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幅经典书房对联:墨韵书香中的雅趣与哲思

 云语禅心 2025-04-29 发布于河南
十幅经典书房对联:墨韵书香中的雅趣与哲思

发奋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相传苏轼年少时先写“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后经父亲苏洵提点修改。初联尽显少年苏轼的年少轻狂、踌躇满志,而添上“发奋”“立志”后,境界全然不同。“发奋”突出了为实现目标全力以赴的拼搏精神,“立志”强调了确立志向的坚定决心。苏轼以这副对联鞭策自己,展现出对知识永无止境的追求。这种从自负到谦逊,再到奋发进取的转变,不仅是苏轼个人成长的见证,也激励着后人以谦逊之心、奋进之姿投身求知之路。

门前莫约频来客

座上同观未见书

南宋文学家楼钥书斋对联。此联将楼钥对人际交往与读书求知的态度展现得淋漓尽致。“门前莫约频来客”,并非他孤僻不合群,而是珍惜时间,不愿将宝贵光阴浪费在无意义的闲聊应酬上;“座上同观未见书”,则描绘出他对知识的热忱,一旦遇到新奇的书籍,便迫不及待地邀请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研读、切磋,在思想碰撞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这副对联体现出他对学问的专注执着,以及对高雅精神交流的追求。

万卷古今消永日

一窗昏晓送流年

陆游诗《题老学庵壁》,并作为其书房自题联。“万卷古今”,极言书籍数量之多、内容涵盖古今,展现出知识世界的浩瀚无垠;“消永日”“送流年”,描绘出陆游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忘却时光流逝,从清晨到黄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读书中,他穿越时空与古今贤达对话,感受历史的兴衰变迁、文化的博大精深。这副对联不仅是陆游个人读书生活的生动写照,更体现出他对知识的热爱,以及在书海遨游中获得的精神满足 。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最早出自明代洪应明的《菜根谭》,后被陈眉公收录于《幽窗小记》中,常作为书房对联使用。以自然之景抒豁达心境,尽显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宠辱不惊”与“去留无意”是核心,面对人生的荣耀与屈辱、机遇与得失,皆能泰然处之。“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将目光投向庭院中花的绽放与凋零,领悟生命的荣枯循环;“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仰望天空中云朵的舒展与聚散,感受世事的变幻无常。这副对联不仅是一种处世哲学,更是引导人们在喧嚣尘世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从容,于书房中静心思考,沉淀自我,摆脱世俗纷扰,追求精神的自由与超脱 。

几间东倒西歪屋

一个南腔北调人

明代文人徐渭绍兴旧居青藤书屋楹联,他曾在《青藤书屋图》上题写此联。上联以“几间东倒西歪屋”自嘲生活环境的简陋破败,展现出一种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不被物质条件所束缚;下联“一个南腔北调人”,表面说自己口音不纯,实则暗指自己与世俗格格不入。徐渭一生坎坷,却才华横溢,在诗、书、画等领域都有卓越成就。此联是他独特个性与人生境遇的真实写照,展现出他不随波逐流、坚守自我的精神品质。

六经责我开生面

七尺从天乞活埋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五十岁时在观生堂题写。“六经责我开生面”,体现出王夫之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他认为自己肩负着对儒家经典进行创新阐释、赋予其新时代内涵的使命,展现出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担当;“七尺从天乞活埋”,表达了他在艰难时世中坚守气节、不屈服于外界压力的决心,即便身处困境,也要潜心学术研究,完成对传统文化的总结与批判工作。这副对联彰显出他的凛然正气与宏伟深沉的文化理想。

穷已彻骨,尚有一分生涯,饿死不如读书

学未惬心,正须百般磨炼,文通即是运通

具体作者信息不详,但从联语可感受到作者坚韧的求学精神。上联“穷已彻骨,尚有一分生涯,饿死不如读书”,以极端的表述,展现出作者对读书的坚定信念。即便穷困潦倒到极点,甚至面临饿死的困境,也认为读书是人生不可或缺的选择,将读书视为改变命运、追求精神富足的途径;下联“学未惬心,正须百般磨炼,文通即是运通”,强调在学问尚未达到满意境界时,要勇于接受各种磨砺,坚信精通文学、拥有知识便能迎来人生转机。整联体现出作者在困境中不屈不挠、奋发向学的精神。

咬住几句有用书,可忘饮食

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

郑板桥书斋对联,他一生爱竹、画竹、咏竹,与竹结下不解之缘。上联“咬住几句有用书,可忘饮食”,“咬住”一词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郑板桥读书时的专注与执着,对有价值的书籍深入钻研,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体现出他对知识的渴望与热爱;下联“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将竹子比作儿孙,源于他对竹的精心呵护与深厚情感。竹子在他眼中,不仅是自然之物,更象征着正直、坚韧等美好品质,就像培育儿孙一样培育竹子,也暗示着他对这些品质的传承与坚守。此联将他对读书和竹子的热爱巧妙融合,展现出独特的生活情趣与人生态度。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一般认为是蒲松龄的书斋自勉联,虽关于作者有争议,但不影响其励志内涵。上联用项羽“破釜沉舟”的典故,项羽为灭秦,下令破釜沉舟,以示决一死战的决心,最终以少胜多,攻克秦关,体现出有志向的人,为实现目标勇往直前、破釜沉舟的勇气;下联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勾践战败后卧薪尝胆,忍辱负重,经过长期准备,最终率领三千越甲成功吞吴,表明只要有恒心、肯吃苦,就一定能实现目标,获得成功。整联对仗工整,巧用典故,充满激励人心的力量,是鼓舞人们在困境中坚持、为梦想拼搏的经典对联 。

至乐莫过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寡智乃能习静,寡营乃可养生

清代文学家蒋士铨撰写并悬于大厅自励。上联“至乐莫过读书,至要莫如教子”,直接点明读书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教育子女是最重要的事情。读书能使人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提升修养,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而教育子女关乎家族传承与社会未来,体现出蒋士铨对知识传承和家庭教育的重视;下联“寡智乃能习静,寡营乃可养生”,倡导淡泊名利,减少智谋与嗜欲,保持内心平静,避免过多的思虑与钻营,以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整联涵盖了读书、育人、修身等多个方面,意义深远,对人们的生活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十幅经典书房对联:墨韵书香中的雅趣与哲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