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封山了,对我们来说也是有好处的。不用带团了,可以自己玩了。现在进山的都是真爱,路口临时封闭,绕;车开不上去,腿上;断崖过不去,放绳子。 只是,跟90后后生们爬山,需谨慎、谨慎、再谨慎。因为,跟不上。 平时见面都是温文尔雅、不善言辞、谦恭友善的腼腆男孩们,一到了山上,如鱼得水?不,我想到了一个词——放虎归山。 不是对手,根本不是对手,把80后宝妈拉爆了。 上山喘成狗,下山腿发抖,而且,没有退路可言。 走之前,是想好退路的,据说会路过好几个村庄,能补给、能撤退,然而……一个甜瓜没吃完,又被赶着上路了,爬山还是太好玩了! 虽然累,虽然要冒风险,但是就是不想撤退,非要把他们拖住,跟到最后。 人家别人爬山,就爬一座,爬上去下来,就完事了。他们爬山,连爬好几座,翻上去又翻下来,爬上去、再爬下来,从早到晚爬一整天。 ![]() 线路规划里这几个地方,都是早有耳闻,也去过几个地方的,但我真不知道它们原来都是连起来的,是可以走通的。开车都得半小时的两个村庄,走野路1个小时也过去了,靠双脚和双手丈量过的土地,体验感爆棚。 我为什么要加上“双手”呢?有些地方不手脚并用,真的过不去。以前爬山只是腿疼,跟他们爬山,肩膀大臂也是酸疼的,斜方肌也松开了,头一转能感觉里面僵死的肌肉在重新排列组合。 大腿就更别说了,爬山之前,肉肉都是往下、往外散开的,爬山过程中,你能感觉到每一块肉肉都在努力地往上长。 ![]() 人们爬山过程中都喜欢吼两嗓子,普通人就是平平的一声,90后的太原后生们爬山,这个声调是很魔性的,他们是这个顺序:一声——二声——三声——二声,感觉他们有用不完的劲儿。 ![]() 有些心脏功能不好的人,喜欢叹气,而且是不自觉的叹气,你问他们怎么了,他们也说不出来,但你总觉得他干什么都没“心劲”,让你也很没“心劲”。他这个叹气就只有四声“唉”一声就完了,气息短暂后劲不足。 而90后太原后生们那一声拐弯的“哎~”,让你觉得这一嗓子是在给你运功,你听完就又能坚持一会。 有个跑的很快的男生,他说他走在前面就很省劲,走在后面就觉得很累,越走越累,速度慢,反而累。 我能理解他的累。因为我也带队,也收队,你走在前面用的是自己本来的节奏,那种累只是身体上的,但是走在后面,你的累是等、是鼓励、是把自己的心力分给走不动的人,是一种心累。 能量和气场这种东西,难以言传的玄妙,但它真的存在。 我每次组织爬山的时候,大儿子都走在第一梯队,我在队尾收队,根本看不见他。我就说你别走那么快,帮着点妈妈,鼓励鼓励那些走不动的小朋友。他直接来一句:“那我不去了。” 这种事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干,所以我很感谢那些愿意停下来等你的人,一个团队去爬山,不是比谁爬的快,而是一个团队协作的事情。 我又跟走得慢一点的二儿子说,你可以走快点,走到最前面给第一名发奖励,他欣然应允。 跟领队们聊天,最大的共鸣也是,身体的累不算累,最怕的是心累。前期选路线、解答咨询、确定人数,一直到进山之前的签到点名都很累……但是,一进了山,啥啥都好了,啥也不是事儿了。 最轻松的活法是“心不受力”,说白了就是不操多余的心,管好职责范围内的人和事。工作也是一样,工作本身不累,累的是人和人之间的磨合,摩擦成本太高。 前几天孩子运动会,老爸陪了整整一天,在操场上、在校门口,回来说怎么感觉比爬山还累呢?德国一部讲二战的电影《我们的父辈》里面有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大多数人以为,战争是由拼搏组成的,其实不是,是等待,等待下一次进攻,等待下一顿饭,等待明天。 所以爬山怎么会累呢?身体累了,几天就可以修复好,心累了,有时候要靠身体的累来对冲。 ![]() 一段强爬升过程中,大家都在自嘲:“爬山?狗都不爬,我爬!” 前面有人在喊:“加油加油!马上快到了!”后面有人在催“快走快走,越歇越累。”特别像被撵着的牛马,忍不住泪流两行:“工作的时候当单位的牛马,出来了还要当你们的牛马。” 没办法,咱就是喜欢当牛做马。 有人说,找个合作对象比找对象还难,其实找爬山搭子也是这样,任何好的关系都是经过筛选磨合以后的,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我很珍惜能一起爬山的人,人和人最好的关系是并肩走很多路,一起迎接挑战,迈向共同的目标。 爬山以前我是一个心里容量挺小的人,一点突发事件就大呼小叫,忍受不了任何不确定性,曾经好多次爬山徒步过程中被吓哭。 有时候是因为路太难,实在走不动了,有时候是因为天气突变下雨了,有时候是因为时间没规划好,天黑了还没下山。 后来我知道了,路再难、再远,只要一直走就能走出去;天气会变,下次买个雨衣装包里,而不是埋怨;不想走夜路就要选好领队、规划好时间,避免不了就要带好头灯。 也无数次的冒出来过这个念头:“下次不来了。”也无数次被自己打脸,下次又来了。 跟这群90后姑娘和小伙子们走的这条路线,他们有人已经走过好几次了,说起来都是,我在这个地方滚下去过,我在那个地方划破了手,一次次来,是为了在哪摔倒就在哪爬起来吗?没有以前的小磕小碰,也不会有今天的越来越强、越来越稳。 ![]() 还有一个小伙子穿个短袖短裤,根本不惧荆棘的划拉,美其名曰:针灸。我看着是真疼,但他们是真不在乎,似乎是家常便饭。他们宁愿受点皮肉苦,也要享受山风抚过皮肤的感觉。 要是放在以前,我可能会唠叨、教育,但现在非常理解,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自由,在不影响别人的前提下,他怎么舒服怎么来,都没有错。 有个小伙子把爬断崖的视频发出来,很多人在下面评论,“吃饱了撑的”“不想活了”之类的话,小伙子心情有点down。视频下方标有:“危险动作,请勿模仿”,只要他没忽悠你们一块去,就没有不良引导的意图,何必说话这么不客气呢? 有人吃饱了溜腿,有人吃饱了卖嘴。不过,这也是锻炼我们的心里容量吧,每个人都有言论自由。博主们都是这样过来的,阅读量一上去了,说什么的人都有,见得多了也不往心里去了。 而且现在平台监管挺严的,好多评论发出来博主都看不到,显示“该评论因违反相关规定不可见。”有些平台直接给你把内容折叠了,提示:“***发来可能打扰的评论。”这些也是在保护我们这些创作者吧。 想起来前几天刷到的一个短视频,为什么有些人情绪不稳定?因为见识少。在做博主上我可能有一点经验,但在爬山这件事上,我跟上90后的他们是真长见识。 也必须得跟他们走一走,见过形形色色的人,走过形形色色的路,所以带队的时候才能稳得住。如果不能承担风险,就不要轻易上路。可是这世间,做什么事没有风险呢? 这就是为什么不能轻易和90后的姑娘小伙子们爬山,因为一旦开始每周一山,不但会上瘾,还会身材好、心态好、身体强大、内心强大,无坚不摧无敌了。 ![]() 妈呀,这也太吓人了。五一假期来了,还是躲在家里看电视比较好,或者去单位加个班也不错。 提前祝宝宝们节日快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