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月秦安郑川赏桃花 时序千林秀,河阳一县花。 偶随贤者后,忽过赤松家。 静对逢仙树,闲从掷果车。 悠悠情未尽,归袖惹红霞。 【林从龙评】颔联用流水对,笔调灵活;以“归袖惹红霞”作结,紧扣云蒸霞蔚之桃花,觉余音袅袅。 【侯孝琼评】诗词很见功底。『郑川赏桃花』一首,清游胜赏,味似淡而弥长。 开封包公祠 刑赏公心断,威仪凛素霜。 楼亭通大殿,宝剑惜精钢。 直道青天阔,清心碧水长。 丰功垂万古,天地共流芳。 【侯孝琼评】甚好。颈联上下句跳跃大而含孕丰。 瘦恭陵 华表景山壮,唐恭号此陵。 衣冠迎石马,狮虎扑雄鹰。 远志虽中没,英风欲上腾。 还羞茍活者,天地一秋蝇。 【尹贤评】唐高宗第五子李弘性仁孝,为皇太子,不幸英年早逝,高宗以天子礼葬,号恭陵。诗颔联写陵墓景象,含有一股英气,与颈联议论相应相成,使人过目难忘。 黄河乘舟望广武古战场 河舟时远望,广武战场开。 风云龙虎斗,鹅鹳阵营摧。 英雄惟泣血,竖子竟传杯。 故垒萧萧晚,斜阳马啸哀。 【熊盛元评】“英雄”一联,寄慨无端。结句境界凄迷,似真似幻,引人遐思。 过北岳悬空寺 雄奇楼阙在,宝寺出云空。 翠谷霞光度,丹崖鸟径通。 凭栏思圣哲,长啸卷天风。 北岳还临眺,心驰碧海同。 【陈仁德评】气象雄奇。 游可泉 世事原无定,何方觅故居? 溪流珠玉润,鹿远古槐疏。 春韭清风圃,夕阳芳草庐。 依依景如昨,还自读吾书。 【周济夫评】冲淡有味。 河曲娘娘滩 闻道黄河渡,遥通薄氏滩。 汉风想文帝,至治启文鸾。 苇叶一围密,杨枝八月寒。 登舟瞻古庙,天地路长宽。 【赵迪生评】典雅空灵。 ![]() 秦始皇墓 绝地山陵起,风霜暗夜台。 升沉三曜毕,流转七星回。 兵马雄遗俑,云烟殷地雷。 东临望海处,碧浪渺蓬莱。 【天许评】笔势纵横捭阖,特别是结尾,归结到仙道难求,有微嘲,有怅然,意蕴丰富,含蓄不尽。 另外,第五句,雄遗俑,把雄字理解为副词,则大佳。但看第六句对仗处,却不是。总体瑕不掩瑜,推优。 谒张宪墓 遥闻撼山易,嗟尔岳家军。 北伐震河洛,南风卷塞云。 何堪狱内见,此际日中闻。 还向金城祭,霜林对野曛。 【王震宇评】“南风卷塞云”,烘染自足。第三联属对稍觉艰涩,以景语结甚好。 庙会观剧 万山回抱处,寺庙起高台。 陇水经天疾,秦声动地来。 群流通岭表,酒旆出岩隈。 同乐人天际,兴亡陡觉哀。 【大涵雪野评】首联言寺庙地势,二三联写地域、庙会及环境;从陇水、秦声看,应该是陕西地方庙会;尾联写观剧。诗有杜诗章法气象,然第五句“群流通岭表”略有歧义,岭表即岭外,多指岭南地区,如“群流”指的是各地游览庙会的人群,“通岭表”可解;如指水流则意不通亦和第三句意近。 【苏俊评】气格浑成,有唐人气象。中二联对仗工整,可知作者于工部五律必有深研。 秋 林 南山日在眼,即此茂林幽。 古木夹人径,霜枫满巘邱。 松涛飞瀑响,柳线带星柔。 自可岩扉宿,羲皇梦共游。 【梦烟霏评】自有从容气度,颔联见古雅气。颈联对句巧了些。 麦积山 麦积钟灵秀,危崖绕紫霞。 高空悬彩塑,大地绽香花。 幽谷流泉细,深山树影斜。 怡情心自足,何必觅仙家! 【何其三评】开篇明旨,以“秀”“危”为基调,逐步展开,镜头由高至低,由远及近,由宏大到细微,一丝不乱,铺陈有序,章法井然。 赋 别 虞姬醉对楚声多,铜雀台高锁翠娥。 易水萧萧悲击筑,银河滚滚怨生波。 秦川织锦花无色,汉殿悲歌舞带戈。 南浦清晨谁折柳,葛巾有道送鸣珂。 江 市 万顷瑶田奈尔何,高天俯视大江波。 千帆云集知商埠,半夜娇吟是粉娥。 酒醉罗帐长袖舞,香涂金屋彩云歌。 玉楼遥耸兵戈密,鏖战元多两面魔。 【熊盛元评】二首俱佳。尤喜“易水萧萧”一联。义山『泪』诗瞠乎其后矣。兄诚高手也。惟歌戈多魔在一句中声音稍哑耳。 【陈仁德评】两律均佳,俱见功力。 孟春雪夜 春风一夜到天涯,催放寒梅万树花。 天户遥疑香雪海,凭轩欲泛聚仙槎。 秦衢车辙碾痕过,陇水波涛带璐斜。 入蔡鏖兵昔年事,何妨飞盏醉流霞。 【黄有韬评】诗佳,尤以其中二联最引人入胜。 读《苏东坡全集》① 万顷汪洋苏海涛,峨嵋山色岭南舠。 高门漫道出三杰,巍阙犹能显六韬。 终古四家铭汉史,临兹一梦想雄毫。 遥望独立九天上,俯视人寰多俊髦。 注:①诗成重览,觉数目字颇多,万也,三也,六也,四也,一也,九也,吾岂算博士乎?何以数字词如此之多也!然自爱此诗,不忍更改之,真如山鸡临渌水而自照毛衣,顾影徘徊,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木公评】三也,六也,四也,一也,九也――尚有独也多也,准数目字也。考『早发白帝城』,四句四个数目字,再加一个准数目字重,并不妨碍其为千古名篇。 中秋望月 丹桂金风爽,青霄玉镜悬。 凭栏望何极,犹忆子猷船。 【熊盛元评】风神淡远。 陈仓送别 河曲遥连陇,山危远向秦。 无论去与住,俱是未归人。 【安全东评】依稀唐音。 南 山 不上南山久,仙桃空自花。 今宵一轮月,昨夜落谁家? 【雷海基评】下联富想象力,月亮下落到谁家了?广阔的空间,各种的结果,任读者想象。 【王跃东评】从看花引叹到看月生叹,如此反复却生出不尽味道。好诗! 【郭培友评】以不上反衬“仙桃”的存在,一“空”字令人产生诸多情思。昨夜、今夕并置对比,形成呼应。尾句“昨夜落谁家”,月本无主,这一问属尾部留白,使诗蕴藉,同时给读者留有想象空间,从而增大了诗的密度。 郑州开襟亭 醉上高亭胆未寒,中原浩气画中看。 山溪一路元无雨,静听松风梦里弹。 【何其三评】上两句作雄壮之词,下两句为轻灵之语,只为有壮词作铺垫,方有后面开襟之后的豁达,虚敲实应,照应自然。 天涯孤旅 锣鼓声闻天地宽,高城歌舞万人欢。 荒寒独步人不识,杕杜徒吟泪暗弹。 【刘灿华评】前两句描绘热闹都市场景,后两句刻画个人孤独处境,两相对照,强化天涯孤旅的寂寥。“杕杜徒吟”巧用『诗经·杕杜』的典故,表达孤独无依,使诗的情感表达含蓄蕴藉,增添文化底蕴。 景山公园远眺 高登云天际,神京入望来。海水多浩渺,楼阁自崔嵬。广场人隐约,街道车迟回。景山多花树,平地绣成堆。天上好风日,地底兴云雷。连楼若波浪,奔涌向东催。送目游南海,想象到瀛台。光绪幽禁罢,空负济时才。百年辛酸史,思之令人哀。一声雄鸡唱,神龙起尘埃。放眼星空际,弛心世界杯。雄图付实践,特区为我开。孟轲好说义,刘晏善理财。“大锅”沉水底,贫穷安在哉!春风送花雨,锦绣待剪裁。但见金光下,瑞气笼蓬莱。 【侯孝琼评】新歌古调,粲然成章。 洛阳诗会赠袁第锐先生 阳春惠风畅,金城传錦笺。忽尔洛阳遇,共瞻雨花天。友谊名宾馆,谈笑尽才贤。俯聆音韵论,高咏秦陵篇。诗词得三昧,雄谈惊四筵。还瞻佛寺古,更上嵩峰巅。空山碧如洗,野花红欲燃。来车入远树,去鸟向青烟。乘风向伊阙,香山听流泉。低徊琵琶曲,但见高人眠。千佛笑向我,手拈五色莲。佛法输神法,此恨何时填?清波泛游艇,碧水响潺湲。遥望牡丹城,兴若紫霞仙。赤日下河洛,逝水忆流年。一别何时遇,惜此李膺船。 【尹贤评】首言相遇,次序同游,结以惜别,一气流注。出语劲而婉,多情致。『而庵诗话』云:“作古诗最忌拖曳,复忌痛快,拖曳则冗长,痛快则罄尽。”此诗无拖曳痛快之弊,有含蕴多味之妙,应是一成功之作。 史前古遗址大地湾感赋 连翩起宫室,遗址见山隈。八月秋风里,潇洒望中来。恍见原始人,三五聚成堆。花叶蔽形体,山洞避风雷。云散见白日,风轻落黄埃。石箭穿林莽,围猎野兽回。平分青天下,烹调碧云台。火光耀山壑,畅叙有好怀。雨送春秋去,霜落草木摧。足膝生苔藓,首面披松煤。柳絮飞白雪,淡香笼红梅。非但饥馁苦,更有冻伤灾。茫茫寒天下,望望使心哀。古人生活史,今朝为我开。花纹雕陶器,流霞失残杯。形神化元气,锅灶余寒灰。清流料宛转,山道正迂徊。逸想凌霄汉,时期济世才。企业方奔驰,草树又移栽。予之为国宝①,前途锦绣裁。 注:①『管子』:“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 【尹贤评】大地湾遗址在作者故乡甘肃秦安县境,其规模与考古价值均可与西安半坡遗址相媲美。出土文物八千余件,有石斧、石瓮、鱼标、箭头等。作者不作散文式的论述,而以诗人的笔触,轻灵地描绘出原始人低下、简单而又艰难的日常生活,使读者亦恍然如见,并觉诗意盎然。具有五言古诗特有的一种神骨气味。 墨 镜 宇宙蕴万象,人寰何所之?触目红尘起,漫道碧水滋。银海多滉漾,玉树感柯枝。愿以墨镜色,与世两分离。虽多迷离态,乐此恍惚姿。光热为之减,驰骤即忘疲。吾心固守内,他人不能窥。是非逐日减,兰蕙还在兹。五岳亦神荡,三山采秀芝。内宁则神聚,外去终不疑。养吾浩然气,将为鹏运资。动静得其所,守正人谓奇。缘此神秘感,吾自得天颐。 【孙群评】思路开阔,善于发挥,能放能收。 秦安可泉庙会戏台漫咏① 可泉名胜地,可泉自奔流。可泉迹犹在,可泉仰前修。烟火井邑聚,垂丝杨柳柔。农闲酬天地,剧台享天休。秦腔斯一吼,郿鄠亦己讴。明清殊倏忽,于今总悠悠。高台明教化,广众乐春秋。观演或入剧,哀乐与尔俦。剧台至今在,道具岂待周。扬鞭即走马,推门即上楼。真中元有假,假中真亦留。参透此中意,放心总能收。 注:①可泉,位于秦安县城南二里,为先祖明胡可泉(缵宗)公幼年读书与晚年归隐著书之处。其官至治河都御史,著有《鸟鼠山人集》等,为明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与水利学家。 【王十二评】扣题严谨。一气流转,一韵到底。真假、虚实、今昔、大小、内外、多少……皆在其中,存乎一心。 黄河曲 黄河怒吼撼惊雷,喷流射电万里来。源远青藏星宿海,直指东溟去不回。华夏文明摇篮曲,千年历史天上哀。高峡明湖善发电,城乡灯明光似霰。工农生产日辉煌,珠楼禾稼何灿烂!卦画天地渭川流,龙负河图洛水焕。龙门鲤鱼云水飞,英烈风流书黄绢。一曲悲歌黄水谣,血泪奔流浪滔滔。风陵古渡歼骄虏,神州大地涌激潮。花园口昔洪水流,豫东苏北古今愁。狂飙漫卷中原日,哀鸿遍地夜月幽。一唱雄鸡长夜曙,三门枢纽喷珠雾。堤防千里伏蛟龙,洛妃九天散花露。翩若惊鸿下翠微,春驻赤县彩云飞。笙歌吹入五云去,遥望天涯一启扉。 【侯孝琼评】开合排宕,波澜迭起,俯仰今昔,意入风骚。 幻影水滴人 世界微尘复变幻,须臾变灭如惊电。辽鹤归来绕柱飞,刘阮桃花何绚烂!庄蝶反复知谁真,夏虫隔冰亦堪羡。而今科技日翻新,科幻忽惊水滴人。自是精灵翩跹舞,还笑跳跃若凤麟。舒花绽李陇右夜,袅杨颤柳渭水春。空中翻腾孰能比,一片虹光照寒水。疑是嫦娥出广寒,还羡飞天舞袖起。一来一往若有情,相视而笑技艺精。名闻神州三五夜,驰骋寰宇百万城。恍疑牛女隔河渡,漫梦梁祝化蝶惊。欣悦润物与物化,济世滋物真无价。愿君心同小精灵,潜滋万类无冬夏。秉此天地大德心,滴水成溪江海深。地气为云天气雨,若听流水伯牙琴。 【王跃东评】一首古风入目即惊叹,引领读者在作者精心构造的世界中畅游。画面生动鲜活,而且立体,让人感觉这些画面不仅是对视频的演绎和再现,更是一种补充和外延。设象奇美,立意深刻,联想天马行空,不失为一首佳作! 同桌尔 陇水奔流多洲沚,旁有名园依云起。亭桥曲榭类蓬莱,柳绿花红多旖旎!有女歌舞日如花,偶或观之但仰止。忽见罗裙迎上来,相逢一笑同桌尔。昔忆小庠桃李春,泥桌并坐同街人。虽知名姓徒为尔,但听歌声响水滨。分桌俨若三八线,但考高分守本真。越界侵区时或有,怒目相视俨攻守。语侵不让灌夫名,怒骂真如斗鸡狗。一时偶语知吾师,双双罚站颓门楣。初怒终怜还自笑,纵是沧海一舟迟。天人感应忽如醴,还成命运共同体。偶有糕点窃相分,面当难题亦同礼。六载流光如逝波,各奔东西奈尔何?甘辢苦辛尝世味,浮沉奔走隔烟萝。一去倏忽数十载,繁霜两鬓负重多。宁期此地忽相遇,相遇茫如坠烟雾。握手巳觉此生迟,相对欲语知何处。昔日一语霞生颊,今道千言泪奔注。世事波翻星霜迅,无可奈何人言命。百丈危峰纵可攀,三尺小儿唾廉蔺。茫茫世途两相分,挥手陇水空氛氲。相望轻车南去远,一天花雨落纷纷。 【贾丽杰评】这首古风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长卷,以细腻笔触描绘就了与同桌之间跨越时光的深厚情谊,见笔力。开篇的山水园榭,勾勒出梦幻似的相逢之景。同桌间从初过的惊鸿,到相处时的争执嬉闹、互助互学,桩桩件件,满是纯真。时光匆匆,分别的无奈,重逢的恍惚,在今昔对比中尽显。诗人巧用典故,为同窗情添一抹厚重,让人读罢,也不禁怀念起那段回不去却又无比珍贵的年少时光。 点绛唇·长山秋怀 我素悲秋,今年还踏长山路。惊风玉树,落叶飘零去。 望断孤鸿,渺渺云烟处。愁无语,自伤迟暮,珠泪凝朝露。 【尹贤评】醇雅,蕴藉,具有词之本色。 念奴娇·雁门关怀古用萨都喇韵与中镇诸子共赋 雁门雄隘,任朔风吹尽,古今英物。指点汉戎分界处,剩有荒城颓壁。紫塞咽笳,黄风严阵,枪戟明如雪。征鸿声里,销残奕世奇杰。 胡服骑射从容,长城楼堞,荒草连山发。野戍无言思李牧,夜冷寒星明灭。万里王嫱,三关老将,霜染征尘髪。伴人无寐,商声摇落孤月。 【傅义评】苍凉悲壮。 八声甘州·读蔡厚示刘庆云教授『双柳居序跋集』 忆昔年豫粤落花天,两度共遨游。赏黄河风浪,珠江画舫,旖旎芳洲。挥手飞鸿南北,明月照高楼。惟见楼前水,日夜东流。 闻道闽中风物,正帆扬东海,月朗中秋。信榕阴浓蔽,双柳接云柔。见纷纭、旧章新句,渡沧溟、蓬岛自藏舟。凝望处,瑞云菡萏,光耀斗牛。 【彭瑛评】此词接踵豪放一派,纵横恣肆,挥洒自如,间杂清新浓丽之句,情节引人入胜,修辞不让古人今贤,大作也。 绮罗香 木叶惊秋,宫蛩唱晚,万里江山低度。露冷蒹葭,客梦又萦愁雾。月朦胧,孤影山村;花敧侧,疏星岩树。甚荒原、断井颓垣,独寻黄叶别时路。 临朝更吹暗雨,羞见清流照镜,尘颜如许!燕去烟凝,犹记相携南浦。似游丝散聚,辽天漫织作,一天愁绪。但徘徊,渭水东流,凭高听自语。 【熊盛元评】律守梅溪,又熔铸清真、白石笔意,允称本色之词。 【李静凤评】不尽低徊,深得婉约之旨。 高阳台·小春① 夜露凝霜,晴枝脱叶,朔风渐近清寒。稍隐蛩声,还惊雁阵飞鸾。遥观原崿连苍翠,听鸟声、乍到朱颜。更凄然,夕山残照,衰草荒烟。 犹寻紫萼心难尽,想忧系斜曲,蝶梦西园。漫道枫红,如今乱点愁边。无心再续烟花梦,掩山扉、小醉微欢。恐开轩,风雪茫茫,灞柳珊珊。 注:①夏历孟冬十月,天气尚暖,人称小阳春。 【李静凤评】贴切雅驯。小醉微欢,恰写尽小春微醺之意,亦人生有限之叹也。 念奴娇·春夜羁旅 东风万里,正柳眉桃靥,燕嗔莺嘱。十二阑干烟火灿,照破乱山如簇。孤馆愁凝,高城思滞,倦旅何曾足。渭云秦树,有人还倚空绿。 堪恨芳序多违,鹧鸪声里,春事催箫促。短鬓尘襟浑未洗,负了故园醽醁。客路星稀,家山月暗,谁弄桓伊曲。归期还数,客怀争奈幽独。 【池健评】词风婉约,侵透羁旅愁思。上片“乱山如簇”之喧嚣与“孤馆凝愁”之沉寂形成空间张力,化用秦观“可堪孤馆闭春寒”而更具动态。下片“鹧鸪声里,春事催箫促”与“客路星稀,家山月暗,谁弄桓伊曲”,将春日生机与游子悲情融于一炉,皆为妙笔。得宋人羁旅词之三昧,于传统框架中翻出新意,堪称当今佳作。 蝶恋花 梦入桃源临古渡,陌上相逢,疑有花千树。明月多情窥洞户,珠帘不碍呢喃语。 一霎清明三月暮,寻得春来,谁道春归去!已是娇嫞无意绪,那堪又下潇潇雨。 【康俊英浅析】全词以「蝶恋花」为引,实则借花喻人,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留恋,以及面对美好易逝、现实无奈时的淡淡哀愁。「梦入桃源临古渡」以梦境开篇,营造出一种超脱现实的意境。「陌上相逢」将读者带入一个具体的相遇场景,实现从梦境到现实的过渡。「明月多情窥洞户,珠帘不碍呢喃语」通过月光的「多情」与珠帘后的呢喃细语,展现了情感的温馨与亲密。而「一霎清明三月暮」一句,以时间的流逝暗示情感的变化,从春日的明媚转至暮春的凄清,为下文的情感转折做了铺垫。「寻得春来,谁道春归去!」通过反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惊讶与不舍。「已是娇嫞无意绪,那堪又下潇潇雨」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以「娇嫞无意绪」和「潇潇雨」共同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深化了哀愁的主题。「已是娇嫞无意绪,那堪又下潇潇雨」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这两句不仅通过「娇嫞无意绪」直接表达了主人公情感的失落与淡漠,而且通过「潇潇雨」这一自然景象的加入,进一步渲染了哀愁的氛围,使全词的情感表达更加深沈、动人。同时,「潇潇雨」也象征着外界环境的无情与不可抗拒,增强了全词对美好易逝、人生无奈的感慨。 编辑/章雪芳 审核/小楼听雨 校对/冯 晓 声明:投稿视为授权本平台刊发,出版等权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