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所有驾驶人,防御性驾驶技巧get,关键时刻能保命

 激扬文字 2025-04-29

良好的驾车行为

是预防道路交通事故

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

驾驶过程中

一次“防御性”操作

可能就会避免一次潜在事故的发生

图片

什么是防御性驾驶?

图片

防御性驾驶,是驾驶人在驾驶过程中,能够准确地“预见”由其他驾驶人、行人、不良气候或路况引发的危险,并能及时采取必要、合理、有效的措施,防止事故发生。这种可避免危险发生的驾驶方式称为“防御性驾驶技术”,是提前预见路上潜在危险,主动采取措施规避事故的驾驶理念。

图片
图片

防御性驾驶的五大要素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预估风险

做好风险分析,预防潜在危险。行车过程中要注意认真观察,根据观察取得的道路、车辆、环境等外界动态信息,做好危险分析预测。想要规避危险,首先要知道危险从何而来。

1

看得见的危险——提前减速

路口车辆准备左转弯,注意到右前方的电动车已越过实线,说明电动车也要左转,驾驶人提前预判减速,避免事故发生。

图片

2

看不见的危险——鸣笛警示

在被遮挡视线的路段,要警惕会不会出现人或者车辆。必要时,通过之前先鸣笛告知并减速慢行。

图片

3

看不见的危险——超车不超齐头车

在行驶至路口时,要注意观察左右两侧齐头车的行驶状态,若左右车辆启动后又突然减速,就要注意前方可能会出现行人或车辆,此时需减速或停车等待,避免发生危险。

图片

4

看不见的危险——

     起步/下车/变道注意盲区

驾驶人必须留意到自己的盲区。即:驾驶人位于正常驾驶的位置,其视线被车体遮挡所不能够直接观察到的那部分区域。

图片

驾驶人或车上乘客在下车前要注意观察车辆侧后方道路情况,避免“开门杀”。

如果在前方车辆的侧后方或隔一个车道,前方驾驶者是看不到你的。安全地加速或放慢速度,别让车子停留在经常出车祸的位置。

图片
图片

二、放眼远方

探知交通状况,掌握制动时间。要观察四面八方,开车过程中,眼睛要多关注前方,尽量观察到车辆10秒以后到达的位置情况,为我们紧急制动留出时间,根据自己的车速来判断跟车的安全距离。例如:

车速60km/h,我们大概要看到150米远的路况。

车速80km/h,我们大概要看到220米远的路况。

图片
图片

三、顾全大局

图片

移动视线,探知周围情况。例如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过程中,看到前面车辆行驶突然缓慢,就会想到是不是前方发生交通事故了,第一反应就是踩刹车,更要想到给后续车辆一个警示,打双闪灯,提醒后面车辆,前方出事故了“要注意”,这样就会避免发生二次交通事故。

图片
图片

四、留有余地

图片

保持正确跟车距离,预留制动时间。驾驶过程中保持四周合适空间和距离,要给自己留有足够空间,更要给他人也留一定的空间,前后、左右尽可能留有足够空间,遇到险情时才有躲避的路线空间。

图片
图片

五、引人注意

图片

遇到情况,积极做出回应。路过繁华路口、隧道、没有红绿灯的路口时,其他道路使用者需要看见你的存在、了解你的意图甚至和你达成一致,你应该积极的使用灯光、喇叭、手势和眼神与他们做沟通。同时,你也应该注意沟通时的态度,不要催促和警告其他人,这可能适得其反。

图片
图片

 最后牢记以下五大原则 

 伴你平安回家 

防御性驾驶五大原则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洞察危机,预估风险

环回视野,纵观全局

留有余地,保持车距

引人注意,警示车辆

来源 | 普洱交警 德州交警 舟山交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