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是起夜小便是怎么回事呢? 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脾肾两虚了。 脾主运化水湿,脾能调节人体的水液代谢,脾虚了,就不能正常运化水湿。 肾主水,负责调节全身水液的平衡,如果肾阳不足了,就无法固摄尿液,进而出现尿频,尤其是中老年人,往往夜间起夜频繁。 基于这两种情况,我们分享一个中成药解决——肾宝合剂。 其组成共二十二味药: 蛇床子、川芎、菟丝子、补骨脂、茯苓、红参、小茴香、五味子、金樱子、白术、 当归、覆盆子、制何首乌、车前子、熟地黄、枸杞子、山药、淫羊藿、葫芦巴、黄芪、肉苁蓉、炙甘草。 补脾用了五味药: 红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黄芪。 红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组成了四君子汤,这是专门调理脾胃虚弱的一个方子,能够健脾益气、改善气色、增强免疫力。 黄芪益卫固表,黄芪是补卫气的,卫气循环于皮肤肌肉之间,在人体的体表形成了一个保护层。 四君子汤和黄芪一护里、一护外,强强联合。 补肾,我们侧重点在于补肾阳,因为阳气有固摄的作用,能够将人体的体液固定在体内,防止其外泄,而肾阳是一身阳气的根本。 补肾阳用: 肉苁蓉、淫羊藿、葫芦巴、蛇床子、补骨脂、小茴香。 这六味药都可以温补肾阳,肾阳足了,固摄有力了,小便就不会频繁了。 但肾阳不能单独补,补肾阳需建立在补肝肾精血的基础上,因为阳代表着热量,是身体内的动态功能,阴代表着滋润,是身体内的静态功能,阴阳平衡是息息相关的,补阳不滋阴的话就会导致阴阳失衡。 而我们补肝肾精血,就是在滋阴。 熟地黄、制何首乌、枸杞子、菟丝子、山药、当归、川芎。 熟地黄、制何首乌、枸杞子、菟丝子这五味药都可以补益肝肾,山药是益气养阴的,当归补肝血。 川芎活血行气,既疏通气机、又促进血行,加入川芎使得补而不滞。 接着,为了加强疗效,我们又加入了三味固涩的药。 五味子、金樱子、覆盆子。 五味子可以收敛固涩,金樱子可以固精缩尿,覆盆子可以益肾固精。 最后用一味车前子。 为什么用车前子呢?因为有补就得有泻,“补”的目的是增强体质,“泻”的目的是清除体内过剩的病理产物,所以这里用车前子清除体内的湿邪和热邪。 肾宝合剂:调和阴阳、温阳补肾、扶正固本,用于腰腿酸痛、精神不振、夜尿频多、畏寒怕冷;妇女月经过多、白带清稀。 版 | 权 | 申 | 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