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放水的“一图、一板、一牌、三单、两表“

 chuhui3000 2025-04-29
(一)“一图”:探放水钻孔设计图
探放水钻孔设计图是探放水工作的蓝图,其内容涵盖了钻孔的具体位置、方位、倾角、深度以及钻孔数量等关键参数。这些参数并非随意确定,而是技术人员依据详细的地质资料,包括地层结构、含水层分布、地质构造等,经过严谨的计算和分析得出的。设计图为后续的钻孔施工提供了精确的指导,确保钻孔能够准确地打到预期位置,有效探测到水源情况,为防治水工作提供可靠依据。例如,在某煤矿开采过程中,通过对地质资料的深入研究绘制的探放水钻孔设计图,使得钻孔施工能够精准定位到富含水的断层区域,提前做好防治水准备,避免了开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水事故。
(二)“一板”:探放水钻孔施工验收记录牌板
探放水钻孔施工验收记录牌板主要用于记录钻孔施工过程中的各项信息以及最终的验收结果。在施工过程中,记录内容包括每天的施工进度,如当日钻进的深度;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地质情况,像岩石硬度变化、是否有破碎带等;设备运行状况,例如钻机是否出现故障、故障类型及维修时间等。当钻孔施工结束后,验收结果会详细记录在牌板上,包括钻孔是否达到设计深度、钻孔的实际方位和倾角与设计值的偏差情况、钻孔的出水情况等。通过这块牌板,管理人员能够直观地了解钻孔施工的全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例如,若牌板上显示某钻孔施工进度缓慢,经查看发现是因遇到坚硬岩石导致钻机钻头磨损严重,管理人员便可及时安排更换钻头,保证施工进度。

图片

(三)“一牌”:探放水位置牌
探放水位置牌明确标识了探放水作业的具体位置。它通常设置在探放水作业现场的醒目位置,方便施工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能够快速找到探放水地点。位置牌上不仅标注了具体的地理位置,如在某巷道的某里程处,还可能包含一些与该探放水作业相关的简要信息,如该区域的预计水害类型、探放水作业的开始时间和预计结束时间等。这有助于现场作业的有序开展,避免因位置不明确而导致的混乱。例如,在多个作业区域同时进行不同工作时,探放水位置牌能够让其他施工人员清楚知道此处正在进行探放水作业,从而在作业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对探放水工作造成干扰。
二、“三单” 管理
(一)“探放水通知单”
探放水通知单由防治水科下发给探放水队。当防治水科根据生产计划和地质条件判断某区域需要进行探放水作业时,会提前制作探放水通知单。通知单上详细说明了探放水作业的具体位置,精确到巷道的具体桩号或坐标;作业依据,即为何在此处进行探放水,是因为临近老空区、存在导水断层等;以及探放水的设计要求,包括钻孔参数、预计出水量等。探放水队接到通知单后,必须严格按照通知单指定位置和设计要求组织开展探放水作业。例如,在某矿的开采规划中,防治水科通过对地质资料的分析,发现某掘进工作面即将接近一个存在积水风险的老窑区,于是及时向探放水队下发了探放水通知单,探放水队依据通知单要求,迅速组织人员和设备前往指定位置进行探放水作业,成功排除了水害隐患。
(二)“允许掘进通知单”
允许掘进通知单由防治水科下发给掘进队。只有当探放水工作完成,且经过详细的检查和评估,确认该区域的水害隐患已得到有效排除,达到安全掘进条件后,防治水科才会向掘进队下发允许掘进通知单。通知单上明确告知掘进队可以开始掘进施工的具体时间、地点以及在掘进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与水害防治相关的事项,如保持对周边水文情况的密切观察等。掘进队接到此通知单后,方可组织人员和设备进行掘进施工。例如,在完成对某区域的探放水作业后,防治水科经过对钻孔数据、出水情况等多方面的分析,确认该区域已安全,随即向掘进队下发允许掘进通知单,掘进队依据通知有序开展掘进工作,保障了施工安全。
(三)“限掘通知单”
限掘通知单同样由防治水科下发给掘进队。当掘进队在掘进过程中接近下一次探放水位置,或者在掘进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异常情况,可能存在水害风险时,防治水科会下发限掘通知单。通知单明确规定了掘进队必须在限定位置前停止掘进施工,同时告知停止掘进的原因以及后续需要采取的措施,如等待进一步的探放水作业或进行补充地质勘探等。掘进队接到限掘通知单后,必须严格遵守规定,立即停止掘进,避免因盲目掘进引发水害事故。例如,某掘进队在掘进过程中,防治水科通过监测发现前方地质情况出现变化,可能存在潜在水害,于是及时向掘进队下发限掘通知单,掘进队接到通知后马上停止掘进,等待后续安排,有效避免了可能发生的水害事故。
“三单” 在下发前,需要经过严格的签字确认流程。首先由防治水科科长对通知单的内容进行审核,确保信息准确无误,然后矿总工程师从整体技术和安全层面进行把关签字。探放水队队长和掘进队队长在接到通知单时,要签字接收,明确知晓各自的责任和任务。“三单” 原件由防治水科进行装订保管,以便后续查阅和追溯,探放水队和掘进队则各自保管复印件,用于现场作业参考和日常工作对照。并且,“三单” 应至少提前一个工作日下发,这样给相关队伍足够的时间做好准备工作,确保探放水和掘进工作的顺利衔接。

图片

三、“两表” 管理
(一)“探放水钻孔现场验收表”
在探放水钻孔施工过程中,探放水队技术人员需要对钻探现场的实时情况进行详细描述记录。这些记录包括钻孔过程中的进尺情况,即每小时或每班钻进的深度;钻孔内的出水情况,如出水量大小、水质颜色和气味等;是否出现异常情况,像顶钻、卡钻等。原始记录本执行班移交制度,确保记录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当钻孔施工结束后,需要进行严格的验收。至少要有防治水科技术员、当班安全员、探放水队班组长、掘进队班组长四方人员共同参与验收。他们会依据探放水设计要求,对钻孔的各项参数进行检查,如钻孔深度、方位、倾角等是否符合设计。现场填写探放水钻孔验收表,详细记录验收情况,包括各项参数的实际测量值、与设计值的对比情况、验收是否合格等内容,并由四方人员现场签字确认。探放水钻孔现场验收表由防治水科进行装订保管,作为探放水工作的重要档案资料,为后续的分析和决策提供依据。例如,在对某钻孔进行验收时,四方人员发现钻孔的实际倾角与设计值存在一定偏差,经过共同讨论分析,认为偏差在可接受范围内,但在后续施工中需要密切关注,于是在验收表中详细记录了这一情况,并由各方签字确认。
(二)“探掘日报表”
探掘日报表是掌控探放水钻孔施工与掘进进度衔接的综合性报表。它详细记录了每日探放水钻孔施工的进展情况,如当天完成的钻孔数量、钻孔的累计深度等;同时也记录了掘进队的掘进进度,包括当日掘进的长度、掘进过程中遇到的地质情况等。通过这张报表,能够清晰地看到探放水工作与掘进工作的配合情况,及时发现两者之间是否存在脱节或不协调的问题。各矿要求每日下午 5∶30 之前将电子版探掘日报表上报防治水中心,对于重点放水工程,除了上报报表外,还需要电话上报相关情况,以便防治水中心能够实时掌握情况。并且,各煤矿调度会要对当日 “探掘日报表” 进行通报,组织相关人员对报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解决方案,确保探放水和掘进工作能够安全、高效地进行。例如,通过对探掘日报表的分析,发现某矿探放水钻孔施工进度滞后,影响了掘进工作的正常推进,经过调度会讨论,决定增加探放水设备和人员,加快施工进度,保证了整体工程的顺利进行。
“一图、一板、一牌、三单、两表” 管理模式从设计、施工、验收、进度把控等各个环节对探放水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规范和管理。它明确了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保障了探放水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安全性,是矿山防治水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管理手段,能够有效降低水害事故发生的风险,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坚实保障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