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冷装置中,我们通常能看到的就是系统的高压和低压。在一些制冷系统,如空气源热泵、小型氟利昂冷库等装置中,都安装有高低压表。而家用空调、冰箱、除湿机等小型制冷装置,因成本原因,往往不安装高低压表。很多同行不理解为何需要测试高压和低压。 制冷剂好比人体内的血液,通常人体内血压偏高或偏低都是不正常的。例如,老年人容易得的高血压,其成因可能是血管中脂肪堆积(或其他原因)导致血管中血液流通的实际面积减小,阻力增大,需要提高血压来帮助血液流通。在制冷系统中,管路、热力膨胀阀等的脏堵也会导致高压瞬间升高。 我们以分析高压为例: 高压是指节流前的压力,也称为冷凝压力,其物理意义是制冷剂在冷凝器中冷凝成液体的一个饱和压力。这个压力通常与冷凝器有关,比如冷凝器的换热面积、换热效果、换热介质以及工况等。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冷凝压力最直接的影响因素是工况的温度。比如风冷式换热器,冷凝温度通常比工况温度高15-20℃左右。一般家用空调外侧设计参数为工况温度35℃/24℃,其冷凝温度设计值为54.4℃。在分析高压不正常时,我们首要考虑的就是换热器是否正常。冷凝效果不好的,高压通常会偏高。我们总结了如下冷凝压力故障类型: 冷凝压力故障通常有三种: 冷凝压力过高可能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a) 制冷系统中存在空气或其他不可压缩气体;排除方法:通过使用回收系统启动并运行系统,直至系统达到运行温度,清除冷凝器中的气体。如有必要,再次进行清除。 关于空气冷凝器(翅片式换热器)高压报警,通常还需分析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水冷式冷凝器(翅片式换热器)高压报警,通常还需分析以下几个方面:
冷凝压力过低常见原因及排除方法: a) 冷凝器表面面积过大;排除方法:调节冷凝压力或更换冷凝器。 二、制冷机组温度判别 望:看和观察是否有异常情况。 我们这次主要看“切”,通过手摸制冷各部件和管路的温度,判断其是否正常。对于整个制冷系统的大致温度,我们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掌握: 摸排温:排气温度是否正常,我们可以根据冷凝温度来判断。冷凝温度可以通过环境温度或高压表的读数来估算。按照以下经验初步判断: 冷凝温度=环境温度+15~20℃; 排气温度=冷凝温度+20~30℃。 如果手感排温较低,我们可以初步认为吸气过热度太小,这可能是由于热力膨胀阀开度太大或制冷剂充注量过多导致的。 摸吸气温度:吸气温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可以判断节流机构调试是否合适,制冷剂充注量是否恰当等。其主要判断依据是吸气过热度。吸气过热度=吸气温度-蒸发温度(蒸发温度看低压表的读数)。吸气过热度大表示热力膨胀阀开度偏小;吸气过热度小表示热力膨胀阀开度偏大。 摸冷凝器的温度:冷凝器有水冷冷凝器和风冷冷凝器之分。我们以水冷壳管式冷凝器为例,一般壳管的温度上部分是高温区,中间是冷凝温度的饱和制冷剂区,下部分是过冷态的冰凉区。这是由于壳管上部分是制冷剂的过热蒸汽,中间是冷凝温度的饱和制冷剂,下部分是过冷态的制冷剂。 摸进出水的温度:壳管冷凝器的进水温度一般是25-35℃左右,出水温度则比进水温度高5℃左右。通常我们也可以根据这个温度来判断一些基本问题:进水温度高说明冷却塔冷却效果不好,检查冷却塔风扇是否正常运行以及冷却塔是否太脏导致换热差;进出水水温差小(低于5℃)说明壳管换热效果差,水流量带不走热量导致出水温度低;进出水水温差大(大于5℃)说明水流量偏小,在换热器一定的条件下,水流量小会导致温差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