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14天中药2300元的情况分析事件背景近日,伊女士因内分泌失调,在住所附近一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医生为其开具一副14天剂量的中药调理方,总费用达2300元,此情况引发关注。该药方包含白芍、川芎、肉桂、当归等19味药材,其中炒酸枣仁用量达420克,费用为1291.5元,占总药价的58.7%12。 线上线下价格差异伊女士线下药房炒酸枣仁价格约3元/克,而在电商平台,一家店进口炒酸枣仁报价为0.3元/克,另一家国产的报价为1元/克,价差高达10倍。记者拿着药方在网购平台随机测试,某商家报价38元一剂,20剂总价760元且免费代煎;另两位商家给出的价格分别为每剂40元和76.4元,不提供代煎12。 医生看法四川某三甲公立医院的周医生表示,自己已经2年没给患者开过炒酸枣仁这味药,因为一副药大约需要30克炒酸枣仁,每天仅这一味药材支出就需60元,很多患者觉得太贵。为降低患者经济负担,他选择用其他代替药物。周医生还提到,不同地域、药材产地、炮制方法、生长周期、等级,疾病本身的轻重疑难程度以及医生的用药习惯等,都会造成药材价差巨大。并且这2年中药价格有所攀升,5年前他坐诊时一副中药价格通常在30 - 40元,如今涨到了50 - 70元13。 市场价格波动成都国际商贸城中药材市场总经理助理黄晓刚称,中药材市场和股市一样,每年都有个别品种出现异常波动。例如猫爪草,以前精品货80元每公斤,一度涨到1000多元;炒酸枣仁也曾一度涨到每公斤1200元,今年回落到500元左右1。 消费者态度对于中药价格线下售价远高于线上的现象,消费者态度不一。有网友认为网购价格实惠,可以一试;不过,也有网友认为线下更放心。常年通过中药调理身体的杨女士表示,其日常服用的7日剂量中药处方,药费通常在600至900元不等,叠加挂号费后,单周费用约1000元1。 总体而言,中药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消费者在购买中药时,不能仅从价格判断疗效,对于网络上明显低于市场价的中药产品需谨慎对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