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边界 不要用力走向任何人 处事无非人心,谋局无非人性。 人际交往中,我们时常会收到一种「被压迫」的感受。 可是,对方既没有摆出趾高气扬的态势,也并非说话来势汹汹,这种压迫感从何而来? 这就是被人性操纵后悄无声息的拿捏。 要想不被拿捏,就要时刻做到— —保持边界感,不要用力走向任何人。 什么是边界感? 边界感就是人与人之间保持一杯水的距离,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水永远不会喝腻,糖吃多了却会越吃越腻。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失去分寸和原则便容易被人掌控。 所谓心理边界,就是从心底里让你的事归你,我的事归我。 你要知道,什么是你的,什么是他的。你在你的范围内做事,他在他的范围内做事,如果要跨越边界,就需要展示出你的原则,分清楚你的底线。 另一个层面上,边界感的本质,是对所有权的认知。 我们很容易分清楚某件物品的所有权,比如这个水杯是我的,那台电脑是你的。 但是,大多数人对时间、空间、隐私、权利等,这些无形的东西的所有权分不清楚。 这就导致在与他人相处时感受到一种压迫,实际上是一种「自我边界被他人意愿所干涉、内心被扰动的感受」。 那么,被人拿捏通常有哪几种表现? 1.对方占据话题的完全掌控权 你会发现对方会选择性的回应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能在回应过程中轻松将话题转移回自己想讨论的话题,也就是能牢牢把控对话题的方向。 2.对方会提出要求或建议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与对方谈话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经常处于接收命令的角色,也就是对方会提出一些小要求要得到你的帮助或认同,你难以拒绝又顺理成章地揽下,使得你们的关系转变为命令者和接受命令者。 3.总占据评价的主体位置 对方在得到你的回应后并不会感激你的认同或帮助,而是以一种点评你的方式出现,甚至提更多要求,进而形成一种隐性控制,最终让你处于一种弱势位置。 人性是什么?人性是有时你很好,但是依然还是会被讨厌、被欺负。 因为你身上有他们没有,但是又渴望拥有的东西。 要让人尊重你,第一就是要尽早建立自己的原则。 因为慕强是人的本能,欺软怕硬是人的天性。有底线、有原则、有个性的人反而更容易受到尊重。 1. 别人不会平白无故对你好,也不会随随便便对你好。每个人所说的话和背后真实的行动,都有他的目的和意图。 你被什么保护,就会被什么限制。 很多人喜欢打着为你好的幌子,让你言听计从,从而实现对你的控制。猪到死都不明白,要杀它的人和喂养它的人是什么关系。 正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大树底下不长草! 2. 有些时候,刨根问底的打听绝对不是关心。 记得我有个朋友,总是喜欢时不时冒出来问一下我的近况,包括从我的住房、我的交通、我的工作到刨根问底到我一个月花销多少,买些什么再到目前存款等等。 事无巨细,你透露一寸,她就追问一尺。 尤其是一个人在你失败的时候刨根问底的关心,多半不是真心。他可能一边打听着你的经历,一边挖掘茶余饭后的笑料。 人性就是:表面打着关心你的名义,背后在你的伤口上疯狂撒盐。 3. 要读懂别人话的背后的意思。 有时候,话不说透是为了给你留面子,你就不要当个傻子,要揭开面纱。 成年人的潜台词,又浅又深: 我配不上你,就是你配不上我; 你是个好人,就是你什么都可以帮到我; 真的不是因为钱,其实就是因为钱; 我们适合做朋友,就是我看你不顺眼…… 4. 透明人是永远不会受人重视的。只有你自己先主动说出来,别人才会优先去考虑你的感受,哪怕是分蛋糕也会想着多分你一点。 永远不要当个透明人,也不要轻易被人激怒。因为人在愤怒时智商会降为0。 如果你经常把别人的感受,凌驾于你自己的感受之上,那么你做任何事情,都会瞻前顾后。而有心人同样也可以利用你这个人性的弱点去欺负和拿捏你。 如何提高自己的博弈能力? 那就是不要自证,谁质疑谁举证,跳出自证的圈子,把举证的责任抛给对方。 四句话总结为: “谁主张谁举证,证据在哪?” “你这么清楚,是不是经常这么做?” “你用这种方法试探过多少人?” “我需要得到你的认可吗?” 怎样不被人拿捏?总结为以下六点: 1.保持自我价值感,有观点,有态度。 2.不轻易亮出自己的底牌,保持神秘,也没人敢背地里随意试探你。 3.只吸引不讨好,不要对谁都笑脸相迎,你有权拒绝任何人。 4.拒绝别人时要干净利落,果断直接,多犹豫一秒就显得你没底气。 5. 说话别怕冷场,敢于停顿,敢于沉默,敢于谈崩,敢于让对方不舒服,然后就没有人敢小瞧你。 6.可以善良,但不能软弱,你的善良必须要带点锋芒。 一个人再强大,也无法完全改变另一个人。因为改变自己是神,改变别人却是神经病。 不改变别人,但也不要被人拿捏。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工作,边界感都非常重要,很多让人不舒服的举动,通常都是因为对方越了界。 所以,做事要有红线思维,比如什么忙是一定不能帮的,什么话是一定不能透露的,什么事是该做的,就一定要去做! |
|