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肝硬化,不用怕,看我怎么对付他

 小益说事 2025-04-29 发布于辽宁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肝病,以肝脏弥漫性纤维组织增生和假小叶形成为特征。在中医中,肝硬化属于“积聚”“鼓胀”等范畴。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复杂,多与情志不畅、饮食不节、酒毒所伤等因素有关,导致肝脾受损、气滞血瘀、水湿内停。以下是肝硬化的中医辨证及调理方法。

1. 肝郁脾虚证

症状:两胁胀痛,走窜不定,情绪抑郁或烦躁易怒,腹胀便溏,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缓。

治法:疏肝理气,健脾和中。

常用中成药:

加味逍遥丸,香附丸:具有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的作用,可用于肝郁脾虚所致的郁闷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等症状。

2. 湿热蕴结证

症状:腹大坚满,脘腹胀急,烦热口苦,渴不欲饮,或有面目皮肤发黄,小便短黄,大便秘结或溏垢,舌红,苔黄腻或兼灰黑,脉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攻下逐水。

常用中成药:

龙胆泻肝丸,苦参片:由龙胆、柴胡、黄芩、栀子等组成,具有清肝胆、利湿热的功效,可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头晕目赤、胁痛口苦、尿赤涩痛等,对肝硬化湿热蕴结证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 瘀血阻络证

症状:胁下积块,固定不移,疼痛如刺,面色晦暗黧黑,或见赤丝血缕,面颈胸臂出现血痣或蟹爪纹,口干不欲饮水,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软坚。

常用中成药:

通脉颗粒,再造丸 能活血破瘀,通经消癥,对于肝硬化瘀血阻滞较甚者有较好疗效。

4. 脾肾阳虚证

症状:腹大胀满,形似蛙腹,朝宽暮急,面色苍黄或㿠白,脘闷纳呆,神倦怯寒,肢冷浮肿,小便短少不利,舌体胖,质淡,苔白滑,脉沉细无力。

治法:温补脾肾,化气行水。

常用中成药:

参鹿膏,全鹿大补丸,附子理中丸:具有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的功效,对肝硬化脾肾阳虚证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其他调理方式

1.饮食调理

a. 肝郁脾虚证可多吃一些具有疏肝健脾作用的食物,如佛手、香橼、山药、白扁豆等;

b. 湿热蕴结证宜食用清热利湿的食物,如绿豆、赤小豆、薏苡仁、苦瓜等;

c. 瘀血阻络证可适当进食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物,如山楂、桃仁、红花等;

d. 脾肾阳虚证宜选择温补脾肾的食物,如羊肉、狗肉、干姜、肉桂等。

2.中医理疗

a. 针灸:通过针刺和艾灸特定穴位,可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常选用的穴位有肝俞、脾俞、肾俞、期门、章门、足三里、三阴交等。

b. 穴位按摩:可按摩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合谷等穴位。每个穴位按揉3 - 5分钟,每天2 - 3次。这些穴位可以调节气血,缓解症状。

3.生活方式调理

a. 起居有常: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b. 情志调摄: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可以通过听音乐、散步、瑜伽等方式缓解压力。

c. 适度运动: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温和的运动方式,避免剧烈运动。运动强度应根据病情和身体状况调整。

d. 戒烟戒酒:烟草和酒精会加重肝脏损伤,肝硬化患者必须戒烟戒酒。

中医调理肝硬化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建议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该文章已关闭评论功能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