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野合”而生的孔子

 济宁文学 2025-04-30 发布于山东

济宁文学

「济宁作家原创作品 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

孔孟之乡 | 礼义之邦 |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野合”而生的孔子

作者:杨恒坡

                                
公元前551年,阴历八月二十七,鲁国昌平乡陬邑,一个男孩降生了,这就是孔子。当然,也有人说孔子诞生在夫子洞,不过这个说法附会的成分多。凡大贤大哲,总会有异于常人之处,这是人之常情。按常理推断,孔子应该是生于陬邑的。陬邑即今曲阜市尼山镇鲁源村。

位于邹城市的颜母祠

记载孔子生平,最全面、最权威、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了。不过在孔子家庭出身方面,司马迁同样语焉不详,只用了“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十一个字,留给后人无数的猜想。到底什么是“野合”?野外交合?年龄悬殊而不合礼仪?非礼制婚姻流程(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的“六礼”)?……可谓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只要结合《黄帝内经》,结合《黄帝内经》上部《素问》里的《上古天真论》,问题或许可以迎刃而解。

《黄帝内经》虽然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但它无疑是对远古时期生活在神州大地上的中华先民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上古天真论》是《黄帝内经》的第一篇,其中对男性、女性生命周期的认识影响深远。在论述男子生命周期时,《黄帝内经》有这样的文字: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

就是说,到了八八六十四岁,男子几乎丧失了生育的能力。


女子呢?

女子丧失生育能力的年龄是七七四十九岁。

以前计划生育工作抓得紧时,村里大喇叭经常喊:“四十九岁以下的育龄妇女,请到……”即因为此。四十九岁以上的,很难或者说几乎不会怀孕、生育了。

叔梁纥与颜征在结合时,叔梁纥66岁,颜征在16岁。一个超过最后生育年龄两岁的男人与一个正处于生育年龄的女性结合,显然是不合礼法的,是“野合”。司马迁的“野合”,可能意即指此。在对“野合”的众多猜测里,这个猜测可能是最简单、最有道理的,同时也是最好理解的。

但愿如此!

《黄帝内经》

我常常想,怎样的勇气与胆识才能让一位十六岁的少女做出如此选择?据《孔子家语·本姓解》记载,老父亲颜襄问三个闺女哪个愿嫁给白发苍苍的叔梁纥时,“二女莫对”,只有最小的颜征在说:“从父所制,将何问焉?”叔梁纥是鲁国著名的武士,勇冠三军,曾有过手托千斤城门让鲁国士兵及时撤退以避免全军覆没的壮举。谁料想叔梁纥晚境却如此凄凉,连个像样的继承人都没有!叔梁纥发妻施氏,生了九个闺女;纳妾后虽有一子(孟皮),却有足病,不能充当合格的继承者。眼看一天天老去,叔梁纥心急如焚,无奈硬着头皮向老朋友颜襄求助。颜襄是饱读诗书之人,自然同情叔梁纥的遭遇,才有了刚才的那一幕。强扭的瓜不甜,开通的颜襄不能逼着女儿嫁给叔梁纥,但乖巧的颜征在知道父亲的心思。她用自己的牺牲成全了两个年老的男人。

接下来的路当然不好走。孔子三岁时,父亲叔梁纥去世,不久颜征在就带着年幼的孔子离开陬邑,到了曲阜城里定居。颜征在应该与叔梁纥近亲属几十口人的关系都是很差的,一大家人恐怕都看不起这位叔梁纥的“野合”之妻。在后来的言谈话语里,孔子从来没有提到过自己的九位姐姐、姐夫及数十位外甥、外甥女,但可以看得出来孔子对哥哥孟皮的感情还是很深的;孔子对侄子孔蔑、侄女孔某同样感情很深。在孔子的教导下孔蔑很成器,成年后曾为官一方;侄女成年后因兄长孟皮已去世,孔子做主把她嫁给了德行高尚、孔门七十二贤之一的贵族子弟南宫适(kuò)(孔子的女儿嫁给了平民子弟公冶长)。但仅此而已。其余的众亲属,都与孔子母子俩不相往来。三十四岁那年,操劳了一生的颜征在溘然长逝,留给少年孔子无尽的悲哀……


2019年3月,在会见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时,总书记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是何等的气度,又是多么崇高的精神境界!我觉得孔母颜征在同样是抱着“我将无我”的心态嫁给叔梁纥的。只要能有好的结果,“我”又算得了什么?相反,能为此而付出,是人生之大幸!一百年前的1925年,鲁迅与许广平定下终身。近二十岁的年龄差距,身份地位的悬殊,双方家庭的反对,世俗鄙夷的目光……这些都没有什么。许广平说:“不自量也罢!不合法也罢!这都于我们不相干,于你们无关系。总之,风子(指鲁迅先生)是我的爱……”能把当时心意沉沉甚至一心向死的鲁迅先生解救出来,是许广平最大的心愿,因为鲁迅先生对于中国是重要的。许广平不惜做了柴米油盐的家庭主妇。事实上,许广平是极有活动能力的。在天津读书期间,许广平就做了《醒世周刊》的编辑;女师大风潮时,许广平是学生自治会成员,与刘和珍等一起领导了学生运动。但抱定了“我将无我”的信念,许广平抛弃了世俗的一切,坚定地与鲁迅先生走到一起,谱写了一曲爱情的传奇。许广平就是两千多年前那个有胆有识的女子颜征在,用了一世的牺牲,托起明天的太阳,照亮了中国人前进的道路……

所有“我将无我”的人,都值得被历史铭记!

作者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