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林传说】巴林右旗幸福之路兴安杜鹃花的传说 文·陈二虎

 赤峰蒙辽风雅颂 2025-04-29 发布于内蒙古

巴林右旗幸福之路兴安

杜鹃花的传说

文   陈二虎

巴林右旗幸福之路兴安杜鹃花的传说

     五月的塞上,让我们去巴林右旗幸福之路苏木,赴一场春天的花事,殷红的花儿,花瓣薄如红绢,恍若茜罗裁就,一丛千朵,自地连梢,艳如云霞,热烈却不失清逸,繁盛却不显臃肿,令人神清气朗。

     兴安杜鹃,又叫映山红、鞑子香等,又习称“冬青”,蒙古名特日乐吉。


网络图片

     有关幸福之路苏木方顶山的杜鹃花,还有一个流传千年的凄美传说。

     话说辽景宗执政年间,驸马都尉萧割烈与永徽公主仙河的儿子们都入朝为官,其二子萧札剌于辽圣宗统和末年辞官,隐居到今天幸福之路苏木的方顶山之中,立了毡帐,过起隐士的生活。

      一日傍晚,萧札剌读书久了,有些倦意,朦朦胧胧地入梦,梦见一个少妇,花容绰约,姿态妍媚,投怀送爱。

     萧札剌乃正人君子,便正要起身推拒,自己便一下醒来。


网络图片

     萧札剌觉得那梦真真切切,十分好奇,恰在这时,他听到有人轻叩帐门的声音,他不由地踱过来,拉开帐门一角,看到清彻的月光下,站着一位雍容典雅、仙气飘飘的少妇,身后随来一个十三四的丫鬟,不施粉黛,天然清丽脱俗,十足一个标致的美人胚子,但绝对不是部族中的女子,因为这一带没有这样的女子。

     萧札剌觉得,似乎哪里见过此女子,定神后,一下想起此女便是刚才梦中所梦的女子。

     萧札剌内心十分不解,有点蹊跷,便开口询问这入夜突然到访的女子。那少妇款款回答说是姓杜,小字娟娘,随来的丫鬟叫嫣红,从南京来此探亲,闻此山中风景颇佳,便想月下观之。于是,亲戚派了一辆马车,拉她们到山角下,她带着丫鬟步行到了山中,看到他半山中的毡帐有灯光,便冒昧打扰,讨一碗茶喝。


网络图片

     萧札剌听了道:“莫非家中有一个神童叫杜防的杜家?”

      少妇回答:“正是家兄犬子。”

     萧札剌便邀少妇娟娘二人入室落座。

     娟娘谈吐文雅,彬彬有礼,而丫鬟嫣红一直侍立身侧。萧札剌发现这少妇娟娘十分博学,天文地理,风土人情,番汉异风,均能说的头头是道,不由令萧札剌心生敬意。

     二人谈得十分投机,一见如故。不觉,夜半时分,娟娘起身告辞,萧札剌说夜深不安全,娟娘说:不会有问题,山下有亲戚仆人与马车,并约定近日有时间还来拜访。

     于是,娟娘带着嫣红,几乎每天傍晚都来,渐渐地,萧札剌知道她丈夫已经过世几载,萧札剌也告诉她,自己的妻子也已经故去,于是,两个人心中生出眷顾之情。

     这日,月色洒下清辉,萧札剌以为娟娘她们不来了,就捧着一卷书,正看的入神,娟娘推门进来,身后并没有嫣红跟随。

     温柔的月色照进毡帐,朦朦胧胧的光线下,萧札剌与娟娘彼此望着对方,孤男寡女,两情相悦,不由地笑解罗衣,共赴佳期,这一场雨意云情,知心知趣。


网络图片

     事毕,娟娘整衣惭愧说:

    “妾与君有此缘,愿今日之事,始终如一,偕老百年。妾定不负君,君休负妾。”

     萧札剌也是性情中人,回答道:“今日之事,死生契阔,怎肯负盟。”说完,不由口占一首赠娟娘:

颉山欣逢梦里人,

天香玉史谪凡尘。

春阑一夜情千种,

惟愿念如皓月新。

      娟娘听了赞曰:“郎绝妙佳句,妾也赓和一首,勉为续貂。”

株守颉山远世人,

逢君豪侠出风尘。

他年若展调羹手,

好向丛岩问岁新。

     娟娘见时间不早了,起身告辞。

     萧札剌有些不依不舍,解腰间玉牌放到娟娘手中说:“卑人不是薄情郎,承蒙雅爱,今有当今圣上所赐玉牌,愿送娟娘为婚姻之信物。”

     娟娘眼波送意:“陡然一遇,实蒙青盼,乃天作之缘。”

     谁料,自那日后,萧札剌似乎受风寒病倒了,第二天便病情加重。

     当他昏昏沉沉卧于毡帐之中,娟娘又带着嫣红来了,见到萧札剌病得很严重。娟娘说:“我与君有缘,相惜相敬。今君生病,我有良方,明日遣嫣红送来,君服下,便会痊愈。”说完,掩脸而泣,带嫣红离去。

     第二天晚上,嫣红捧着一碗药汤而来,说是主人娟娘吩咐送来,叮嘱让萧札剌服下。


网络图片

     一连七日,这药汤有神效,萧札剌康复了,他内心一直惦记着娟娘,就寻问娟娘怎么没来。嫣红见问,不由泪下,对他说:“你真的想见我家主人娟娘?”

     萧札剌态度十分坚定:“萧某承娟娘大恩大德,无以为报,怎能不想见到她呢!”

     嫣红说:“真的想见,你随我来!”

     萧札剌十分奇异地跟着嫣红出来。二人转过一个山梁,嫣红指着一棵硕大的杜鹃花说:“实不相瞒,这就是我家主人,她是千年杜鹃修练而幻化成人形,而我也是一棵八百年的杜鹃花。主人对你心生爱慕,这才化身少妇走进你,知你是一个有情有义之人,见你得了顽疾,知时日不多,为了救你,用自己的千年道行与精血,为你配制药汤,来延续你的生命,如今你的病好了,可她却把道行与精血耗尽,无法变成人形。”说完,嫣红痛哭不止。

     萧札剌听了,内心百感交集,他打量着那棵杜鹃花,一树繁花,似泣似诉,而一枝低垂的枝桠仿佛就是娟娘的右手臂,上面正挂着萧札剌送给娟娘的玉佩。

     萧札剌有点神情恍惚了,他走上前,伸手的刹那,一树的杜鹃花枯槁憔悴,就全落了……

     萧札剌自此后,守着这棵杜鹃花,山居独处,“与世俗不偶”,并且与另一位不仕的耶律资忠成忘年之交,彼此情同义重。后来,萧札剌年八十岁,无疾而终。

     耶律资忠“工辞章”,称萧札剌为“颉山老人”,记录了这个故事,传于后世。

歌曰:

春意阑珊花事浓,

恍教身处佳人丛。

晨起读书添逸兴,

怎及红妆笑靥中。

作者简介

图片

陈二虎,笔名红叶,蒙古族,辽宁省开原市历史研究学会顾问,赤峰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草原》《内蒙古地方志》《草原之声》《翁牛特文史》等报刊,习作入选多个选本,出版诗集《雪落无痕》,散文集《心香一瓣》。

END

发扬原创·鼓励原创·传播原创

免  责  声  明

     本平台刊发上述文章是以更好传播文明信息、弘扬地域文化、鼓励原创精神为初衷,没有盈取金钱之目的,凡所刊发文章内有违史实、现实、事实之处或抄袭侵权等现象敬请指正,我们及时更正或者删除。

本公众号值得您关注的理由

     我们是一家不以商业盈利、广告噱头为目的,不以转载抄袭、恶搞低俗为手段吸引眼球的公众平台。而是一家立足家乡,面向全国,以发表旗内外有“爱心”人士的原创影视、文学等艺术作品为主的公众平台。记录我们平凡的生活和不平凡的命运,为历史留存一份底稿,为您提供一个有格调、有内容、有思考的人文艺术传播平台,是我们不断努力的目标。

     如果你手中也有关家乡题材的优秀文章、摄影等艺术作品,欢迎与我们一起交流互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