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姓故事】一个平凡女人的故事(一)至(八) 文·张猛

 赤峰蒙辽风雅颂 2025-04-29 发布于内蒙古

一个平凡女人的故事(一)至(八)

文·张猛

这世上,太多的一见钟情;却少了一眼万年;

      太多的情深缘浅;太少了情比金贵……

       她,就属于这一类人,成为悲剧的角色……

       她生于苦窝,饱受凄凉


(一)


       她1960年出生于北方一个贫穷的家庭。兄弟姐妹7人,她最小的一个妹妹由于家里清贫难养活而送给他人。

       爸爸喜爱喝酒,妈妈爱打牌。爸爸比妈妈大9岁。父母由于年龄差异大,性格不和,吵嘴打架成家常便饭。

       等到她与她姐姐长大后,爸爸几乎天天骂她姐俩。并扬言“赶快找个主子儿走人”。每天早晨起床,张口就是这句话……

       为了不给家里增添负担,为了填饱肚子,姐妹俩从春天长草开始,直至冬天大地上冻,每天挖野菜充饥。常常顶着星星出门,踏着月光回家。

       她家里养着猪、羊、鸡、鸭、鹅、狗,姐妹俩每天挖来的野菜,人能吃的留下,剩下喂牲口……同时,还要拾柴,解决烧火,取暖过冬问题。

       成年之后的姐俩,每天面对父母的吵架,心里总象一座山压着。她俩寻思:到岁数就找对象嫁出去,离开这个家:一是减轻父母的负担;二是过自己愉快的生活。抱着这个想法打法日子……

       她在生产队干了三年。那时,村里开办了一个副业厂,主要生产橡胶,用于制作鞋底。一个生产队抽派一名人员参加。那时,进厂都靠关糸才能去。她在生产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诚实勤快,不挑肥捡瘦,在几十号人群中,她都是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完成任务。因表现出色被队长选中去橡胶厂。上班一个月能拿到五至十二元的奖金。余下干活奖励充值工分。

     她的爸妈是二婚。她妈妈来时,带来一个儿子,比她大五岁,她爸的脾气本来就不好,她哥哥性格也倔强!加上生活拮据,父子两个总是合不来,时常打他,骂他,不给饭他吃。

网络图片

(二)




      过了几年。她初中毕业,她这个哥哥也高中毕业了。在是否继续上学的问题上,本来学习成绩优秀的她,考虑到家里的窘境,主动退学,让哥哥继续上学。为了减轻家里负担,她在厂里挣的钱供哥哥三年学费。每次发完奖金,就给哥哥寄去……

      她回忆到:就在她上学期间,由于家里粮食不够吃,她自己宁可少吃一点儿,把饭分给哥哥吃,无论春夏秋冬,还是刮风下雨,都为哥哥把饭送去。

      高考前,她哥哥住在同学家复习功课,她怕哥哥饿着而影响复习,她只吃一顿饭,剩下的两顿饭都送给哥哥吃。

可是哥哥学业有成后,就一直联糸不到他了……

      转眼到了谈婚论嫁年龄,她所在上班的厂里都是女工。其中有一名女工(就是她现在的小姑子)。

      那一年过年期间,厂子几名女工约在一块挨家挨户拜年,小姑子就带着她到她家去了。这一去就走进了人生低谷!她小姑子的妈妈提出让她“给我做儿媳妇,是否愿意”的问题。她儿子在旁边看了看她,也示意点了点头。她妈妈又与她说:“明天让二闺女送饭,如答应,你就吃,否则,就别吃”。

       她考虑到自己的家境,没多想,就把饭吃了。

       晚上回到家后,她就与爸爸妈妈把事情的原委和自己的想法合盘托出,爸妈也欣然同意了……

        她回忆到:“我19岁才来大姨妈,那时根本不懂得什么叫搞对象,什么叫结婚,什么叫与男孩相处……”

       自打她同意吃她小姑子送来的饭后,她家就刻意请她到他家吃饭。或半月,或一个月。她有时候去的早,得空就给他家干活。她特别能干,粗活,细活,把他家打点的有条不紊……

         事隔不久,他家就筹备婚事……


跳出苦海,又入狼窝


(三)


      结婚成家,本来是人生的一次跨越,一个新起点,一个喜悦,一个幸福的开端。然而,对于她而言,乃是“跳出苦海,又入狼窝”……

      结婚后的头几个月,还算是正常的夫妻生活。可当她怀孕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了起来,不能干活时,她婆婆和她的丈夫狼性本质就表现出来。她怀孕到八个月时,国家政策大变样!改革开放,他做生意赚了很多钱!她丈夫与婆婆合起来撵她出门。

       她清楚记得:那是十一初的一个晚上,她婆婆与丈夫把她推出门外,在她哀求无果的情况下,她腆着大肚子,为了不给娘家人找麻烦,为了腹中的孩子,为了不惊扰邻居,她忍气吞声,踉踉跄跄走到附近的一块坟地坐下。这一坐,就是凌晨二点……在害怕、饥饿、寒冷孤独中,她只好无奈地返回这个既熟悉,却又陌生的家。

       回记——在她怀孕期间,其丈夫天天出去打牌,回家后,就去他妈妈屋子吃饭,没人给她做饭侍候……

       在她生孩子坐月子期间,他们一家没人给做饭吃!只是每天一碗藕粉(不是上午九点左右,就是下午三点左右)……

       这之后,他们一家人认为她在家吃闲饭,没能耐挣钱。婆婆就与大伯哥合伙鸡蛋里挑骨头,让她走人。换个能干的儿媳妇……

        在走与留的十字路口,她考虑到孩子才几个月,她由于自己的娘家也不富裕,权衡之后,只好选择了后者……



(四)


       她夜里睡不着满脑子都是回忆……她结婚时,本来有床铺。可后来,婆婆的一个远方亲戚来家儿子结婚没有床,婆婆在没与她商量的情况下,干脆把她的床拉走了给了他家亲戚……

       她生孩子坐月子期间,住在两间小平房(厢房)内。恰巧十一月寒冷时节。在生孩子那天,天气突然降雪。没有床,就在水泥地上,铺上一层稻草,然后,在上面铺个褥子……

      看到此情景,不知是受良心的谴责,还是什么原因,婆婆就赶紧垒个土坯炕。尔后,把她搁在稻草,加一个褥子的湿湿的土炕上……

       婆婆在外屋仅一墙之隔烧炕的灶台锅里放上水…为了炕快点干,就架起大木头旺火烧——也算是好心,把坑烤干了,可她躺在炕上却成“仙”了:一连几天,炕上的热气向着室外冒出一米多高的蒸汽,仿佛躺在云里雾里……

       由于炕上温度高,把她背部烫得通红!导致满口牙疼痛难耐……所以只有在坐月子中的第一、二天,只有邻居一个奶奶给她做了一碗小米粥,一碗挂面汤。其余时间,就没有饭吃!婆婆只吩咐邻居:“她三妹妹,你去看她(明明)吃饭没有,只是每天喝一碗藕粉……一个月的时间,每天只喝一碗藕粉。她饿的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啊!更是无人问津……她只好眼巴巴的看着屋外:婆婆家养的两条狗。那两条狗天天有人喂,而她,却无人理睬……

      她多想多想趴出去爬出去与那狗抢食吃,可浑身没有劲。丈夫去打牌,整宿整宿的不回家。回来就上他妈屋子里吃饭,睡觉……

       婆婆一家人一整天一整天的没人进他的屋子!只是在地上放了放几个尿桶子。就作为她大小便而用……可想而知她过的有多惨……

网络图片


(五)


        回忆:儿子八个月的时候,由于孩子没有母乳,那时候也没有奶粉,孩子饿的黑白的哭啊!她只好把孩子锁在屋子里,用自己从娘家带来的一点可怜的私房钱,去街里给孩子买了一个鸡蛋包。结果刚进院门正好被婆婆撞见,恶毒的婆婆就恶狠狠的说:“你二十五六了!狗屁不懂,眼里没有我这个婆婆!炸鸡蛋包不给我吃!你给我滚!哪里来的回哪里去!”说着就把她轰出了家门,她的老公也不闻不问整天就顾着赌博!……类以小事情,数不清,记不清……

      由于长期营养不足,儿子两岁半岁才凑合挪步走路。

      回记:在她儿子九个月大的时候,她家挨着坑边住,夏天杂草丛生,蚊虫特别多,把她娘俩叮咬的浑身是包。她胳膊被叮后感染化浓,肿得比大腿还粗,只好开刀做手术。手术后,一连好几天做不了饭,儿子也跟着挨饿。

      儿子由于不会走路,她做饭时孩子自己在地上坐着,孩子的头被蚊子咬的满头包包,孩子用小手去抓结果也感染了,总是流脓水!

       回记:那是一个冬寒夜里,两岁孩子突然发烧。冬季加西北风,天气异常寒冷,她老公去赌博不在家,她只好抱着孩子去看医生。

       有一次,她晚上出去看病,路上被一骑车男子撞倒,导致胳膊骨折,做不了饭。

       她婆婆只喊他儿子去她那吃饭,她只好饿着(饿的不行了就偷吃邻居家的剩饭,还被人家骂……她连饿带生气,身体终于支撑不住了!大口大口的吐血,婆婆看她吐血二话没说!就让儿子和他离婚,嘴里还说着:“你去跟她离婚!她都吐血了!你挣多少也不够给她看病的!”天天逼着她与她儿子离婚。多少次,她也想过这个问题:“离了,自己是解脱了。可孩子怎么办?如果自己走了,孩子不给她——她舍不得孩子,舍不得身上掉下来的肉。如果孩子有了后妈,孩子的命运将会更惨……”想到这些,她只好忍着,忍着——就这样的忍让,却被婆家当成了他的癞皮狗!

网络图片


(六)


       由于长期营养不良,生气,心情抑郁。有一次,她得了气骨水肿病,肚子肿胀得就像怀有七个月身孕。赶巧那时计划生育特别严格阶段。计生部门人员看到挺着个大肚子,并找到她,不由分说,硬要她去做“引产手术。”明明说,“我没怀孕”,工作人员不信。在几次沟通劝导无果的情况下,工作小组协同大队人员硬把她拉到车上到医院做引流。汽车还没启动,她的“大姨妈”来了,工作人员跟着明明去公厕查验,一看是血,才罢手。他们纷份说,“你没怀孕,肚子怎么这么大,得抓紧到医院检查,你这是病”。工作人员心存怜悯,立刻把她拉到了医院,通过到医院医生仔细检查,大夫说“这是气骨水肿,谁把你气成这样”?当明明无奈向医生告诉实情后,那大夫一听急了,要替她打孩子爸爸。却被她拦住了……

       她讲到:“婆婆非常能装样子:在外面装好人、善人。”有一次,她去街里买菜,准备买点韭菜包饺子。正当她挑出一把韭菜放到称上称时,婆婆进了菜店,也准备买菜。(因当时就这家菜店)。婆婆见状,死活不让她买,并说:“哎,孩子,你别买,我来买,你这个孩子听话,闺女听话啊,(嘴象灌了蜜一样甜,特别好听,特别甜),我买就行,你跟我包,咱一块包,一块吃……”弄得店老板问婆婆:“是你闺女?还是儿媳”?婆婆说是儿媳。感动得店老板一个劲说:“婆婆真好,上那儿找这么好的婆婆”?

      她只好依婆婆的意见,没买。就这样跟着婆婆回去了。

等她快到家了,(因婆媳没住在一块,前路先到她家,后到婆婆家)。她一个心眼跟婆婆走,婆婆见状,急了:“我让你吃,你就吃啊?你自个儿回家做点吃的吧,我这儿还不够呢”!

       无奈,她只好返回自己的家……

       此刻的她,就算闹起来也不会有人说她对!仿佛被人打了一闷棍,难以缓过神来……

        几十年来的生活,使五味杂存:与一个无担当,无责任感,不懂得爱的丈夫和一个爱挑剔,多事多心,耍两面派婆婆生活,连自己都不知道怎么过来的。

她讲:每天夜里都是哭着入睡,醒来了还得强装笑脸——“我的好姐妹都说,是善良支撑我,是老天爷不让我死”……

       难熬的日子,她曾想到过死。可又一想,自己死了,还有孩子,孩子怎么办?“自己没做坏事,为什么要死?要活下去,活下去!

       因为自己还有许多事没做。自己有颗善心。先生曾给我算过命,自己是菩萨转世”——正是这个信念,让她忍受委屈,让她活下去的信心。

网络图片


(七)


     她虽身受创伤,一位普通女人,却有着一颗火热的心……她用她的善良、仁爱,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人间的美丽和温暖……

      她在家庭中,虽是个弱者,但在事业上,却又是位强者。她开了15年幼儿园;办了18年补习班。走过了33年的幼教生涯。

      说到开幼儿园,既是自然,又是偶然。

      她早先住的地方,左右邻居一共有三个孩子,都与她儿子年龄相仿。

      由于儿子小,她只得在家照顾孩子。邻居们由于要下地干活,看见既善良,又贤惠聪颖的她在家里,便把自己的孩子托咐给她看管,还把自家的钥匙也交给她。

      热情、活泼、开朗、细心的明她与孩子们一起玩,为孩子梳头,洗脸,讲故事,唱儿歌。孩子们由陌生到熟悉,由熟悉到親近……到后来,她上街买菜,也带上自已和那三个孩子一起去。一边走一边教孩子们唱儿歌,念古诗。

      时间一长,她擅长带孩子的口碑被村里唯一的一家幼儿园园长发现,就把她找去了。承若一个月90元,包括管自己的孩子和午歺。如此条件,正合她心愿。她一口答应下来。

     幼儿园有近40个孩子,她从生活上关心,辅导上细心,很快赢得了孩子和家长、园长的称心与认可。

     花随春绽,春催花艳。恰逢当时区教育局领导一行人来村视察工作,欲在农村设立幼儿园。

     当走到她幼儿园所在地,被屋内她绘声绘色的讲课声、姿和孩子们雅雀无声静静聆听的情景吸引而感动。——踏破铁蹄无觅处。

     等她下课从屋内出来,局长当即从包里拿出一份登记表,让她填好后,去进修。进修毕业后,去正规学校教书。

当她把表拿回家,与丈夫讲明情况后,却没得到丈夫的支持而放弃……

      继而,她仍在这家幼儿园干了一个多月后,因种种原因提出辞辞职。

开办幼儿园,爱心育幼苗


(八)


       她辞了职,可幼儿园那些孩子们不乐意了。哭着要跟她走,孩子家长也毫无办法。

      在这种情况下,她只好把自己家三间破屋子,无院墙简陋房子收拾出来,清扫干净当教宝。一共五个孩子。(当时每名孩子上幼儿园价位30元),自己带饭。刚开始一个月,她不收钱,孩子家长知道她的善良,怕她吃亏,又加了10元(40)元。她仍不要钱,,无奈之下,家长就给她送鸡、鸡蛋、面粉等物品……真诚赢人心,优秀得口碑。她由刚开始的五个孩,逐渐增加到五、六十个孩子。

      辛勤的付出。换来了精神上的富有——名利获双收。这一干整十五年。

       她所在的村,由于村大人多,许多家庭大一点的孩子无人照看,托咐她看管住宿。

       家长为不让她白付辛劳,每月给她800元,但她只收600元。由于她的教学方法深得孩子们喜欢和家长的认可,由刚开始的几个,增加到12个。随着孩子数量增多,她为孩子们补课,后来就形成了校外补习班。在这个补习班里,共40多名孩子,光住在她家里的,就有15名,不住的30多名……在名利兼得的道路上,干幼教又是18年。直至疫情发生而中断……

      走过寒冬,走出的是温暖的自己;走过坎坷,走出的是坚强的自己;走过曲折,走出的是刚毅的自己;走过磨难,走出的是富有的自己……

      如今的她,虽然在坐月子中落下了风湿病疾,有时连腿也难伸直,行走困难,常常伴受着腰、腿、胃痛的折磨。但这些丝亳没影响她对事业的追求。

      她集才艺于一体,分别任某诗词社分院长不辞辛苦,不分昼夜的去教新学员写格律诗,后担任大区总院长;在某诗社比赛中获双连冠;江南诗社审核、副编辑;曾荣获全国艺术(剪纸)大赛三等奖、荣获证书和奖杯;她的诗词作品曾多次在《蒙辽风雅颂》平台发表!深受读者喜欢!曾获得全国诗词大赛优秀奖等项殊荣。

无论你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和机遇,相信自己的能力,坚持努力,勇往直前。愿三月带给你勇气和智慧,帮助你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作者简介

张猛:网名土豆,大本学历,在职社区居委会,古诗词爱好者,喜欢文学。

END

发扬原创·鼓励原创·传播原创

免  责  声  明

     本平台刊发上述文章是以更好传播文明信息、弘扬地域文化、鼓励原创精神为初衷,没有盈取金钱之目的,凡所刊发文章内有违史实、现实、事实之处或抄袭侵权等现象敬请指正,我们及时更正或者删除。

本公众号值得您关注的理由

     我们是一家不以商业盈利、广告噱头为目的,不以转载抄袭、恶搞低俗为手段吸引眼球的公众平台。而是一家立足家乡,面向全国,以发表旗内外有“爱心”人士的原创影视、文学等艺术作品为主的公众平台。记录我们平凡的生活和不平凡的命运,为历史留存一份底稿,为您提供一个有格调、有内容、有思考的人文艺术传播平台,是我们不断努力的目标。

     如果你手中也有关家乡题材的优秀文章、摄影等艺术作品,欢迎与我们一起交流互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