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戈林“四年经济办公室”在1036年之前,纳粹所谓的“重新武装”还处于小规模初步阶段,在1936年之后,为了开始深度备战,希特勒下令开始四年计划,计划负责人被他交给了自己最信任的战友和继承人赫尔曼·戈林。(虽然叫四年计划,但是这个机构一直存在到了1944年),事实证明戈林与其当一个空军元帅,还不如当一个经济部长。 之所以让戈林来搞这个事情,一方面是戈林却是深受希特勒的信赖,另一方面是因为戈林出身德意志帝国的上流社会家庭(他的父亲是帝国殖民地总督),而且为人长袖善舞,非常善于交际,各方面都混得开,既当过国会议长也当过普鲁士总理,跟各路资本家的关系都很好,经济就是另一方面的政治,戈林既然政治搞得好,经济应该也不在话下。 ![]() 在政治上,戈林排挤走了当时和希特勒矛盾很大的德意志国家银行总裁沙赫特,进一步在经济界、金融界“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在沙赫特被赶走之后,戈林接手了经济部两个月,然后把经济部接到了四年计划办公室里,此时戈林已经事实上掌握了德国的经济大权,之后的经济部长冯克直接成为了戈林的小跟班。 戈林与德国的经济、工业崛起密不可分,在经济上戈林大搞“统制经济”,在开战前就实现了部分战争动员,他还通过大企业资产重组、兼并统合的方式打造了巨型工业联合体“赫尔曼·戈林国家工厂”,这个工业联合体一开始只是为了开发德国境内的低品质铁矿,但之后很快就涉足到了人造石油、纤维、化工、军工等方面,实现了工业垄断。 ![]() 赫尔曼·戈林工厂逐步扩张在1938年德国接连完成了德奥合并与吞并捷克斯洛伐克这两件大事,戈林的赫尔曼·戈林工厂也开始了扩张的步伐,比如久负盛名的捷克斯柯达兵工厂被“赫尔曼·戈林工厂”吞并,捷克的斯柯达兵工厂历史悠久,早在奥匈帝国时期就是帝国最重要的兵工厂,在1938年斯柯达更是全欧洲第二大兵工厂。 在1939年德国征服波兰之后设立了波兰总督辖区,辖区内的经济也是由戈林以四年计划组织领导人的身份划定的。为了贯彻自己的政策,戈林任命了汉斯·弗兰克担任波兰总督府行政长官,弗兰克在1940年1月在总督辖区内设立了一个四年计划办公室,同一般行政机构完全分开,管理着整个波兰的经济。 在1940年德国击败低地三国和法国之后,如波兰般如法炮制,也设立了四年计划办公室,负责掠夺这些国家的工业和资源。如果说沙赫特帮助希特勒成功稳定了国家经济,那么戈林就帮助了纳粹德国将战时经济快速运转了起来。 ![]() 起码在二战前期戈林发挥的还完全是正面作用,搞政治、搞经济,甚至建设空军都是由戈林完成的,至于为什么到了二战中期之后戈林变得傲慢、愚蠢、贪污成风起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本人对于德国打赢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他对德国的未来极度悲观、一个人一旦没有了动力就会变得浑浑噩噩,甚至做出很多反常识的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