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处世奇文《警世歌》:原文+译文

 昵称503199 2025-04-29

图片

《警世歌》

上篇

其一

浪费钱财不打量,谓吾所用是该当。

不思省处宜存省,直待腰干手脚忙。

译文

有些人浪费钱财,丝毫不加以考量,还觉得自己使用钱财是理所当然的事。

他们不思考本应节省之处,依旧肆意挥霍,直到钱财耗尽,陷入手头拮据、手忙脚乱的困境。

其二

钱财散尽人枯槁,运气衰来作事差。

假使此生常谨慎,贫穷可免事如麻。

【译文】

钱财挥霍殆尽后,人也变得憔悴不堪,运气衰败,做任何事情都不顺利。

倘若这一生能够始终保持谨慎,勤俭节约,就可以避免陷入贫穷,也不会让事务繁杂如乱麻一般难以处理。

其三

炫丽为人应答难,不如守拙得清闲。

休嗟作事无鸣世,饶是聪明且做酣。

【译文】

为人处世过于炫耀、卖弄,往往在应对各种事情时会困难重重,倒不如保持朴实、守拙的态度,这样反而能获得清闲自在的生活。

不要感叹自己做事没能扬名于世,即便聪明过人,有时也不妨糊涂一些,享受生活。

其四

人生最吃招摇苦,处世方知应答难。

会使不丰还不俭,因时制作几千般。

译文

人生最痛苦的是因招摇显摆而吃苦头,经历世事才明白应对各种人和事是多么困难。

在生活中,既不会合理支配财富做到富足,又不懂得节俭,只能根据不同情况想出各种办法来应对,却始终难以摆脱困境。

其五

英雄岂论生身本,富贵谁云出处高。

白屋也曾衣锦绣,朱门饿殍奈如何?

【译文】

真正的英雄不会去计较出身如何,富贵之人又怎能说其出身就一定高贵呢?

贫寒人家的子弟也曾有身着锦绣、飞黄腾达之时,而富贵豪门中也可能出现饿死的人,这又该如何解释呢?

其六

要好儿孙在读书,莫因秉性有贤愚。

虽然不入青云伴,自与凡夫俗子殊。

【译文】

若想子孙后代有出息,关键在于让他们读书学习。不要因为孩子的秉性看似有贤能与愚笨之分就区别对待。

即便子孙不能步入仕途,成为达官显贵的同伴,但通过读书,他们自然会与普通凡俗之人有所不同。

其七

欲爱儿孙少聚财,使知艰苦是知来。

骄奢不入勤劳体,还把菩提满地栽。

【译文】

若真心疼爱儿孙,就不要为他们积聚过多钱财,要让他们知晓生活的艰苦,明白财富需通过自身努力获得。

勤劳之人不会沾染骄奢之气,如此,如同在心田种下菩提种子,未来自然会收获善果。

其八

广置田园付后人,则穿布衣耻经营。

膏梁坐嗜无惊恐,气质骄矜不识贫。

译文

为子孙后代大量购置田园产业,自己却穿着布衣,不屑于做其他经营。

子孙后代长期坐享美食,没有经历过忧患,气质骄纵傲慢,根本不懂得贫穷的滋味。(长此以往,可能会带来不良后果)

其九

苦为儿孙做远谋,崎岖筋骨哪时休?

顷知富厚招奢侈,他日田园水洗洲。

译文

苦苦为子孙后代谋划长远,身心疲惫,奔波劳碌何时才能停止呢?

很快就会发现,丰厚的财富往往会招来奢侈浪费之风,到时候,即便留下再多田园产业,也可能像江水冲刷沙洲一样,最终化为乌有。

其十

莫事苛求心放宽,此生当让此生闲。

吾儿不有先人志,何用奔波夜不眠?

译文

不要凡事都过分苛求,要放宽心态,人生在世应当让自己过得闲适一些。

如果子女没有继承先辈的志向,那又何必为他们日夜奔波,难以入眠呢?

十一

强争田地强争山,岂在些微尺寸间?

有志广营天下业,无能衣寝不曾完。

译文

没必要为了争夺些许田地和山林而强行争斗,这哪里在于那微小的尺寸之地呢?

有志向的人应该致力于谋划天下大业,而没有能力的人,即便为了衣食住行都可能忙碌得不得安宁。

十二

为官落职招人贬,作客倾财取众欺。

势理必然无足怪,只须修省应时宜。

译文

做官的人一旦失去官职,就容易招来他人的贬低;在外做客的人如果钱财散尽,就会受到众人的欺辱。

这种情况在情理之中,没什么可奇怪的,只需要自我反省,调整自己以适应时势。

十三

气助财家不助贫,贫遭耻辱忍无声。

加诸势力轻争斗,一着输来破万金。

译文

世态往往是助长有钱人家的威风,而不会帮助贫穷之人,穷人遭受耻辱只能默默忍受。

若凭借势力轻易与人争斗,一旦失败,可能就会损失大量钱财。

十四

让人谁道我痴痴,息气输争胜得之。

四体不劳心自泰,恐惊无扰梦魂时。

译文

有人说事事谦让的人愚蠢痴呆,但这种平息怒气、放弃争斗的做法,实则比争强好胜更有益处。

不做过度劳累身体之事,内心自然安泰平和,夜晚也能安然入睡,不被惊扰。

十五

难欺穷困莫欺贫,贫者遭辱肯丧身。

困者未伸须有志,休教势逼恁侵凌。

译文

不要欺负处境艰难的人,也不要欺辱贫穷的人,贫穷之人若遭受羞辱,可能会丧失尊严甚至危及生命。

处境困窘的人虽尚未施展抱负,但必定心怀志向,切不可仗势逼迫、欺凌他们。

十六

贪心网尽人间利,壑欲都兜不漏些。

怨积祸从腋肘出,平生蓄聚浪淘沙。

译文

有些人贪心十足,妄图网罗尽人间所有利益,内心的欲望如沟壑一般,什么都想据为己有,丝毫不肯放过。

如此一来,怨恨不断积累,灾祸往往会在不经意间从身边产生,一生积蓄的财富也会像大浪淘沙一样,瞬间消散。

下篇

其一

良心天理人人有,近世人多不用他。

说道此为无用物,奸贪巧诈得成家。

译文

良心和天理,每个人生来都具备,然而近世以来,大多数人却不遵循它们。

还说良心和天理是毫无用处的东西,认为靠奸诈、贪婪、投机取巧才能成家立业。

其二

奸巧为人顾眼前,不思头上有青天。

恢恢肯计人间事,报应无拘贱与贤。

译文

那些为人奸诈、投机取巧的人,只贪图眼前的利益,却从不考虑头顶之上还有天理昭昭。

天理广阔,明察人间诸事,报应不会区分贵贱与贤愚,任何人作恶都逃不过。

其三

举世惟争利与名,利名何日得如心。

欲知利厌名休日,手足长伸不做声。

译文

整个世界的人都在争名逐利,可名和利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让人满足呢?

要知道,当一个人手脚伸直,再也不能出声(即死去)的时候,才是对名利不再有欲望的时候。

其四

使尽机关事始谐,岂曰天意有安排。

生心得物终长久,用计谋来去似雷。

译文

有些人用尽各种心机,事情才勉强办成,却不承认这是天意的安排。

以为靠耍心机得到的东西就能长久拥有,然而用计谋得来的东西,失去的时候也像惊雷一样迅速。

其五

顺时夸诞逆时猥,消息机关汝怎知。

天理屈伸原有数,修身以待在人为。

译文

时运顺利时就夸夸其谈,时运不顺时就猥琐不堪,其中变化的道理和关键,你又怎能知晓?

天理循环,事物的兴衰自有定数,修身养性、等待时机,这都在于个人的努力。

其六

一貌堂堂屹屹然,诸人雅服重君言。

少遭颠沛流离后,冷眼相看不似前。

译文

一个人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众人都对他恭敬有加,看重他说的话。

但一旦遭遇了颠沛流离的变故,别人再看他的眼光就和以前大不一样了。

其七

物我无分即是仁,休将不善嫁他人。

既然逼害惟趋利,便是无良丧却心。

译文

不区分自我与外物,平等对待一切,这就是仁。不要把不好的事情转嫁到别人身上。

如果只为了追逐利益而逼迫、伤害他人,那就是丧失良心、没有品德的表现。

其八

花草昆虫岁一生,欺他微物忍伤残。

人身既要求无毁,诸肉形殊痛一般。

译文

花草和昆虫,一年完成一次生命的轮回,忍心去欺负这些微小的生物,随意伤害它们。

既然人都希望自己的身体不受到伤害,那么各种动物虽然外形不同,但感受到的痛苦和人是一样的。

其九

修桥砌路虽为福,建寺斋僧固是仁。

未似理财无刻剥,宽些利息让些贫。

译文

修建桥梁、铺设道路,这固然是造福的行为;建造寺庙、斋济僧人,确实也是仁义之举。

但这些都不如在理财时,不苛刻盘剥,放宽一些利息,给穷人一些便利。

其十

何须念佛与看经,只在慈悲一点心。

救困扶危存博济,莫因倾倒共推人。

译文

何必非要去念佛诵经呢,关键在于要有一颗慈悲的心。

救济困苦、扶助危难,心怀广博的济世情怀,不要看到别人摔倒了,还一起去推他。

十一

凡事留情一二分,休乘风顺满蓬行。

物须德处还防失,要识回头莫认真。

译文

做任何事情都要留几分余地,不要像顺风行船时把帆篷扯得满满的。

得到东西依靠德行,同时也要防止失去,要懂得适时回头,不要太过执着。

十二

认真锐志向前行,急赴功劳尽付倾。

何若步宽迟着脚,一程功毕再前程。

译文

如果一味地坚定决心,不顾一切地向前冲,急切地追求功劳,最终可能会前功尽弃。

不如脚步放缓,稳扎稳打,完成一段行程的目标后,再去开启下一段征程。

十三

回头地步许多宽,莫逞英雄好击搏。

但看蜗蜓粘壁死,只因一去不知还。

译文

懂得回头,就会发现有很多回旋的余地,不要一味地逞英雄,喜欢与人争斗。

你看那蜗牛和蜻蜓,常常因为一味向前,最后粘在墙壁上死去,只因它们不知道回头。

十四

失莫悲兮得莫欢,人情天道好回还。

要求安乐常平稳,只在谦和退步间。

【译文】

失去了不要悲伤,得到了也不要过于欢喜,人情事理和自然规律都讲究循环往复。

想要生活平安快乐、平稳顺遂,关键就在于为人谦和、懂得退让。

十五

剥刻人财授子孙,是遗冤孽与他们。

灾声祸作汤浇雪,徒负千年一骂名。

【译文】

通过剥削、克扣他人钱财留给子孙,这其实是给他们留下了冤孽。

一旦灾祸发生,就像热水浇在雪上一样迅速,只会白白背负千古骂名。

十六

儿孙自有天排定,父母徒劳计虑深。

不肖万金容易散,英豪平地起声名。

【译文】

儿孙的命运自有上天安排,父母没必要徒劳地费尽心思去谋划。

不成器的子孙,即使给他万金也会轻易挥霍散尽;而英雄豪杰即便出身平凡,也能在世上声名远扬。

十七

留些仁义留些福,莫使机关莫使谋。

自古富从宽厚得,哪曾势力到梢头?

【译文】

给子孙后代留些仁义和福分,不要总是使用心机和计谋。

自古以来,富贵都是通过宽厚待人而获得的,哪有凭借权势和势力就能长久的呢?

十八

刻剥粟陈并贯朽,强梁广厦更腴田。

时衰天厌灾殃起,不在儿孙在眼前。

【译文】

通过剥削聚敛,使得粮食堆积如陈,钱财穿钱的绳子都朽烂了,凭借强横霸道,占有宽敞的大厦和肥沃的田地。

然而时运衰败,上天厌恶,灾祸就会降临,报应不一定在子孙身上,可能就在自己眼前。

十九

抱德怀才岂惮贫,广行方便广施仁。

光明正大无荣辱,留此心田荫后人。

【译文】

怀抱远大志向、拥有才华的人,又怎会惧怕贫穷呢?广泛地给人提供便利,多多施行仁义。

为人光明正大,就无所谓荣辱,留下这样的品德,也能福荫后人。

二十

种德虽无眼前功,恃强谁谓不招凶。

己身漏网逃刑宪,他日儿孙囹圄中。

【译文】

积累德行,虽然不一定能马上看到成效,但依仗权势、为非作歹,谁说不会招来灾祸呢?

就算自己侥幸逃脱了法律的制裁,日后子孙也可能会身陷囹圄。

二十一

处世为人做一场,要留名节与纲常。

古来倾险奸臣辈,国未亡兮身已伤。

【译文】

在世上为人处世一场,应当留下良好的名节,遵循社会的纲常伦理。

自古以来,那些阴险狡诈的奸臣,国家还未灭亡,他们自己就已身败名裂。

二十二

好事多为不碍心,休怀妒害使机深。

到头成败如天理,雨散云收日自明。

【译文】

多做好事,内心才不会有负担,不要心怀嫉妒、陷害他人,不要心机深沉。

到最后,事情的成败自有天理,就像雨过天晴,云散日出,真相自然会明了。

二十三

目前佞口胜忠言,及到成功则不然。

忠道广弘千载业,奸回难保此身全。

【译文】

当下,花言巧语往往比忠言更容易被人接受,但等到事情成功时,就会发现并非如此。

秉持忠道能够弘扬千秋万代的大业,而奸邪的行为连自身的周全都难以保证。

二十四

忠节常恃耿介心,不辞患难肯忘身。

济人利物能虚几,何忝峨冠博带人?

译文

秉持忠节的人,心中常常怀着正直的信念,不逃避艰难困苦,甚至愿意舍生忘死。

能够帮助他人、对万物有益,又能谦逊待人,这样的人,无愧于头戴高冠、身着博带的身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