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霞浦三沙小皓滩涂美景(诗联)

 林承强诗联作品 2025-04-29

霞浦三沙小皓滩涂美景(诗联)

林承强

小潮退去,皓日升腾,鸥声喧碧水,鹭影染轻舟,镜头摄入桃源画;

夕照调金,沙纹留玉,浪涌琉璃阙,春回翡翠宫,墨笔难描海国诗。

简介:霞浦三沙小皓滩涂位于福建霞浦县东北部,是闽东最富盛名的摄影胜地之一。这里以独特的"五彩滩涂"闻名,潮汐涨落间,海水与沙纹交织出金、红、紫等斑斓色块,尤其在夕阳映照下宛如天然调色盘。滩涂上渔民用传统竹竿插网劳作,形成"虎皮纹"景观,与连绵的渔排、鸥鸟共同构成动态画卷。2010年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滩涂",最佳观赏期为春秋季的早晚潮汛时段。

诗联赏析:

上联"小潮退去,皓日升腾"构建了精准的潮汐时钟——"小潮"暗示农历初七左右的自然节律,"皓日"定格在春季晴日下午三时的黄金拍摄时刻。鸥鹭的""""形成声色对位法:白鸥的嘹亮鸣叫与白鹭的静默掠影,在碧水轻舟间构成动态平衡。摄影师"镜头摄入"的不仅是景观,更是将渔耕文明(轻舟)与自然生态(鸥鹭)并置的生存智慧。

下联"调金""留玉"展现光线的物质性转化:夕照将滩涂变成流动的黄金溶液,退潮后的沙纹则如和田玉的冰裂纹理。"琉璃阙""翡翠宫"的比喻,将海浪的透明质感和春季海带的青翠色泽,升华为神话建筑意象。末句"墨笔难描"的感叹,揭示摄影与绘画在表现滩涂肌理时的媒介——相机能凝固琉璃浪涌的瞬时形态,却难以复现潮汐反复打磨的时光质感。

多维艺术张力:上联采用广角镜头般的全景叙事(潮汐-太阳-鸟群-舟楫),下联转为微距特写(沙纹-浪花-藻类);上联冷色调(碧水皓日)与下联暖色调(金照玉纹)形成互补色碰撞。创作哲学:镜头"摄入"的客观记录与墨笔"难描"的主观困惑,构成影像时代对传统山水画的致敬与超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