子 . 水仙》:“得水能仙矜冷艳,陈思赋里依稀见。” “陈思”即陈思王曹植。
汪楫(清)《暗香 . 水仙》:“怅陈王赋后,都换成凌波痕迹。”
曹贞吉(清)《解语花 . 咏水仙》:“因念云迷洛浦。自陈王去后,离别酸楚。”
汪十慎(清)《水仙图》:“仙姿疑是洛妃魂,月珮风襟曳浪痕。” 文人笔下,碧波涵月,水仙像洛神素姿芳洁,款款而来。
姑射仙子喻水仙。藐姑射山仙子,源自《庄子 . 逍遥游》。
张孝祥(宋)《以水仙花供都运判院》:“瘴土风烟哪有此,却疑姑射是前身。”
刘嗣绾 清 《减字木兰花 . 水仙》;“姑射前身,罗袜生来绝点尘。”
徐大镛(清)《满庭芳 . 水仙》:“搓玉成肌,镂冰作骨,藐姑仙子初逢……参妙谛,前身今日,流水月明中。”
玄烨(清)《见案头水仙花偶作二首》:“冰雪为肌玉炼颜,亭亭玉立藐姑仙。”
章钰 近代《瑶花 . 水仙》:“清泉白石,差称得、姑射肤冰肌雪。”
▲张大千 壬申(1932年)作 凌波仙子 纸本
极浦仙子喻水仙。“极浦湘妃”,源自屈原《楚辞》中写的湘妃。
周密(宋)《花犯 . 赋水仙花》:“楚江湄,湘娥乍见,无言洒清泪。”
沈禧(元)《风入松 . 水仙》:“忆从湘浦遇琼仙,解佩是何年?……一尘难染净娟娟,独立晚风前。”
钱选(元)《水仙花图》:“帝子不沉湘,亭亭绝世妆。”
乐钧(清)《浪淘沙令 . 水仙》:“瑶情一缕倩谁通?常望湘妃来极浦。” 陈紫婉(清 女)《虞美人 . 咏水仙》:“湘灵解佩凌波去,都是留春住。”
端木埰(cai 清 )《洞仙歌 . 和瑟轩水仙》:“湘皋翠冷,正灵妃归去,遗下金钗照芳渚。”
吴锡麒 清《忆瑶姬 . 水仙》:“花也如仙,在湘云梦里,楚月帘前。”
沈清瑞(清)《疏影 . 水仙花》:“湘妃滴破冰绡泪,空几度凌波无语。” 水仙像娥皇女英,二妃凌波,飘然而来。
还有以天上月宫嫦娥、天池瑶姬、汉水女神、九嶷仙子、罗浮梅仙……比喻水仙的,限于篇幅,兹不引录。
水仙,像凌波仙子,冰绡雪袂,水佩风裳,翩翩而来,珠蕊摇曳,似有无限款款深情。水仙,镂玉为肌,裁冰为骨,芳心一缕,婵娟风韵,纯净贞洁、清雅脱俗、情愫幽静,所谓“开花借水,信天资高胜,都无俗格。”(王千秋(宋)《念奴娇 . 水仙》)
看:水仙,其叶,青葱靓丽,娇嫩润泽,亭亭玉立; 其花,冰肌玉洁,晶莹鲜靓,香清益远。正如古人说的: “袜罗尘浸,凌波步浅。” (赵闻礼(宋)《水龙吟》) “绿带垂腰,碧篸簪髻。”(王千秋(宋)《念奴娇 . 水仙》。 “篸”,zan, 通簪。)
▲明 仇英 水仙腊梅图轴
三、 水仙诗及诗句
中国文学史上有很多水仙诗,引录几首略作点评。
刘攽(宋)《水仙花》:
早于桃李晚于梅,冰雪肌肤姑射来。
明月寒霜中夜静,素娥青女共徘徊。
此诗连用“姑射”、“嫦娥”和“青女”(霜雪之神)等众多女仙,把水仙描写得十分美丽。
黄庭坚《刘邦直送早梅水仙花四首》:
得水能仙天与奇,寒香寂寞动冰肌。
仙风道骨今谁有?淡扫蛾眉簪一枝。
水仙只要一掬清水,就能灿然开放,成为凌波仙子。她玉洁冰肌,仙风道骨有谁能比呢?也许只有素雅淡妆的美丽女子头上的一枝玉簪可以比拟吧?! 黄诗中的水仙特别靓丽多姿,十分美好。
杨万里《水仙花四首》:
江妃虚却蕊珠宫,银汉仙人谪此中。
偶趁明月波上戏,一身冰雪舞春风。
此诗用湘妃、嫦娥、明月、珠宫、冰雪、春风等众多意象,把水仙表现得美不胜收。
范成大《右水仙》
叶抽书带秀文房,玉表黄中耐雪霜。
得水成仙最风味,与梅为弟各芬香。
此诗用书带草比喻水仙之叶,用玉比喻水仙之花,用梅香作水仙之香的陪衬,手法独到,新意叠出。
刘克庄《水仙花》
不许淤泥侵皓素,全凭风露发幽妍。
骚魂洒落沉湘客,玉色依稀捉月仙。
此诗以诗祖屈原、诗仙李白比喻水仙的高雅纯洁,别出心裁。
▲赵孟坚(宋末元初)画《水仙图》
文学史上还有很多水仙诗句,引录若干句,供欣赏。
黄庭坚《次韵中玉水仙花二首》:“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
项安世(宋)《水仙二首》:“素罗襦下青罗带,碧玉簪头白玉丹。”
曾协(宋)《和翁士秀瑞香水仙二首》:“却疑洛浦波心见,合向瑶台月下逢。”
周紫芝(宋 《九江初识水仙二首》:“世上铅华无一点,分明真是水中仙。”
张景范(元)《题刘副使墨本水仙花四诗》:“凌波微步迢迢去,环珮声从月下归。”
宋玄僖(明)《题水仙图四首》:“翠带飘飘转,瑶环袅袅斜。”
彭孙贻(明)《水仙花》:“照影凌波去,寻春解佩来。”……
这些诗句表现了水仙的冰肌玉骨之美、纯洁清净之美、飘逸袅娜之美、高雅清丽之美,读之让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