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血压、血管斑块与血管狭窄,是困扰现代人常见的血管疾病,它们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其根源在于人体阴阳失衡、气血失调。 从中医角度来看,肝肾亏虚是高血压发病基础,痰瘀互结是关键环节,而肝阳上亢则是引发头晕、头痛等症的直接原因。 肝肾如同人体的「先天之本」,肝主疏泄,肾主藏精。当肝肾亏虚时,肝阴不足无法制约肝阳,就会导致肝阳上亢,出现眩晕、耳鸣等症状;肾阴亏虚则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加速脂质沉积,形成血管斑块。 与此同时,脾虚失运则会导致水湿代谢失常,聚而成痰,与瘀血相互搏结,进一步阻塞脉络,加重血管狭窄。 今天通过一则案例给大家讲一讲如何降血压,化斑块,通血脉。 曾接诊过一位58岁的患者,王女士。因反复头晕、头痛、胸闷2年,加重伴左侧肢体麻木1个月前来就诊。 王女士高血压5年,长期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但血压控制不稳定(150-160/95-100mmHg)。颈动脉超声提示双侧颈总动脉斑块形成(右侧最大斑块 1.2×0.4cm),椎动脉狭窄约40%。 面色潮红,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辨证:肝肾亏虚、痰瘀阻络。 针对这一证型,我通过会采用「平肝通络汤」加减配伍: ![]() 见方:天麻、钩藤、石决明、丹参、川芎、地龙、制半夏、茯苓、泽泻、牛膝、生山楂。(一人一体质,具体用法用量需经专业中医师辨证调配) 整个方子从4个方面降血压、化痰浊、软化血管斑块。 1、平肝潜阳:天麻、钩藤、石决明专入肝经,平肝息风,重镇潜阳,迅速缓解头晕、头痛症状。 2、化痰通络:制半夏、茯苓、泽泻健脾利湿,化痰浊;地龙、川芎活血通络,改善微循环。 3、活血化瘀:丹参、牛膝、生山楂养血活血,化瘀散结,软化血管斑块。 4、滋补肝肾:牛膝、生山楂兼补肝肾,标本兼顾。 ![]() 效果如何呢? 1周后,王女士头晕、头痛症状明显减轻,血压降至 135/85mmHg。 3个月后复查颈动脉超声,斑块体积缩小至 0.8×0.3cm,椎动脉狭窄改善至 25%。 6个月后随访,血压稳定在 120-130/75-85mmHg,肢体麻木消失,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高血压、血管斑块与血管狭窄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只盯着指标而忽略了身体的整体调理。中医通过调整阴阳平衡、化痰祛瘀,不仅能改善症状,更能从根本上逆转痛点。 今日话题:#高血压用中药能调好吗? #血管斑块怎么消 ![]() 写在最后 ![]() 我是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脑血管专家王玉民,临床40余年,擅长:高血压、低血压、血管斑块、血管狭窄、脑梗、脑积水、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如果你也有上述困扰,不知道自己体质及舌苔情况、报告单看不懂等问题,加下方二维码,把你的情况说一说,我帮你辨证调理,给出具体调理方案。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点个“在看”吧 ![]() ![]() |
|
来自: 扫地僧一一 > 《5108、中医治低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