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荣誉会长(原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 编者按: 题醉袖·踏莎行 浅黛宜颦,明波欲溜。逢迎宛似平生旧。低鬟促坐认弦声,霞觞滟滟持为寿。〇浓染吟毫,偷题醉袖。寸心百意分携后。不胜风月两厌厌,年来一样伤春瘦。 〇浅黛宜颦:《庄子·外篇·天运》曰: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唐·成玄英《疏》曰:西施,越之美女也,貌极妍丽。既病心痛,嚬眉苦之。而端正之人体多宜便,因其嚬蹙,更益其美。按,“矉”“嚬”皆同“颦”。 浅黛:女子浅画之眉。谓美人之淡妆。唐·吴二娘《长相思》词曰:深黛眉,浅黛眉。十指茏葱云染衣。 宜颦:李白《玉壶吟》诗曰: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 〇明波:谓美人之眼波。 溜:滑动、流转。 〇逢迎:迎接,接待。 宛似:好像。 平生旧:熟识,熟识之人。唐·韦应物《同李二过亡友郑子故第》诗曰:不是平生旧,遗踪要可伤。自注曰:李与之故,非予所识。 〇低鬟:谓女子低头。鬟:女子所梳之环形发髻。 促坐:靠近人坐。《史记》卷一二六《滑稽列传》战国齐·淳于髡语曰: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 认弦声:唐·韩偓《日高》诗曰:朦胧犹认管弦声,噤㾕馀寒酒半醒。 〇霞觞:唐·武平一《奉和立春内出彩花树应制》诗曰:欣逢睿藻光韶律,更促霞觞畏景催。 霞:谓仙酒。汉·王充《论衡》卷七《道虚篇》曰:曼都好道学仙,委家亡去,三年而返。家问其状,曼都曰:去时不能自知,忽见若卧形。有仙人数人,将我上天,离月数里而止。见月上下幽冥,幽冥不知东西。居月之旁,其寒凄怆。口饥欲食,仙人辄饮我以流霞一杯。每饮一杯,数月不饥。晋·王嘉《拾遗记》卷一曰:炎帝时有流云洒液,是谓霞浆。服之得道,后天而老。 以为酒杯上之纹饰,亦可通。南朝梁·刘孝绰《江津寄刘之遴》诗曰:共摛云气藻,同举霞纹杯。 滟滟:形容盈满。唐·李群玉《长沙陪裴大夫夜宴》诗曰:泠泠玉漏初三滴,滟滟金觞已半酡。 为寿:《汉书》卷一上《高帝纪》上曰:庄(按,项庄)入为寿。唐·颜师古《注》曰:凡言“为寿”,谓进爵于尊者而献无疆之寿。 〇浓:谓浓墨。 染:濡染。谓毛笔饱蘸墨汁。 吟毫:写诗词时所用之毛笔。宋·胡宿《寄题公仪西溪》诗曰:更助吟毫无限思,落霞犹共夕阳低。 〇题醉袖:谓伊人醉后,我题诗词于其衣袖也。 〇百意:百般情意。南朝梁·江淹《横吹赋》曰:断绝百意,缭绕万情。 分携后:分别后。携:携手。宋·晏几道《采桑子》(白莲池上当时月)词曰:黄花绿酒分携后,泪湿吟笺。 〇不胜风月:宋·范公偁《过庭录》曰:刘贡父知长安,妓有茶娇者,以色慧称,贡父惑之。事传一时。贡父被召造朝,茶远送之。贡父为夜宴痛饮,有别诗曰:画堂银烛彻宵明,白玉佳人唱渭城。唱尽一杯须起舞,关河风月不胜情。 两厌厌:贺铸词别首《石州引》(薄雨初寒)曰:枉望断天涯,两厌厌风月。厌厌:形容精神萎靡不振。 〇年来:近年来,一年来。 伤春瘦:欧阳修《玉楼春》(金花盏面红烟透)词曰:也知自为伤春瘦,归骑休交银烛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